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情感

她一輩子只為自己和孩子爭過一次,卻因為一次錯耽誤了一生

世上沒有不會犯錯的人。只是,有些人擁有知錯就改的機會、能夠順利鹹魚翻身;而有些人,餘生再怎麼努力、都難逃出這一次錯誤的陰影,即使這個錯誤並不是真的不可原諒。

《如懿傳》中的純妃蘇綠筠,一輩子只為自己和孩子“爭”過一次,卻因此而烙上了終身的汙點,多年之後依舊被皇帝嫌棄,甚至因此而賠上了性命。

其實,更嚴重的錯,其他嬪妃並不是沒犯過,卻總能出於種種原因被寬恕。唯獨蘇綠筠被一次“錯”耽誤了一生。

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僅僅是命運不公而已嗎?

01 拿到爛牌不可怕,把好牌打爛了才可惜

蘇綠筠拿到的牌,怎麼看怎麼都不算是一副爛牌。

早在弘曆還在王府做寶親王的時候,蘇綠筠就進府當了格格,而且還早早為弘曆生下了兒子。

後來弘曆登基,蘇綠筠被封為純嬪。又因為接連生子,位份一直晉封到純貴妃。

——有兒子,有位份,有老資格,脾氣性格人緣也都好,在那個年月基本上算是人生贏家了吧?

然而,命運偏偏在這個時候給她開了個大玩笑。

皇帝的結髮妻子富察皇后病逝,“中宮皇后”的位置一下子就空了出來。依照蘇綠筠原本的性格,她本沒有想過去爭什麼,然而在心懷叵測的嘉妃的慫恿之下,蘇綠筠也覺得自己是“皇后”之位的有力競爭者,併為此而竭力表現。

其實平心而論,後宮那些女子有幾人不惦記著皇后的寶座呢?在這種特殊時期即便爭一爭,未必就是不可原諒的大錯。

然而蘇綠筠很不幸運。不僅沒當成皇后,還被皇帝斥責教子無方,徹底斷送了兒子與自己的前程,成了其他女人勾心鬥角的犧牲品。

更要命的是,即便事情已經過了很多年,皇帝卻依然記得當年這件事,一時不高興,就藉著其他由頭舊事重提、大發雷霆斥責她“心術不正”。害得她與兒子都因此憂懼而亡。

真是令人不得不感嘆:蘇綠筠這也太倒黴了吧,一輩子只爭了這一次,而且也沒害別人,怎麼就在皇帝心裡落下了終身不能原諒的毛病?

要說爭寵爭位,嘉妃絕對比她鬧騰得厲害多了,甚至還敢明目張膽地指證如懿與人私通,最終被查出來是誣陷——都這樣了,皇帝也只是暫時懲罰了一段時間、沒多久又恢復了她的貴妃位份。

也許有人說,這是因為嘉妃出身外族,皇帝要照顧外族的顏面。那麼,對於宮女出身、完全沒有母家背景的令妃衛嬿婉,皇帝為何也能不再追究她涉嫌(而且幾乎已經證實)謀害十三阿哥永璟、甚至後來還能一再晉升她的位份?

有背景的嘉妃,蘇綠筠比不上;沒背景的令妃,蘇綠筠居然也比不上,——皇帝為何對她耿耿於懷、始終不肯給她的往事翻篇呢?

02 “你不配”三個字,是前進之路的隱形攔路虎

蘇綠筠的悲劇,有兩個很重要的原因。

一方面,在皇帝心裡,對於皇后的位置,蘇綠筠她根本就是“不配”。

想當初,蘇綠筠之所以能夠進入寶親王弘曆的府邸,只因為面相看著“好生養”,所以太后將她給了弘曆做格格。

從一開始,蘇綠筠就是一個被貼著“好生養”標籤的女人,而且也確實把“生孩子”的工作完成得很好,並因此而得以封嬪封妃。

這也許是她的幸運,但卻也在某種程度上成了她的不幸。

皇帝內心給她的定位,就是個“好生養”的生育工具,她的本分就是生孩子養孩子,

至於其他更多的想法,在皇帝看來她根本不配擁有。

所以,皇帝才會格外厭棄她,覺得她心存非分之想,是“心術不正”。

“標籤”的影響真是可怕。

對於那些能夠掌握別人命運的人,一旦他們給別人貼上了某種標籤,幾乎就能影響別人的人生走向。

而對於被貼上了標籤的人,如果真的按照標籤內容說話辦事、坐實了標籤的正確性,以後想再翻身更是不易。

這也解釋了為何皇帝在後期特別看重令妃。

因為令妃雖然沒有家世,但卻是皇帝“一手調教出來”的;人們對於自己親手塑造出來的作品,總是有著天然的偏袒。令妃頂著這個標籤出道,皇帝當然要對她高看一眼:如果否認令妃的言行舉動,不就等於否認了皇帝自己的眼光與手段麼?

