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娛樂

長壽秘訣就是消耗細胞,行動慢,心跳慢,心跳慢,長壽的秘密是什麼

刨除了人類這個BUG,如果一種生物想要長壽,那就要成熟晚,行動慢,新陳代謝慢,生活在寒冷環境,心跳也很慢,這些要素都具備的話,那麼妥妥地就是長壽之星。

成熟晚就意味著你不會太早因為競爭配偶而大動肝火,當動物處於發情期時候對外界的刺激反映強,而且常表現為一類挑釁的行為,這就要消耗大量細胞,單身長壽就是這個道理。

為了競爭配偶打架的羚羊

行動慢,新陳代謝慢,心跳也很慢都是一個目的,能量的消耗就慢,這樣就考驗將多餘的能量用於供給並修復細胞。

就好像錢一樣,細胞的更新也是有次數的,不可能無限迴圈,所以細胞死的慢,更新的速度慢下來了,就容易比別人苟得久。

以洞螈為例子,在《動物學雜誌》的最新論文,研究人員確認一隻洞螈在完全靜止狀態下度過了7年。為了減少自己的消耗,所以他們12年交配一次。這種生物的壽命可以輕鬆跨世紀。

這種特性是長期進化的結果,如果我們把生活在熱帶的動物放在寒冷的環境中,它的壽命也不會變長,反而會因環境的改變而出現不測。

格陵蘭和冰島周圍的北大西洋海域,有一種生物就完美地符合這些所有要素,那就是格陵蘭睡鯊,格陵蘭睡鯊肉中含有一種名為三甲氨氧化合物的神經毒素,所以一般人也不怎麼喜歡吃它,再加上尿素不像陸地哺乳動物一般往往有專門的放置場所,而是充斥在肌肉中,被愛斯基摩人形容為曾有一個傻老太太用尿液洗完頭髮用一塊黑灰色的布將頭髮擦乾淨。

這也導致了很少有人會專門捕捉它們,它們倒是常會被人類意外捕撈,因此人類對它們瞭解並不多。

它們的居住深度可達水下2000米,最大可達 7米,體長可以跟大白鯊媲美,但是動作卻十分緩慢,游泳速度卻只有0。34米/秒,和樹懶的挪動速度0。2米/秒差不多,堪稱是“龜速”,但它們擁有脊椎動物中最長壽的生命。

格陵蘭睡鯊居住的環境溫度也非常低,它們的體溫和環境溫度都大約在-5℃到-1℃之間。而且,它們的遊速非常慢,吃的可能也不多,或許它們還能夠儲存能量,而不花費太多。體溫很低,消耗的能量也不多,代謝水平就很低,另外,它們還具有某種延緩細胞死亡的神秘身體機制,這些都讓格陵蘭睡鯊擁有了超長的壽命。

來自丹麥哥本哈根大學的朱利爾斯·尼爾森(Julius Nielsen)和同事利用碳14測年法對小頭睡鯊的壽命進行了研究,結果發現一隻體長5米的雌鯊的壽命甚至達到了392±120歲!換句話說,它甚至可能是明朝正德皇帝在位時就已存在,或者至少是清朝乾隆年間出世的老壽星,因為壽命太過於悠久,它們的生長速度很慢,每年甚至還不到1cm。

同樣因為壽命太長了,這種鯊魚也是地球上性成熟最晚的脊椎動物,156歲才性成熟,等一個世紀才能有伴侶。所以科學家至今還沒有發現格陵蘭睡鯊的交配方式。

格陵蘭睡鯊行動緩慢,但是們的食譜卻非常豐富,包括了大西洋鱈魚、狼魚、鰩等魚類,鰭足類也常常成為它們的獵物,它們甚至還吃海洋哺乳類。人們甚至在部分格陵蘭睡鯊的腹中找到馴鹿、馬和北極熊屍骸的一部分。格陵蘭鯊也被稱為

“海洋中的鱷魚

”。這究竟是怎麼做到的呢?

科學家認為格陵蘭睡鯊獻祭了自己的眼睛和橈足類寄生蟲達成了契約,有許多橈足類寄生蟲,Ommatokoita elongata,附著在他們眼睛的角膜上。一個雌性的橈足類會附著在一個角膜上,導致角膜損傷和單眼失明。但這不會對鯊魚造成負面影響,因為他們不依賴於他們的視覺,格陵蘭鯊捕食主要靠嗅覺。科學家認為,它們身體的顏色一般是從深色到灰色,面板上存在不少黑線和白斑,體色乍一看與海底環境渾然一體,極難分辨,可以潛藏身形,這些寄生蟲的生物發光有助於引誘獵物前來,格陵蘭睡鯊就可以趁機吃掉它們,這體現了一種共生關係。

格陵蘭鯊眼部寄生蟲Ommatokoita elongata

然而隨著人類對於自然的不斷開拓,北極的冰層開始消融,格陵蘭睡鯊的生存環境遭到了威脅,雖然食用價值不高,但是卻有研究者想要將它們具有毒性的肌肉組織轉化為生物燃料的手段。然而,對於在深海中縱橫了數百載光陰的睡鯊來說,在工業發達的時代死於橫禍絕不應該是它們應有的宿命。

對於156歲才性成熟的格陵蘭睡鯊來說,一旦環境遭到了破壞,它們的繁衍特性將不利種群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