奧推網

選單
情感

[讀書] 這本穿越時空、跨越空間的繪本,成為寶寶和媽媽的心頭愛!

點選藍字

關注我們

本文5300字,獲得觀點需要2分鐘,認真研讀需要12分鐘。用你喜歡的方式來。

從前有一隻小兔子,他很想要離家出走。

有一天,他對媽媽說:“我要跑走啦!”

“如果你跑走了,”媽媽說,“我就去追你,因為你是我的小寶貝呀!”

上面這段話是繪本《逃家小兔》的開篇,如同一幕劇上演在千萬家庭。

這本在豆瓣獲得8。9高分的繪本,出版60年來,穿越時間、跨越空間,在世界範圍內,成為寶寶和媽媽的心頭愛,經久不衰地位列亞馬遜網店最受媽媽歡迎的親子繪本榜首。

這本繪本本身並沒有曲折的故事情節,而是用影象和充滿愛的對話,呈現了兔寶寶想離家出走,媽媽順著他的思路,牽著兩人來了一場幻想之旅,最後安然入睡的故事。

確實溫馨,翻翻媽媽們的書評和讀書心得,清一色的“守護、追隨、呵護”。若不是觀察到女兒對本書的反映,我也會這麼認為。

當初為了湊單才入手。自己看過後,感覺它是描述親子互動的“又一本”而已。不料,孩子反覆翻看,“獨寵”於它。為何放著萬千趣味故事不讀,只鍾情想象中的對話(書中每一頁都是兔媽媽和寶寶的對話)?

我知道,當孩子在重複一本繪本時,有兩個目的:學習和體驗。

資訊湧來,孩子們的大腦是有些“慌亂”的。需要透過不斷重複,才能徹底吸收。同時,書中故事帶來的感受,切中了孩子心中某個點。引發一系列情緒。

有時這些情緒是愉快的,重複便是重溫幸福感;有時這些情緒並不那麼美好,會帶來焦慮,此時的重複,正如英國頂級心理機構塔維斯托克診所的書籍《3-5歲幼兒為何會問個不停》中所說:

透過把可怕或令人困擾的事情加諸虛構的人物身上,有助於他們去除焦慮的感覺。透過這些繪本,孩子們可以安全且有距離地探索自身的恐懼。就好像透過一再重複這個中心主題,他們感覺自己可以掌控這些深層的焦慮,無論它來自哪裡。

瞭解這些後,再深入體會書中對話:

“如果你來追我,”小兔說,“我就變成溪裡的小鱒魚,遊得遠遠的。”

“如果你變成溪裡的小鱒魚,”媽媽說,“我就變成捕魚的人去抓你。”

“如果你變成捕魚的人,”小兔說,“我就變成高山上的大石頭,讓你抓不到我。”

“如果你變成高山上的大石頭,”媽媽說,“我就變成爬山的人,爬到高山上去找你。”

……

我看到:一個想去外面世界探索的孩子,一個贊同孩子並提供愛的母親。這讓我突然想起國內知名精神分析師曾奇峰說過的話:

愛製造分離,而施虐製造忠誠。

當孩子逐漸長大,會渴望進入更廣闊的空間。他們一方面充滿興奮與期待、一方面又帶著害怕和顧慮。如果此時媽媽允許他們“叛逆”,又給予堅定的愛,那麼孩子就能順利實現“分離”;若媽媽“捆綁”、不允許孩子“出走”,那孩子將被忠誠所困,失去自己。

這本繪本,就表達了這一主題——當小兔走向分離,兔媽媽不反對他的意志,又用愛相隨——這種感覺正是孩子想要的,繪本替他們做了表達。

本篇,我將以“分離”為主線,結合心理學精神分析學派的一些理論,談談父母如何幫助孩子走向獨立。

一 既然愛,為何要分離?