03 既然選擇某種生活方式,就要掌握相應的生存法則

另一方面,蘇綠筠“爭皇后位”,恰與皇帝當時的心意相悖,犯了皇帝的大忌。

皇帝並不真正關心後宮的爭鬥,因為他從小到大,對後宮的爭鬥早就見怪不怪了。無論女人們再鬥得你死我活,只要不太出格,皇帝都懶得當成大事。

但皇帝最關注自己的權威,一旦有人忤逆了皇帝的心意,這絕對就成了“大事”。

富察皇后病逝後,皇帝心裡其實早有了最中意的皇后人選,那就是嫻妃如懿。此時無論其他哪個女人來爭,都等於在與皇帝做對。

蘇綠筠只想著自己有資歷、有兒子,又有富察皇后臨終前的舉薦,是繼任皇后的上上之選,所以就大起膽子開始爭。她卻沒有想過,皇帝到底是怎麼想的?

結果,她越積極表現,皇帝看著就越不順眼;她越得到後宮輿論支援,皇帝心裡氣就越大。

嘉妃也正是抓住了這一點,把實心眼兒的蘇綠筠推到前面當了出頭鳥,借刀殺人,害得蘇綠筠一輩子都被皇帝記恨。

真是可笑又可嘆啊。嬪妃之間的矛盾,皇帝未必在乎;嬪妃違背了皇帝的心思,皇帝就特別在乎。至於是非曲直,反而顯得不重要了。

這就解釋了為什麼皇帝能多次饒恕手段卑劣的嘉妃、令妃,卻不肯原諒根本沒有害人的純妃。

這事兒看著真的特別不公平,但真實的人生不就是充滿著各種的不公平嗎?

所以,一旦決定選擇某種生活方式,那麼就要先了解相應的規則,按照它的規則約束自己的言行。否則,違背了這種生活方式下的生存法則,難免就要付出相應的代價。

即便旁人能替你覺得冤,替你覺得委屈,但真正承擔後果的,終究還是當事人自己,痛苦的也是自己。

04 結語

純妃蘇綠筠的命運悲劇,雖然屬於“說書唱戲”的虛構故事,但也能讓人品出一些滋味,有所啟示。

第一,“審時度勢”很重要,同樣的事情在不同的時機做,結果會完全不同。

蘇綠筠當年爭當皇后,威脅到了如懿上位的可能性,結果被皇帝記了一輩子;而後來的令妃咄咄逼人,掌六宮權,成了如懿最有力的對手,皇帝卻裝聾作啞、甚至心底裡還覺得令妃不錯。

如此大的差距,無非就是時機不同:蘇綠筠那時候,皇帝正鍾情於如懿;到了令妃的時候,帝后之間已經離心離德,令妃的出現恰逢其時。

所以,有些事情做不成,並不一定是自己的實力問題,也可能是時機不對。

懂得審時度勢,與“自身擁有實力”一樣重要。

第二,對於大多數普通人而言,在“天賜良機”面前還是多冷靜一點,想清楚了再行動。

這話聽起來很不勵志,但是可能很適合咱們大多數平凡的普通人。

如果純妃在面對“皇后寶座”的誘惑、面對嘉妃的奉承與慫恿的時候,能夠冷靜地想一想自己到底有沒有實力去接住這個“機會”、去承受這份“好運”,也許她就不會平白當了別人的馬前卒。

雖然機會很誘人,但也有很多陷阱就是偽裝成“機會”的樣子。

稍不留神,貪功冒進,就可能滿盤皆輸。

假如當初純妃能保持自己一貫的行事作風,安心做個與世無爭的嬪妃,以她與如懿的情份,後半輩子安享榮華一定不成問題;皇帝也不至於對她生的兒子心存芥蒂、間接造成兒子早逝。

俗話說,看菜吃飯,量體裁衣。雖然這話聽起來有點保守,未必符合“抓住風口起飛”的潮流,然而這也再次提醒了我們一件重要的事:在起飛之前,先掂量一下自己的體重。

因為,犯錯可能只是很短暫的事情,卻需要用很長很長的歲月去彌補,甚至,無論怎樣彌補都難以翻過這一篇。

想想純妃蘇綠筠的一生,是不是一個警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