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娛樂

煙臺大櫻桃被稱為 本地車釐子 ,躥升為生鮮中網紅

近年“車釐子自由”風潮來襲,煙臺大櫻桃默默出圈,被稱為“本地車釐子”,躥升為生鮮中“網紅”。

根據中國農業大學國家農業市場研究中心聯合阿里研究院最新發布的《阿里電商培育農業品牌研究》報告顯示,2018-2020年,阿里電商平臺累計銷售金額位列前十的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中,山東煙臺大櫻桃位列其中,是水果類目中唯二的單品,僅次於贛南臍橙,也是山東省唯一一個位列前十的公共品牌,同時,煙臺櫻桃在復購率方面排名第八。另外,據煙臺農科院最新資料顯示,2020年,煙臺的大櫻桃產量為24萬噸,約佔全國總量的40%,總產值50多億。

在品牌優勢不斷顯現、品牌價值不斷擴大的同時,煙臺櫻桃在種植端和銷售端面臨的挑戰也日漸顯露出來。

藍鯨記者曾走訪了多個煙臺櫻桃種植基地,經瞭解,目前煙臺大櫻桃絕大多數耕種都由果農自己負責,呈現出零散的種植格局,且種植端老齡化趨勢明顯,標準化、規範化不夠,進一步發展會影響煙臺大櫻桃區域品牌的競爭力;此外,銷售端來看,除傳統的果農自銷、經銷等模式外,煙臺櫻桃產業也引入了電商幫助升級,如淘寶特價版透過“產地直供”的模式,從產地源頭直控櫻桃品質、數字化指導櫻桃從果園到商品化的分揀、包裝、加工工作,同時也幫助拓寬了櫻桃銷路。不過,銷量日益提升之下,受制於冷鏈物流的限制,櫻桃運輸成本偏高,且運輸期間果品損耗難控,產業發展任重道遠。

此外,作為全球櫻桃產量第一的中國,包括煙臺在內都沒有一個能夠叫得出名號的產品品牌,從產業長遠發展角度來看,缺乏企業品牌、產品品牌,僅靠地方品牌背書,不僅容易導致品質不穩定,還容易被濫用,陽澄湖大閘蟹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因此,業內人士也呼籲一些企業重視構建企業和產品品牌,加強標準化、品牌化管理,依託產業叢集優勢,打造出能夠與紐西蘭佳沛、美國新奇士等全球知名水果品牌齊名的本土水果品牌。

國內櫻桃產量居世界第一,煙臺櫻桃佔比達40%

車釐子,是櫻桃的其中一個品種,特指產於美國、加拿大、智利等美洲國家的個大皮厚櫻桃,品種屬於歐洲櫻桃。據瞭解,我國進口櫻桃曾經大部分來自美國,不過,2017年後這一市場逐漸被智利車釐子所擠佔。

今年,智利車釐子大豐收,以及運輸方式由空運到海運的轉變,導致國內進口車釐子價格大幅下跌。而年初我國多地進口車釐子核酸檢測呈陽性一事,更是讓進口車釐子售價跳水,部分幾乎腰斬。受此影響,有不少消費者將目光轉移到國產櫻桃上面。

事實上,我國種植櫻桃已有3000多年曆史,此前主要是櫻桃四個品種之中的小櫻桃和毛櫻桃兩類。後來,受到傳教士的主動推廣,包含甜櫻桃、酸櫻桃等在內的大櫻桃品種在煙臺紮根並傳到國內各地。據統計,目前中國大櫻桃栽培面積達到270萬畝以上、產量超70萬噸,均居世界首位,在山東、陝西、遼寧、河南、四川、山西等地都有栽培。

當下,以露天種植為主山東煙臺和以溫室大棚種植為主遼寧大連則是國內最負盛名和產業發展最火熱的兩個代表區域。其中,煙臺由於晝夜溫差大,白天氣溫高利於櫻桃的發育,晚間氣溫低利於養分的積累,被專家稱作是可以與南美智利和美國櫻桃產區媲美的大櫻桃種植區,其產量約佔全國總量的40%,且價格更具優勢。

據瞭解,櫻桃是一種單位產值極高的農產品,其單位產值是普通農作物的10倍,是蘋果、梨等水果的2-5倍,這也吸引著當地政府及果農的不斷投入。煙臺市農科院果樹分院副院長張福興在接受藍鯨記者採訪時表示:過去大家總提福山蘋果、煙臺蘋果,但其實近年來蘋果面積相對減少,大櫻桃面積上去了,這主要也是因為櫻桃效益高。目前來看,一畝地的櫻桃產值相對於蘋果來說高出2-3萬塊錢很容易,高出4-5萬的也有,大棚種植的話甚至能高出8-10萬。”

現如今,經過150多年的發展,‘’煙臺櫻桃‘’已成為繼‘’煙臺蘋果‘’之後的第二大水果。2019第五屆中國果業品牌大會上釋出的《2019中國果品區域公用品牌價值評估報告》顯示,煙臺大櫻桃品牌價值已達到50。81億元。

