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娛樂

他們是周潤發吳孟達周星馳的親戚,一個比一個牛,最後結局怎麼樣?

自古成大事者,1分能耐,6分天命,3分貴人扶持。周潤發、吳孟達、周星馳,他們都是這樣的人。

當時的香港流傳著一句民謠:過了千八日安樂永無憂。這千八日就是香港的誘惑,港內外都對這裡充滿了迷戀。

周潤發從偏僻的南丫島上暗中逐夢,吳孟達全家從廈門宜移居,一家七口擠在一間20平米的政府廉租房裡。當時最慘的要數週星馳,他的母親凌寶兒揹著黑五類身份來到香港,周星馳打從孃胎裡落下,就生在了九龍的窮人區。

當時那個地方一個類似於《功夫》中豬籠城寨的地方。他們是最早逐夢演藝圈的一批窮孩子。

當時邵氏影業的老闆依託TVB,建立起了一套明星廉價制,透過辦無線藝員培訓班,招募底層有演藝夢想的年輕人。周潤發、吳孟達、周星馳都是這樣進了培訓班。在訓練班前三個月,是沒有津貼的。在看見明天的星光之前,明星都是打工人,甚至還要打零工來餬口。這就是完美的工業體系與窮孩子翻身的故事。

紙醉金迷最容易滋生細菌,其中吳孟達中招最明顯。小時候吳孟達拿著一塊錢去買菜,總要藏一毛錢去買一張電影票。每次看完電影回家了,自己還有演一遍,活生生的一個戲痴。長大後他朝父母的宣言更是鏗鏘有力:我要做演員。母親很贊成,誰叫我兒子那麼帥呢。後來他才知道自己不是戲痴,只是虛榮罷了。

1973年,吳孟達二十歲,考入了第三期香港無線藝員培訓班。同班的同學周潤發是他最好朋友友。按照當時的審美,吳孟達外形俊朗,鬍子拉渣或有俠義硬漢的形象。而一米八二的周潤發高又白瘦,只能去演小白臉。一九七九年,吳孟達在《楚留香傳奇》中一炮而紅。這些上流演藝圈的酒池肉林,對於一個在香港在市場廉租房裡成長起來的年輕人而言,帶來的只有迷失和放縱。

吳孟達開始分不清戲裡戲外,醉生夢死那段日子真的是很荒唐,當時一年掙十萬,他能夠花三十萬,甚至能借高利貸日日笙歌。最誇張的一次是他人在臺灣,公司三令五申催他回香港,但他還沒玩夠,於是就乾脆消失數月,結果可想而知。短短一年,吳孟達就從巔峰跌入了谷底,負債三十萬港幣,這催債雪藏的打擊也接踵而來,吳孟達陷入了無戲可演的四年。

在他遭雪藏的這一年,周潤發出演的《上海灘》風靡全國。吳孟達認為這好朋友發達了,總會借點錢給我吧。但周潤發只回了五個字:你自己解決。一個看不到希望的人只給錢,那是沒有意義的。周潤發嘴上發狠,背地裡的卻把各類片源推薦給他,但當時吳孟達沒有領悟,還差點就記恨周潤發一輩子。回到家吳孟達就約來了幾個黑老大,意思是要錢沒有,要命一條。好在當時無線電視臺沒有開除他,也就是說他還有還錢的價值。之後的數年,吳孟達倒逼著演了幾十部電影,這其中掙的錢都盡數還債了。

跌過生活的糞坑才能夠鑄就生存的筋骨。1989年,吳孟達遇見了周星馳,開始了自己事業的第二春。1962年生的周星馳比吳孟達小了十一歲。那時那香港孩子逐夢的年紀是越來越小了,周星馳中學畢業就躍躍欲試考無線訓練班了。只是周星馳運氣真的是差,訓練班兩次都沒有考上,誰都跑過龍套,可是他差點沒熬出頭。反覆的被生活按在地上摩擦。

1988年,《蓋世豪俠》讓兩個失意的人聚在了一起,一個內斂幽默,屢屢受挫,眼裡閃著點星光。一個被生活碾落成泥,兼具悲和逗的小人物血肉一拍即合,成了忘年交。那時兩人的住的地方就隔了一條街。拍完戲就吃飯,交流演戲的心得。有突破了,兩人就買鮑魚罐頭。吳孟達總是把大的讓給周星馳。這種和諧又怪誕幽默的友誼,恰好被隔壁街的導演發現了,決定給他們倆定製一部電影。

1989年,《賭聖》橫空出世,一舉打敗當年成龍和許冠文的同檔電影,拿下了最高票房。1992年,吳孟達和周星馳合作的《審死官》再次登上了香港票房榜首。後來這一年被媒體稱為周星馳年。票房前十名,周星馳參演的作品有七個,港片票房之王的寶座星仔、發哥、成龍輪流坐。港片迎來了雙週一成的時代。

紅花得要綠葉陪襯才更豔。吳孟達就是周星馳最好的綠葉。那時吳孟達單獨接戲,只能夠拿五十萬,但是跟周星馳合作喊價一百萬都不再砍價的。周星馳近五十部電影的演員表當中,吳孟達這個名字出現了二十多次,但後來這也成了一段黃金往事。

往事裡,吳孟達是金牌配角,《少林足球》之後,這對銀幕父子私交好友已經二十年分道揚鑣,沒有任何合作了。猛然回首,這群窮孩子的翻身故事,走出的道路已經是截然不同。

隨著時間的推移目睹港片時代從盡皆過火到滿目蕭條。香港之子喜劇之王、金牌配角,三個人的交集與走散,已經昭示了港星時代的黯然。近日吳孟達病逝,我們緬懷他,懷念的也許是一個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