所有的愛都指向親密,唯獨父母對孩子的愛指向分離。

——武志紅

說到養育的目的,相信你會認同這種說法:

讓孩子長成獨立的人,在複雜紛繁的世界中找到自己的位置,開展自己的人生。

父母養育孩子,實現這個目標的過程中,必然伴隨著一次次的分離。

從分娩、到哺乳期、再到上幼兒園、上小學,孩子一步步走入更大的世界,而我們像老鷹一樣守護老巢,目力所及,使勁凝望。

這是自然過程,也是成長所需。下面我來分階段闡述。

1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共生期

孩子降生後,響應生物本能的召喚也好,遵從社會文化的約束也好,無論母親還是父親都將自己這臺機器調頻到“帶娃模式”。尤其是媽媽們。

懷孕生產用一種奇妙的方式重塑了女性的大腦——選擇性收縮主管心理預測的大腦灰質,讓這部分變得更專業,從而加強跟孩子的連線,對孩子更敏感。

在孩子出生後的前6個月,有的媽媽甚至覺得跟孩子有“心靈感應”。寶寶的生活依賴媽媽,媽媽全情投入。奧地利精神分析師瑪格麗特·馬勒把這段時間稱作“母嬰共生期”。

在這個階段無論是吃喝拉撒還是心理活動,媽媽和嬰兒都連在一起。這一點哺乳過的媽媽最能體會。你吃的東西圍繞孩子,你想的事情圍繞孩子;孩子吃的東西依賴於你,孩子的情緒依賴於你。你們完全共生在一起。

然而隨著孩子長大,這種共生關係將逐步走向瓦解。瑪格麗特·馬勒說只有6個月前,這一段時期的共生是正常的。接下來母親與孩子的關係走不出共生模式,將嚴重影響孩子的發展。

2 “世界很大,我想去看看”——分離與個體化期

6-36個月左右是分離與個體化期,這個過程是緩慢漸進。孩子不再那麼依賴媽媽,開始形成自我。瑪格麗特·馬勒又將這一時期分為4個小階段。

A 大約4/5-10個月

孩子漸漸意識到自己和媽媽不是“一個人”,媽媽是媽媽,自己是自己。雖然有個人訴求,但意識到自己“走不遠”。

B 10-15/6個月

當孩子動作發展,他就想透過自己的努力進行更多探索。此時他們一邊“冒險”,一邊焦慮,繼而尋找媽媽支援——把媽媽當“加油站”,充電後繼續“前行”。

C 15/16-24個月

語言發展,對世界有更多認識。出現各種小情緒,進一步體會依賴於獨立。

D 24-36月

對自己的認識逐漸穩定。心裡住下一個愛的親人形象。當他們不在身邊,也可以從內心形象汲取力量。

這段時期內,孩子一邊向外,一邊向內。向外探索,向內汲取愛的能量。當孩子被良好養育,有了愛的能量,他們就能更進一步走入外面的世界,開始各種學習。

若缺愛,孩子就會索取,退行到更小的階段。

同時,這個過程中,伴隨著初步自我的建立,他們也開始顯得“叛逆”——就如逃家的小兔,想對媽媽的意願進行反抗,而又需要從媽媽那裡獲得高質量的愛。

此時,孩子的“主要養育人”,如果能夠允許孩子對自己的意願進行反抗,那對孩子來說將是莫大的祝福。

二 “我該何去何從?”對媽媽來說,這條路從來都不易。但愛會為我們指明道路

先看幾個故事:

1 前天回老家,媽媽讓我開電動車趕集去。去集市的路有好幾條,我選了自己喜歡的一條。我媽坐在後面很不開心,一直說她平時都是從另外一條路的,讓我走我不走,我怎麼可以這樣!連帶著廣逛集市時也不開心。嘟囔著現在孩子長大自己控制不了了。為了堵她的嘴,回來時,我走了“她的路”,才笑逐顏開。

2 我女兒將近2歲才斷母乳。其實她早已經準備好。可我覺得還是母乳好,一直拖。等到自己實在撐不住了,斷奶後,我特別難受:好像我的小寶寶要離我遠去了。經歷了好一段低落期,有時候會突然再抱住寶寶,想讓她吃一會兒。

3 樓下奶奶逢人就很驕傲地說自己兒子吃母乳到5歲。老公年輕時在外打工,自己和孩子互相照顧,培養了深厚的感情。現在兒子長大,自己跟在身邊,哪怕上班也給他準備好,讓帶著自己做的飯。兒媳婦跟自己發生矛盾,兒子總挺老媽。