電商引入拓寬銷路,大棚收入較露天翻番

當下發展勢頭強勁的煙臺櫻桃產業究竟經歷過哪些變化?現在又處於怎樣一個階段呢?帶著這些問題,藍鯨記者於近期走訪了煙臺多個櫻桃種植基地,透過與當地果農、政府部門採訪交流,來摸索瞭解這一情況。

今年61歲的柳大寶是福山區最早種櫻桃和最早種大棚櫻桃的果農,據他介紹,1989年他開始種植露天櫻桃,那時候種的人不多,櫻桃成熟後需要開著車和父親一起去集市上去賣,有時候也會打出租車去市區賣。後來種植的人逐漸多了以後,櫻桃銷售也有了市場,大概到了90年代(94年左右開始)的時候,就有一些收購商上門,再到後來就比較普遍了。2006年大棚櫻桃產業發展開始流行,他也是那個時候開始大棚種植。根據他的經驗,大棚的產量通常比露天種植高50%以上,但露天也有產量很好和大棚相當的,一畝地產1500斤左右,不過因為大棚種植上市時間相對要早一個月左右,因此價格通常是露天的翻番,甚至不止。在柳大寶看來,這幾年農民種櫻桃的收入還可以,“農村現在一年收入十萬、八萬不算啥”。

而在當地果農眼中,櫻桃產業銷量擴大、收入提升的背後,電商的推動力不可小視。2009年回到老家的80後邢加晶,回鄉以後接手了父母的櫻桃種植,並開始承包了一些村民的地,將種植面積擴大到了50多畝,開始大面積種植露天櫻桃,並且接入電商為村民找銷路。他所在的村子有300多戶果農,60歲以上的人佔到了三分之一,基本都在從事櫻桃種植。“他們很多人也不懂市場,以前經常自己去挑擔去賣,後來有了市場可以去批發賣,再到後來收購商來上門收購。“但今年他們成為了淘寶特價版的直供產地,他們也多了一條有保障的選擇。

據瞭解,淘特平臺針對櫻桃這類的生鮮產品推出“產地直供”的模式,很好的解決了櫻桃的銷路問題,價格相對也比較穩定或者有15%左右的溢價,不至於出現像去年雨水比較多,最差的時候果農以50%的價格出售讓收購商收購的情況。

劉麗麗和董學剛夫妻倆考慮到“父母種櫻桃很不容易,起早貪黑摘櫻桃賣櫻桃很辛苦,遇到商販壓價扣稱更是心酸”,所以決定返鄉做點什麼,受啟發於剛剛興起的網購,在2008年,夫妻二人借款4000元開始創業,開淘寶店在線上銷售自家大櫻桃;2013年,成立了仙品果蔬專業合作社。據介紹,在合作社成立初期僅有5戶農戶加入,隨著銷售額的逐年遞增,果農也嚐到了網際網路的甜頭,更多的農戶申請加入合作社,到2018年有60餘戶果農共700餘畝的櫻桃基地。自從搭上網際網路的快車,有了他們的“接手”,果農的收益也發生了變化,每年的收入較以前增收2-5萬元,這也是果農們沒有想到的。

此外,電商的進入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櫻桃產業的標準化、商品化程序。某櫻桃車間加工負責人呂偉是一個新農人,目前在做農產品商品化的供應鏈工作,最核心任務就是把從產地採摘的新鮮櫻桃經過一系列分揀、包裝等轉化成可以走電商路徑的商品。

在這個環節,對於傳統的經銷商來說最擅長的是線下產銷流通的物流運輸。但不擅長線上模式流通,快遞分轉過程中抗壓、抗摔的問題解決不了(同樣的包裝箱,紙張,硬度,填充物,朝向都會影響果子的損失)。如果處理不當,比較不易儲存的水果的損壞率將在50%以上。但在為淘寶特價版產地直供模式中,依託菜鳥和數字兩個直營店背後的數字化供應體系和模式,則帶動了呂宏偉他們車間的數字化轉型。

規模化、標準化挑戰大,缺乏知名企業品牌

電商助力只是一部分,在走訪過程中,藍鯨記者注意到,當下煙臺大櫻桃種植絕大多數都是果農自己負責的,呈現出零散的種植格局。與此同時,種植端老齡化趨勢明顯也是橫在其規模化上一個挑戰。中東北橋村相關負責人在交流時曾透露,目前全村201戶、515人,有145人都是60歲以上的,50歲以上的是200多人,老齡化很嚴重;此前邢加晶也提到,60歲以上的人佔到村裡果農的三分之一。“這樣下去會對煙臺大櫻桃區域品牌的競爭力有一定影響。”

談及產業發展的訴求時,當地果農表示,也希望能解決標準化問題。“在銷售的過程中,如果對於櫻桃的大小、長度、包裝以及環保等方面能有一個統一的標準,有一個比較權威的機構來做標準檢測,那麼我們這一條路上的標準化就出來了。”

