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娛樂

生死有命富貴在天,這句話大家是最熟悉的,貝克漢堡也將這句話紋在

生死有命富貴在天,這句話大家是最熟悉不過了,著名球星貝克漢堡也將這句話紋在身上,足見人們對於這句話的重視。此話出自《論語-顏淵》原本是子夏開導司馬牛的話,同時墨子有“非命”的觀點,反對“生死有命”的說法,認為“繁飾有命以叫眾愚樸之人”,墨子看到了宿命論對於人意志和創造力的消磨和耗敗,所以提出非命的說法。

其實類似的話還有很多,但是最中肯的應該是“盡人事,聽天命”,“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人生像一個正弦函式,有高峰,有低谷,經歷過大風大浪,命運起伏的人,更能對於命運有一個認識,千古第一完人文正公,在給家人的信中寫過:“食之得不得,究通由天作主,予奪由人作主,業之精不精,由我作主。然吾未見業果精而終不得食者也。”——出自《曾國藩家書》,這用今天的大白話說啊就是:“老天爺賞不賞飯吃,是老天爺的事,賞了飯有沒有別人來搶,那是別人的事,專業水平夠不夠,這個是我自己決定的事,但是我從來沒有見過專業水平好,還有一定成果的人,夠不上老天爺賞的這碗飯的。”

《皇極經世》中,也有一段論述:“夫人不能自富,必待天與其富然後能富;人不能自貴,必待天與其貴然後能貴。若然,則富貴在天也,不在人也,有求而得之者,有求而不得者矣,是系乎天者也。”這是在講:“人的富貴不是自己想就能得到的,前提條件是上天賜予你富貴,你才能富貴起來,所以人是否富貴,是由上天決定的,而非人,有人求財得財,求貴得貴,有人卻求不來,本質上取決於上天。”看到這裡是不是覺得又陷入了宿命論的怪圈。接著還有一句“功德在人也,不在天也,可修而得之,不修則不得,是非系乎天也,系乎人者也。”

這是說:“功德這件事取決於人,而非取決於上天,自己修德就可以積攢功德,不修德則一無所獲,功德的積攢,並非是上天決定的,而是人本身決定的。”

在這裡,提一下,先天帶來的東西,人從出生開始,就有一個初始座標,一個是時間位置,一個是地理位置,再有一個是家庭關係,三樣,時間位置決定八字的排盤,排盤進而可以算大運,地理位置決定方位,家庭關係就像一個產房裡,出生的孩子很多,但是這些孩子的家長卻是不一樣的。除了八字,講一講地理位置,要往前推40年,改革開放之初,也許兩個人都是農民,兩個人都修了自建房,一個在陝北大山之中,一個在深圳,那之後的命運自然不同,到今天了,可能深圳的老人在閒暇的收租,陝北的老人時不時還要下地幹活。只看21世紀初,同樣是置辦房產,在一線城市買房的,和三四線城市買房的也是這個道理。在一線城市,不管當初是有意投資,還是像鄭淵潔一樣無心之舉,多買幾套房,今天的日子都可以過得很悠閒。家庭關係也不得不考慮,有的人祖上福萌大,有的人祖業破敗,也許兩個孩子在同一個產房出生,但是一個隨著父輩的事業蒸蒸日上,從小就是私立幼兒園,再到國際中學,然後出國留學。另一個家道中落,到了該上學的年紀反而為學費發愁,兩人的命運沉浮自然是不一樣的。

先天的東西定了之後呢?人這輩子就這麼定了嗎,我看未必,我們應該想的是,怎麼把手上的牌打好,不論這副牌多爛,而不是抱怨發牌員怎麼不發一副好牌給我。不論這副牌怎麼差,我們都不能放棄,更不能自暴自棄,而是應該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明太祖朱元璋,推翻明朝統治,建立明朝,開創洪武之治,可是就這麼一個放牛娃,當過和尚,當過乞丐,要過飯,現在很多人對於自己命運迷茫,一蹶不振,可是這個境遇,怎麼都不會比當乞丐還差吧,開局一個碗,小說都不敢這麼寫,乞丐尚能搖身一變成皇帝。可不能喪失信心啊。

再回頭談談運,這先天條件好得不能再好了,壁如王思聰,也不見得事事順利,投資失敗,還曾上過被執行人員名單,所以運的影響也不容忽視,看昔時三國爭霸。劉,曹,孫,三足鼎立之前,尚有袁紹,袁術,袁家四世三公,門生故舊遍佈天下,可還是敵不過命運的戲弄。

我們不得不糾結一個問題,運從何來,運是什麼。我們跳出這個框架,反過來思考一下。什麼是勢,理解了勢,某種程度上就理解了運。

人活於世,要付出才有收穫,或勞心,或勞力;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治於人者食人,治人者食於人:天下之通義。——《孟子·滕文公上》。正所謂,下者勞力,中者勞智,上者勞人想要成就一番事業,必然是身邊能夠聚攏一幫人,這幫人有機的組合,各司其職,才能發揮出大於個體的力量,進而影響更多的人。