聰明的你一定看出來了:

我媽是那種控制慾特別強的人,到現在依然

。如果事情不按她想象的發展,她就侷促不安,想盡辦法“掰過來”。我必須按照她說的來,小時候我的意志從未伸展過,特別難受。

精神分析大師榮格說,母愛指向融合。

和孩子分離,對媽媽來說不容易。比如給孩子斷奶,很多時候孩子準備好了,媽媽沒有準備好。比如當初的我。

樓下奶奶沒有意識到,她在跟孩子的關係中尋求依賴。

確實有許多這樣的媽媽,她們的其他關係比較糟(比如跟丈夫的關係,跟社會的關係,跟朋友的關係),就在母嬰關係中照亮孩子,被孩子感應。這種感覺太好了,彷彿生命中唯一的光。但它是病態的。

心理學家武志紅說,所有的好東西都來自關係。人要在關係中展開自我,跟他人發生碰撞,自我療愈。深度關係不僅包括夫妻關係,還包括母子關係,跟工作的關係等。

在母子關係中,媽媽帶著人類本能中對“控制感”的追求,對融合的眷戀,對迴應的極度需求,自然地強加自己的意志在孩子身上,渴望把孩子留在身邊。所以,在心理學上才有這樣的說法:並不是孩子不願離開媽媽,而是很多媽媽放不下執念。

愛雖好,但它不應該是牢籠,而應以能量的形式呈現,伴孩子在外面披荊斬棘。

孩子3歲前,主要的養育人是媽媽(大部分情況下)。但做到支援孩子自我形成,與自己逐漸分離,真的不容易。下面我就結合《逃家小兔》給媽媽們提供一些建議。

三 你當這樣“祝福”孩子

1 給孩子足夠的愛,並豐富自己

在佛洛依德的理論中有“退行”一說,當一個人在高階任務上遇到困難,就會退行到更低階段尋找安撫。比如,我女兒剛上幼兒園的時候很緊張,她開始吮手指。

吮手指就是退行,會到生命早期的體驗中尋找安慰。當她逐漸適應,這種現象也就消失了。

應用在親子關係中,如果孩子得不到足夠的愛與關注,那他們就會索要更多,退行到嬰兒狀態,待在某個階段,不肯出來。這勢必影響孩子的成長。

足夠的愛並不意味著無時無刻的陪伴,而是積極的關注與迴應。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高質量陪伴。隨孩子而動,思她所思,感她所感,讓愛意在理解共情中流動。

此時,不僅孩子滿足,你自己也是滿足的。當孩子滿足後,會被人類探索的本能驅使,走入更廣闊的世界。而你已經看過世界,或許會選擇留在孩子身邊。

所以,親愛的,你要豐富自己。完善自己的親密關係——處理好夫妻關係,良好地跟社會互動,學習成長。當你在這些關係中綻放自己,就不會束縛孩子,束縛自己,滿足於做彼此的衛星了——你可以做全職媽媽,但你不能失去自己。

你可以做全職媽媽,但你不能失去自己

2 允許孩子“背叛”,並給予祝福

我小時候有段時間特討厭我媽,她覺得我事事不聽話,不可理喻。我覺得自己幹什麼都被她否定。所以她經常對我冷嘲熱諷,迫於壓力,多數情況下我都付服從。但內心不舒服。

有時候能夠小小地反抗一下媽媽,我很得意。甚至我會嘗試小聲地埋怨她,罵她幾句。但我又深感罪惡,怎麼可以這樣對自己的媽媽?!好矛盾。

我也“離家出走”過,去姑姑家,姥姥家住,本來自己挺開心,到家後媽媽往往說:“把我給忘了吧,小沒良心的!”

搞得我想去,又怕得罪媽媽。

好矛盾

很多孩子都有對媽媽“飈狠話”的時候,我女兒就說過:“我要離開你了,我討厭你,我不要你了,你是個壞媽媽”這樣的話。其他孩子或許說得更狠。

聽到這樣的話,我們肯定不爽。脾氣暴的不拉著孩子打一頓也會惡狠狠地反駁:我還不想要你呢。走吧,找別人當媽媽去。看誰要你!

