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娛樂

歷史上的劉墉並非清廉,做過的錯事令人髮指,跟皇帝鬥嘴更不可能

歷史上的劉墉並非清廉,做過的錯事令人髮指,跟皇帝鬥嘴更不可能

嗨,大家好,我是曉蕊。跟小編同齡的小夥伴們應該都認識劉墉,不是看史書知道他的,而是透過90年代的一部電視劇《宰相劉羅鍋》才知道這位大清官。劉墉有一個特寫鏡頭,只要一動耳朵就會有主意,害得小編我有事沒事就在那搗鼓耳朵。該劇之所以受歡迎,還因為有大貪官和珅,他們兩人經常鬥智鬥勇,還時不時的跟皇帝鬥嘴,很是有趣。那麼,這些都是真的嗎?

答案是否定的,根據《清史稿》記載,劉墉在京城為官的後期,總是不斷的犯錯誤,雖然所犯錯事不至於被砍頭,但也經常遭到皇帝的責罵,這才是事實。或許小夥伴們會問,之前的劉墉是一個正直、為民請命的清官呀,怎麼後來變得糊塗了,甚至還有些平庸,小編先來跟大家說兩件事。

在1761年的時候,劉墉剛上任江蘇學政,也就是教育廳廳長,這時有人舉報,說沛縣有一個叫做鄢大勇的舉人辱罵了朝廷,在當時,“辱罵朝廷”這可是大事,於是劉墉開始審查,果然在這個鄢大勇的家裡邊留用搜出了兩箱辱罵朝廷的書信,劉勇感覺事態嚴重,打算把整個案子查完之後再上報,可誰知在當地有學生把劉墉自費出版發給學生的書給燒了,目的是用來表達對鄢大勇事件的不滿。

燒書可是奇恥大辱啊,而劉墉一怒之下,就給乾隆寫了一封要命的奏摺。他添油加醋的把辱罵朝廷,學生燒書兩件事的做了誇大的彙報,結果乾隆直接把鄢大勇給殺了,可以說,鄢大勇的死正是劉墉一手促成的,這跟他之前正直的形象成鮮明的對比。

再來說說第二件事,那就是當年轟動一時的《一柱樓詩集案》,一聽名字就知道這是文字獄,當時江南有個文人叫做徐樹夔,是一個富貴的閒人,他在生前寫了很多詩,只是沒怎麼流傳出來,後來他的兒子為表孝心,於是就花錢請人把父親的作品編繪刻印出來,希望父親能夠青史留名,這本詩集裡面有一句詩“明朝期振翮,一舉去清都”,這句詩被人舉報,說他有反清復明的想法,那麼是誰捅出來的呢?

在電視劇和民間傳說裡面,製造這起冤案的人是和珅,然而事實上並非如此,是劉墉傳出來的,那他為什麼要這麼做呢?這件事表面上看,是為了維護朝廷的權威,但骨子裡就是想利用文字獄向乾隆邀功,這算是劉墉一生最大的汙點了。

劉墉做官多年,慢慢地就看出平庸和糊塗不會功高震主,更能夠得到皇帝的喜歡,所以他寧願變得圓滑謹慎,可以明哲保身,這跟咱們印象中的劉羅鍋完全不一樣,所謂世上“人無完人”,我們不能太苛求別人了,官場如戰場,他也是為了生存而已,比起貪得無厭的和珅來說,還是要好得多,對此小夥伴們有什麼不一樣的看法和想法嗎,歡迎關注和留言討論,祝大家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