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娛樂

古代對母親的稱謂到底是什麼樣的母親不是自己的母親而是自己的母親

說起古人對母親的稱謂,可能很多人對影視劇《清平樂》印象頗深,在劇中,趙徽柔稱嫡母曹皇后“孃孃”、喊生母苗娘子“姐姐”。根據相關史料,在宋朝的宮廷中,對母親的稱呼確實曾有“大孃孃”、“小孃孃”、“姐姐”等。

今天是母親節,課代表就和大家聊聊,古人對母親都有哪些有趣的稱呼。

影視劇《清平樂》劇照

母、母親、阿母

南宋 佚名 《徵人曉發圖》區域性

“母”字在甲骨文時代就有了,但在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時代,指的是已懷孕或已生育的女性,直到家庭關係建立後,才指母親。春秋《論語》中說:“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

“母親”與“阿母”之稱均見於漢代,《後漢書》中說:“(袁)紹母親為婢使,紹實微賤”;漢樂府詩《孔雀東南飛》中說:“府吏得聞之,堂上啟阿母”。

皇妣、顯妣、先妣

南宋 李嵩 《骷髏戲幻圖》區域性

據清《讀禮通考》記載,從戰國起,“皇考”、“皇妣”分別代指亡父、亡母,這裡的“皇”不是指“皇家”,意思是“大而美”,是一種尊稱與讚美,不過,到元成宗大德年間,就不允許士庶平民使用“皇”字了。

除了“皇妣”之外,還有“顯妣”、“先妣”兩個稱謂,前者有“德行昭著、聲名遠播”之意,後者主要表達“緬懷、哀痛”之情。

慈親、內親

南宋 李嵩 《貨郎圖》區域性

“親”現在已成為淘寶店主對客戶的暱稱,但在先秦漢語中共稱父母,漢《禮記正義》中說:“親,父母也”。

後衍生出“嚴親、慈親”等稱謂,最初均統稱雙親,後以“嚴親”代指父親,“慈親”代指母親。比如,唐聶夷中《遊子行》詩中說:“慈親倚門望,不見萱草花”;清魏源《接家書喜舍弟歸自江南》詩中說:“汝侍慈親側,吾待嚴親行”。

因古代有男主外、女主內之說,也稱母親為“內親”,唐代敦煌變文(古代說唱文學體裁)作品總集——《敦煌變文集》中說:“內親早亡,繼事後母”。

明 周臣 《辟纑圖》區域性

漢朝時期,江淮一帶把母親稱為“社”。

西漢《淮南子》中記載:“東家母死,其子哭之不哀。西家子見之,歸謂其母曰:‘社何愛,速死,吾必悲哭社。’”意思是:東鄰家的母親死去了,她的兒子哭得一點也不悲痛。西鄰家的兒子看見了,回家告訴他的母親說:“你為什麼不早點死呢?我一定非常悲痛地哭您!”

姐姐

南宋 佚名 《蕉陰擊球圖》區域性

東漢《說文解字》中說:“姐本蜀人呼母之稱。”即漢朝的四川人稱母親為“姐”。

而在宋朝的宮廷內,也稱母親為“姐姐”。南宋《四朝聞見錄》中說,宋高宗想封妃子吳氏為皇后,便對她說:“俟姐姐歸,當舉行。”意思是說,等母親從北方歸來時,就舉行冊封皇后的典禮。這裡的“姐姐”指的是宋高宗的母親韋太后,曾為徽宗嬪妃,在靖康之變中被金人所虜。

孃、娘

北宋 王居正(傳) 《紡車圖》區域性

從現代漢語的角度來看,“孃”與“娘”互為通假字,但在古代,這兩個字還是有一定區別的。

“孃”從南北朝時作為母稱,《木蘭詩》中說:“旦辭爺孃去,暮宿黃河邊。”

而“娘”最初指少女,杜麗娘、杜十娘、辛十四娘等以“娘”命名的年輕女子一直存在於直到清朝的文學作品中。從唐朝中後期開始,“娘”開始成為與“孃”並存的母親稱謂,宋元之後,隨著字形簡省,“娘”逐步取代“孃”。

家家、阿家

南宋 馬遠 《詩經豳風圖卷》區域性

南北朝時,對母親的稱呼還有“家家”、“阿家”。

《北齊書·南陽王綽傳》中說,“綽兄弟皆呼父為兄兄,嫡母為家家,乳母為姊姊,婦為妹妹。”即北朝北齊南陽王高綽和他的兄弟們稱呼父親為“兄兄”,稱呼母親為“家家”,稱呼奶孃為“姊姊”,稱呼妻子為“妹妹”。這裡的“家家”指自己的嫡母。

《南史》中說,南朝劉宋著名史學家、文學家范曄因參與叛亂而被處死,臨刑前, 妻子對他大聲嚷道:“君不為百歲阿家作計?” 意思是你怎麼不為母親想想? 這裡的“阿家”指丈夫的母親。

萱堂

明 沈周《椿萱圖》區域性

中國古代栽培萱草的歷史至少可以追溯到先秦時期,當時人們認為,萱草可以忘憂,萱草花可以促使孕婦生男孩,因此得了“忘憂草”、“宜男花”的稱呼。

而古時候士大夫家的主母,一般在北堂起居,這裡恰恰適合種植喜歡潮溼的萱草,“庭下宜男萱草,牆頭結子榴花”,久而久之,便用“萱堂”借指母親,萱草花也成了中國古人的母親花,而不是現代的康乃馨。

椿樹長壽,常喻父親,古人便以“椿萱”代指父母,唐代牟融《送徐浩》一詩中說:“知君此去情偏切,堂上椿萱雪滿頭。”

泰水

宋 佚名 《浴嬰仕女圖》區域性

在古代,岳母也被稱為“泰水”。

據唐朝段成式《酉陽雜俎》記載,唐玄宗封禪泰山,按照以往慣例,結束後,參與的官員(三公以下)均要提拔一級,當時身為封禪使的張說乘機將女婿從九品升到五品,結果被玄宗發現了,就問這是怎麼回事,當時的宮廷樂師黃旛綽一語雙關:“此泰山之力也。”

後便以“泰山”代指岳父,“泰水”代指岳母。

媽媽

南宋 馬遠 《詩經豳風圖卷》區域性

“媽”這一稱呼並非外來詞。

三國《廣雅》中說:“媽,母也”,也就是說至少從三國時期,“媽”就有母親的意思了。

宋代《雞肋編》中說:“今人呼父為爹,母為媽,兄為哥”,即到了宋朝,將母親稱為“媽”的頻率有所增加,但還遠不及“孃”與“娘”普及。

在明清文學作品中,尤其《紅樓夢》中,“媽媽”(也通“嬤嬤māmā”)出現頻次很高,但主要指乳母或老年女僕。

在現代漢語中,“媽”才逐步取代“娘”,成為主要的母親稱謂。

宋 佚名 《浴嬰仕女圖》區域性

此外,“媼”、“嫗”、“媓”、“婆”、“姥mǔ”、“奶”、“妳”、“姆”等稱呼都曾含母親之意,多數已不再沿用,區域性地區還保留少數古稱,比如福州會稱母親“郎奶”,南寧保留著“阿媼”的稱呼,海口會稱母親為“阿姐”,廈門保留著“娘妳”的稱呼。

最後,祝天下所有母親,節日快樂!

[責任編輯: ]

【來源:光明網】

宣告: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