以前我也是。

讀了《逃家小兔》並瞭解到精神分析裡“心理弒母”的概念後,我改變了應對方式。學著兔媽媽:好呀,你可以離家出走呀。你想想要不要帶上我?如果不帶上我,你會遇到什麼樣的情景呢?想了一圈,孩子說我還是不走吧。

如小兔子般,進行思想之旅後,決定:我還是做你的小男孩吧。

繞了一圈,難道只為說服孩子留在身邊?這跟分離有何關係?

親愛的,孩子難道真的離得開你嗎?

他們只是要完成“心理弒母”——在心理層面,完成對母親強加在自己身上意志的反抗——當自己的想法和母親的發生衝突時,選擇聽自己的,把媽媽的想法扼殺掉。這樣孩子的自我便增強了。

拿前面的例子,我老媽總限制我,跟我爸的鬥爭中她敗下陣來,而在一個孩子身上她可以收穫一大摞的控制感,這種感覺太好,她想一直抓住不放。但我意志被“殺死”了。不能伸展自己的意願,真的太難受了。

但是伸展後,又得罪了媽媽。所以,我很矛盾。

孩子不是要真正離開,他們只是想反抗媽媽的意志,如果媽媽順著他們的話,接受他們的想法,並給予愛的支援——你走到哪裡我都支援。那麼,孩子確認媽媽的愛永遠都在,又能夠表達自己,他們就會覺得自我被增強,且又不得罪媽媽。

這也是《逃家小兔》這本繪本的可貴之處。天才作家克雷門·赫德精確地捕捉到了孩子試探母愛,渴望反叛的情緒。用黑白和彩色圖片穿插。黑白圖片呈現的是孩子內心想要逃離,母親肯定反叛,為孩子做努力。彩色圖片不配文字,呈現孩子和母親相會後,愛,使畫面多彩美好。

孩子反覆讀,要體會的也正是這種感覺。

這提醒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不要太過強加自己的意志在孩子身上,並給予充分的愛。

於此,孩子知道很多事情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來。比如穿什麼衣服,玩什麼遊戲。只要是邊界內,儘量給自由。同時閉上我們的嘴。

只有幫孩子完成“心理弒母”,讓他們增強自我,發展意志,孩子才不會像我小時候一樣,被“忠誠”所困,舉步維艱。

再次引用曾奇峰的話:愛製造分離,施虐製造忠誠。施虐就是控制。

道理簡單,但做到真不容易。在如何做上,心理學家武志紅說過一句話,我很贊同:

你就看,你做這件事是增強了他的自我,還是削弱了他的自我。是讓他變得強大自信,還是讓他變得虛弱自卑?

不用筷子吃飯,被大人反覆打擊,這就是削弱他的自我,讓他變得虛弱自卑。很多事情讓孩子自己感覺,你只能鼓勵,不能強制。

幫孩子獲得技能,增強了他的自信,增強了他的自我,這是值得做的。

最後,我想引用紀伯倫詩的片段:

你的兒女,其實不是你的兒女。

他們是生命對於自身渴望而誕生的孩子。

他們藉助你來到這世界,卻非因你而來,

他們在你身旁,卻並不屬於你。

你可以給予他們的是你的愛,卻不是你的想法,

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

孩子並不是我們的附屬品,他們是獨立的生命,藉助我們的生命來到世間。

無論從生物學還是心理學上,我們哺育孩子,都應該盡全力成就他們,而不是將他們變成我們意志的延伸。

成全,是犧牲,更是尊重。它是更高階的愛。

每個人處於個人經歷,思維方式,在育兒這條路上有不同的展現。有人對孩子的“背叛”容易接受,有人就難如登天,至死不渝。

道理雖懂,在面對切實的挑戰時,我們的生理本能和教育修為會拖後腿。

所以,親愛的,能讀完這篇文章,明白這個道理,你比別人強不了多少。但,若能做到,支援孩子的“心理弒母”,那你才叫給了孩子一份“愛的禮物”。

謝謝閱讀,本文結束。歡迎點贊、收藏、轉發。我是麗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