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娛樂

鈕祜祿·訥親:曾貼身保護雍正,卻被乾隆下令自裁,乾隆為何不處罰

紫禁城頭等侍衛,曾貼身保護雍正,卻被乾隆下令自裁。這問題問得,讓人先入為主,總感覺是一朝天子一朝臣的定律。

但實際上恰恰相反,這個雍正的“貼身侍衛”不但沒有被新主乾隆嫌棄,而且是乾隆一心栽培的親信。

這個侍衛叫鈕祜祿·訥親。訥親親貴出身,曾祖是清朝開國五大臣之一的額亦都,祖父是遏必隆,父親是內大臣尹德。這層身份使得訥親於雍正5年(1727年)承襲二等公之位,被授為散秩大臣,從此進入侍衛處。後來因勤謹廉潔著稱,被雍正帝看重,升任為內大臣。至此可以被稱為雍正的貼身保鏢了,但頭等還真算不上,因為侍衛處內大臣又不是一個。

訥親此人並不張狂,而且為人謹慎。無論實在雍正朝還是在乾隆朝,一直秉持著“勤謹廉潔”,用白話說,就是寫是個老實人,不會耍滑頭,待人誠懇,而且眼裡有活,手腳勤快。

這種職場老好人,本來應該有個好下場。所以在雍正和乾隆的權力交接際,訥親不但沒有被排除出權力核心,而且成為了乾隆的親信班底,官一升再升,乾隆即位之後,訥親協力總理事務,晉封為一等公;乾隆2年(1737年)正月,訥親接替那蘇圖,擔任兵部尚書,後改吏部尚書。

訥親之所以有這麼好的運氣,並非訥親的理政水平有多高。而是這一切都是因為乾隆刻意打壓鄂爾泰,建立自己的班底。

乾隆在其前13年內重點著力打擊鄂爾泰個張廷玉這兩大“權臣”。而且幾乎前10年都是在重點打壓鄂爾泰。的確鄂爾泰和張廷玉是雍正留給乾隆的顧命大臣,而且是明確配享太廟的。整個朝局滿人盡依鄂爾泰,漢臣盡附張廷玉。這兩人再乾隆的眼裡就是兩座大山。其中,鄂爾泰脾氣暴躁,做事不顧新主感受,好獨斷。還好和清初朝局不同,否則就被乾隆視作鰲拜。

乾隆十年(1745年),訥親被任命為保和殿大學士,鄂爾泰一死,訥親就接任了鄂爾泰,從此位極人臣。但實際上,從能力和威望上而言,訥親遠遠不及鄂爾泰,也無力制衡張廷玉。不過沒關係,他背後站著乾隆。

當天下太平的時候,這種格局無可厚非。無非就是打打嘴皮官司,乾隆時不時捧一捧訥親,打壓一下張廷玉。而且張廷玉的確夜越來越老,得失心也越來越強。也越來越昏聵,可以被指責打壓的把柄也越來越多。

乾隆13年(1748年)大小金川之役,徹底葬送這位乾隆朝的政治新星。

乾隆13年(1748年),對於乾隆而言有三個過不去的坎。

第一個坎,由改土歸流引來反叛的金川戰事也越來越吃緊,

張廣泗鎮壓兩年都未成功,錢是越花越多,但形勢愈發岌岌可危;

第二個坎,自己一手提拔起來的訥親的權利之大,飽受大臣們的質疑,

自己多次彈壓,仍然止不住議論紛紛;

第三個坎,乾隆最愛的孝賢純皇后富察氏死了,精神世界受到了嚴重的創傷,性情大變,

變得易暴怒,愛計較。

此刻乾隆的處境和當初雍正剛即位時的處境就非常類似,他需要一個機會來證明自己,出兵金川是一個機會。當年雍正用年羹堯青海平叛成功,扳回了全域性,樹立了權威。

於是乾隆就把張廣泗降為副將,讓訥親作為主帥出兵大小金川。大小金川本來只是四川的小地方,比起青海當年的情況,表面上看起來簡單多了。張廣泗應該知恥後勇,打贏了復回正職,訥親基本上去做做樣子就可以摘桃了。乾隆想得很好,但他沒想到大小金川是個巨坑在等著他。

訥親並不懂軍事,但是他代表乾隆。所以看到初期戰勝,便輕敵冒進,結果致使清兵損失慘重。戰敗後,訥親發現自己打仗完全不是塊料,就開始墮落消沉,躲在帳篷了,把指揮權交給了張廣泗。

而張廣泗本身就對乾隆的安排不滿。所以前期一直和訥親爭辯戰術,後期又坐等看訥親笑話。

結果訥親吃了敗仗,不敢向乾隆彙報,就拼命向京城方面索要糧草和兵馬。乾隆這就懵了,怎麼沒等到勝利的訊息,反而不斷要兵馬糧草?

在乾隆得到張廣泗的戰報後,得知訥親從未前去戰場督戰,只是躲在帳篷裡面飲酒作樂,還曾抱怨乾隆不應該對金川輕舉妄動。

乾隆徹底暴怒了,也對訥親徹底失望了,於是另外差遣傅恆代替訥親平叛(還好傅恆沒掉鏈子,因此後來恩寵備至)。乾隆14年(1749年),乾隆讓侍衛鄂實帶著遏必隆刀押解訥親回京,走到班攔山的時候,讓訥親自盡謝罪。

訥親從一個侍衛被捧成一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乾隆朝第一權臣。結果卻以自殺結束一生,令人唏噓。依附於權力,可以直上雲霄、位極人臣;但也隨時可能人頭落地、名譽掃地。

文/炒米視角

原創首發,歡迎關注或吐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