想象一個人來到這個世間,從牙牙學語,再到孩提時代,上學開始,小的時候和鄰居的孩子玩,上學了和同學玩,這就是打基礎的時候,和同學玩的時候就有所體現,有的孩子人緣好,有的孩子人緣差,很多人理解善就是付出,確實是付出,但是有前提條件,要劃定一個範圍,對自己,對周圍的人,對周圍的人能夠影響的人,大致是離不開這個範圍的,對周圍的人好,周圍的人以你為尊,反過來周圍的人會影響更多的人。逐漸的影響的人越來越多就會成為一個漩渦,一開始這個漩渦要你費勁的去攪動才能轉動,但是當漩渦大到一定規模了,就有慣性了,你不去攪動漩渦還會繼續動,這就是所謂的成勢了,成勢方能成事。回過頭來,這幫人幹嘛願意跟著你混啊,因為你對他們好啊,要是你對他們不好,他們幹嘛還跟著你。

我們觀察一下,人緣好的小孩子,一個是性格上不招人討厭,再一個是樂於助人,這個就體現在勇於承擔責任,比如在孩子的眼光裡一起打個架啊,雖說家長看來這是不懂事的表現,但是哪裡有生下來就懂事的孩子,在孩子那個階段,他想要的你能給他,他就覺得你對他好,

有的孩子比較大方,人緣也可以,對於愛和他玩的孩子來講,沒事就有糖吃,沒事就可以蹭蹭早餐啥的,不也是挺美。人緣好的孩子看起來是有管理天賦的,樂於助人,樂於分享,不管是本性還是懂得了這道理,周圍自然是可以圍著一幫人,反過來這幫人也會給這個人幫助。

當這個孩子長大了,工作了,周圍還能圍著一幫人,那這個孩子不論從商還是從政當個領導只是時間問題了。勸人像善,要有界限,也不是當傻子似的對別人好,對他人善良,孔夫子說,以德報怨,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對於不記恩情的白眼狼,更不能不計成本的對他好,先劃範圍,從小到大,也就是從自己做起,自己身邊人做起,自己的家,自己的這幫兄弟。也就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平不平天下不論,但是身邊的人做到哪份上,做到哪個地步,這個是我們可以決定的。從小到大,一個是指的是,社會關係來看,再一個指的是人的處境來看,孔夫子站在為天下來看,那他的善就是對天下所有人,對所有有情眾生。

你能對多少人好,就是對多少人善,看看秦國戰神白起,坑殺40萬趙軍,對於秦國來講,白起就是大英雄,對於趙國來講,白起是什麼,只能是小孩兒睡不著的時候,嚇唬小孩兒的名稱。白起對秦國人善嗎?白起對趙國人善嗎?但是今天把這個範圍劃為整個華夏來看,白起的行為是該被譴責的,但是明天中國和美國呢?要是後天站在整個人類的立場上來看,什麼才是善呢?能站在那個立場上來看,並且能夠付出實際行動的,莫不是大人物。

但是對於一介凡夫俗子來講,先從自己做起,再談其他。不要一下善得太過頭了。起心動念要行善,然後馬上把自己身家財產全部捐了,明天飯都吃不上,這就過猶不及了。

這個時候,我們要講,修身養性,這人啊,花無百日紅,人無千日好。誰沒有個難得時候啊,人犯上難了,就是看有幾個人雪中送炭,幾個人落井下石。碰到難關的時候,有沒有人幫那個時候是取不了決定作用的,起決定作用的是在遇到難關之前,你幫了多少人。

“夫人之能求而得富貴者,求其可得者也,非其可得者,非所以能求之也。”

很多成功的人,也只是得到了他該得到的東西而已,不該他得的,他也沒有得到。

“昧者不知求而得之,則謂其己之能得也,故矜之;求而失之,則謂其人之不與也,故怨之。”

如知其己之所以能得,人之所以能與,則天下安有不知量之人耶?”愚昧的人不懂這個道理,只會把得到的富貴,歸功於自己的能耐,但凡求而不得,則開始埋怨,天下至富也,天子至貴也,豈可妄意求而得之也?”這天底下最富貴的莫過於天子,豈是求救能求得來的?

富貴在天,老天爺覺定了人一生的開局,可是人這一生,開始到結束,都不過一個功德的積累,而與人為善,行善積德這種事抱有私心去做,希望自己行善了就立刻馬上有回報,抱著功利心去做,看起來和行善積德表現形式上一樣,實則相去甚遠,帶著目的性的行善終究是有侷限性的,“積功累行,君子常分,非有求而然也。有求而然者,所謂利乎仁者也。

君子安有餘事於其間哉?然而有幸有不幸者,始可以語命也已。”一個人把行善發其本心,為其本性,做其本分,這樣的人,是沒有理由不會成功的,懂得了這個道理,才是窺探到了命運的一絲痕跡。

生死有命富貴在天,如果老天爺直接丟了一個劇本過來,那麼功德便是墨水,要改變劇本,需要足夠多的墨水,但是問題往往就在於這個功德造化,由一個人的行為決定,行為由性格影響,性格來源於習慣,而習慣往往因為觀念而改變。如果行為,性格,習慣,觀點都很容易改變的話,命運也容易發生改變。可是往往,江山易改本性難移。

螢幕前的裡,自己是否願意改變呢,是否願意幫助身邊的人也一起改變呢。

文章替你起善心,善緣還靠你自己結,分享一下。影響更多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