關於櫻桃標準化這一問題,藍鯨記者採訪了東北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王剛毅,據他介紹,相對於工業、製造業來說,農業涉及的環節非常多,從育種到栽培,再到收穫、銷售等,各個流程涉及到對區域環境的要求、技術投入以及操作規範等都存在很大的差異,要統一標準化很難,況且標準統一也意味著有壟斷風險,因此即便制定,能否被廣泛認可、實現多主體的協同也未知。“其實櫻桃相對於其他農產品來說,在標準化操作上有一定可行性,加之煙臺產業集中度較高,可以提供規模化基礎,因而在標準制定、實施及將來推廣方面也有優勢,但如果不能解決上述所說的問題,則仍然需要提升價值鏈各相關主體組織間協同度和整體水平。”

張福興也在此前溝通時坦言:“關於標準化這個問題,目前來說實施起來確實還比較困難,因為畢竟千家萬戶小生產,相對大面積來說,數量比較少。”談及將來櫻桃走標準化道路時誰來做,張福興表示,政府一般引導,實際操作還是以鄉鎮為代表,如煙臺市是煙臺市大櫻桃協會、福山區有福山區大櫻桃合作社、聯合社,真正的經營主體還是以合作社、農場、農業公司聯合起來統一。

此外,從運輸端來看,一直以來,農產品電商受限於出村進城所需的倉儲保鮮冷鏈物流短板,壞果是難以逾越的障礙,尤其“嬌貴”的時令水果櫻桃、草莓等。資料顯示,國內農產品冷鏈物流體系建設相對滯後,流通環節損失率達到20%—30%,遠高於發達國家5%左右的水平。從“最先一公里”入手補齊短板成為當務之急。

“最先一公里”,狹義指向農產品出村進城所需的倉儲保鮮冷鏈物流,廣義則可涵蓋整個農村流通體系,並可延伸至最源頭的育種研發與種植養殖。全國人大代表、佳惠集團董事長李小紅是最早提出“最先一公里”概念及相關建議的全國人大代表。她調研瞭解到,在我國,每年有幾萬噸蔬菜水果在運輸途中腐爛,效率低下的農產品物流,使得大山深處的優質農產品“走出去”花費巨大,不利於當地農業發展和農民增收致富。

另外,對於農產品來說,由於履約成本較高,導致流通成本佔比居高不下。農業部的報告資料稱,我國農產品流通成本一般佔總成本的40%左右,其中鮮活產品及果蔬產品要佔60%以上,而國外發達國家物流成本一般控制在10%左右。

在本次走訪過程中,藍鯨記者也瞭解到,果農在冷鏈運輸這塊可選擇的空間並不大。對於線上訂單,為保證果品質量,當地果農在發貨選擇上基本走的順豐,儘量在48小時內送到消費者手中。雖說相比於三五年前,順豐成本已經降低很多,但總體來看,運輸成本還是偏高。據仙品果蔬專業合作社創始人董學剛透露,相比走貨車渠道,電商渠道運輸成本至少要高出5塊一斤。

“對我們來講,我們也是想把大櫻桃這個品牌越做越好,越做越大。但現在困擾問題就是品質和規模化這兩塊。”據煙臺市福山區商務局電商中心副主任張建介紹,此前政府、合作社、農資企業、電商等都已經在行動,現在來看有一定效果,但這個效果還是要看長期。

可以看出,雖然我國櫻桃產業規模全球第一,煙臺又是我國櫻桃主產區,但依舊面臨品質和規模化問題,這背後深層次原因還是行業處於小而散的狀態,缺乏大企業、大品牌,進而在現代化養殖、標準化構建、品牌化運作方面均很難落地。

事實上,中國一直在嘗試推動水果乃至農產品行業整合。此前提出農產品的三個品牌策略,即先構建一個區域品牌,區域品牌下面再構建一個企業品牌,企業品牌下面再構建一個產品品牌。這樣層層遞進,最終達到水果產品品牌化的目的。然而到了具體落實上,並不順暢。

人人都知道煙臺蘋果,但煙臺蘋果盛名之下有哪些企業或產品品牌,就沒人知道了。現在煙臺櫻桃也面臨同樣的窘境。

“這是由於多方面因素造成的。”中國農業大學中國農業品牌研究中心研究學者欒玲表示,“由於政府、企業對接等問題,區域品牌沒有及時落實到產品品牌,另一方面缺乏優質的企業或個人來做這件事。做農業是很辛苦的,不僅要大量時間、資金投入,還要企業家真正懂農業,政府、政策也要充分配合。即便如此,最終產品利潤也很低。”

整體來看,櫻桃產業在向陽發展的同時,種植端和銷售端的挑戰也仍然存在,業內人士表示,這需要果農、企業和政府的共同努力去解決,如物流企業對於冷鏈運輸的重視投入、果農對前端種植層面的素質提升及對當下銷售新模式的加速適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