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娛樂

鴻門宴上,項羽為何不殺劉邦,反而要以兩塊破玉璧來解釋劉邦逃走?

項羽和劉邦的對決,其實一開始都註定了結局,這個情況在項羽謀士范增的評價裡就能看出。鴻門宴的時候,范增籌謀完美,殺死劉邦,消除最大的敵手,項羽輕鬆得天下。可是項羽因婦人之仁,不僅沒有殺劉邦,還讓劉邦逃掉,結果張良又以兩塊破美玉就解釋了劉邦溜走之故,項羽竟然還接受了玉璧很開心地欣賞。此時,范增怒言:

“唉!豎子不足與謀。奪項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屬今為之虜矣!”(見《史記·鴻門宴》)

結果基本也如范增所言。

其實,除了范增之言,在一開始的諸多表現上,項羽除了武功、善戰之外,在其餘方面幾乎皆不如劉邦。然想得天下,除了善戰之外,更在於善謀和人才。劉邦麾下人才濟濟,項羽麾下人才嚴重偏科,武強文弱,且文不能重用,武又被他壓制,故是文武人才皆不能伸張其志。這也是項羽集團的一個弊病所在。

到了公元前202年,在鴻溝之盟後,項羽的噩夢降臨了。

從當時的情況來看,鴻溝之盟的成功約定,可以說是鴻門宴上項羽在謀略上低於劉邦的再次表現。

俗話說一山不容二虎,在經歷了秦大一統的政治格局之後,天下分而治之的局面是不可能出現的了。尤其是項羽又猛如虎,劉邦又豈能安睡,他身邊謀士眾多,又豈能看不出這個問題所在。所以,對於劉邦一方而言,唯一有安全感的辦法就只有一個,那就是徹底剪除項羽,讓項羽消失。

所以,鴻溝之盟對於劉邦而言,不若說是麻痺項羽的一個藉口。可是項羽卻天真地當了真,反把這個協議當做了回江東和喘息的機會。於是,之後便發生了,劉邦毀約,重兵圍困,把項羽圍困垓下,以至於項羽最終兵敗,落個烏江自刎的結局。

但是所謂的項羽無顏過江自刎,其實不過是個謊話,這一點史料暴露真相,原因倒是極其簡單。我們主要透過三種說法便可探求其真相所在:

一種說法:《史記·項羽本紀》:“籍與江東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無一人還,縱江東父兄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其中一句記載說項羽自述自己不願渡江是因為追隨的八千子弟兵都死了,我看過項羽從垓下之圍到烏江自盡的全過程,過程中就已損失慘重,他的八千子弟兵就已所剩無幾。

所以如果是因為跟隨自己的眾多子弟兵損失太多而羞愧,項羽那重情義的性格會使得他那時就追隨子弟兵而去,又怎會再拼盡全力逃出包圍圈呢?也許是司馬遷本人對項羽的偏愛之文學美化,借八千子弟給人一種悲壯感吧,作者也想以此豐滿一下項羽的形象吧!

若不是因為八千子弟,又是因為什麼呢?史學家給出了一個很重要的解釋:怕再次被(烏江亭長)欺騙。

這個再字又從何而來呢?因為項羽先經歷了農民之騙,所以他擔心再被烏江亭長欺騙。

這是大致過程:經歷垓下之圍時,項羽其實早已想好應對措施,只要按照按照他原本設計好的逃跑路線,漢軍很難追上。但項羽的氣運用盡了,天不時地不利人更是不和。他逃到陰陵迷路時,向一農夫問路,農夫“好心”指路,但他卻陷入天澤。(那時項羽明白農夫在騙他)而不幸的結果便是,這一耽誤給了漢軍充足時間來圍追堵截他,他的逃亡之旅也更加艱難。

那麼史料中記載的項羽自殺與擔心再次被騙又有什麼關係呢:一個人身處絕境時,明明自己不甘心,甚至努力反抗尋找希望,終於,你似乎找到一個指引的方向。但走進之後,才發現那不過是一個圈套,就像全世界都在說著這個人有罪,這個人要反抗的不只是最初的性命之險,更是來自精神上的被孤立。

對於當時的項羽而言,他不怕因戰爭而死,因為勝敗若已註定,便如他曾說過的“天要亡我”,他不會有不甘心。有人認為:欺騙是自我的,摧毀的是項羽的心理。戰敗而死是榮耀,而欺騙被抓是羞恥。項羽是外表勇武、心田敏感的貴族,屬於可殺不行辱的那一種人。

項羽自盡烏江

於是,那一刻,項羽來至烏江,他心想:天意已定,兵敗已是必然,又何須上船受騙以致羞辱而死。羞辱而死!自我了斷!他選擇了後者。也許不能決定自己的出生,但可以隨自己心意決定自己的離開。他遵循自己的內心,士可殺不可辱,一個身為貴族、勇士、五人的項羽的價值觀就是這樣的!

如果歷史重來,時間倒退,在公元前202年,在鴻溝之盟時,項羽可以察覺劉邦的真實意圖,不是天真的把這個協議當做回江東和喘息的時機。那以後的歷史會不會就沒有劉邦毀約,重兵圍困,把項羽圍困垓下,最終烏江自盡的悲壯結局!

但歷史終究是歷史,就像項羽曾經可以破釜沉舟 以一當十;鴻門宴上聽信項伯的話而放過劉邦;成為“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沐猴而冠的人,這一切一切都是真實發生的,是項羽那轟轟烈烈卻又悲壯結尾的人生!

他到底是個怎樣的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