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娛樂

聊聊演義《楊家將》中的四代領頭人,哪一個更適合統軍!

作者:方長榮

(楊業)

《楊家將》是我國家喻戶曉的愛國故事,發生在北宋時期,歷經數個朝代,可謂是滿門忠烈,縱觀楊家將從創立到發展再到輝煌,整個過程中共有四代卓著的領導人。這四人便是締造者楊令公,守衛者楊六郎,輝煌者老太君和繼承者穆桂英,他們個個武藝高強、謀略過人、精通排兵佈陣,人生之精彩世間少有。今天就來聊聊這四位大宋的忠將。

(一)楊家將創始人楊令公

楊令公的大名叫楊繼業,沒有顯赫的家世,很年輕的時候就充了軍,憑著靈活的頭腦以及玩命的征戰,從極不起眼計程車兵一路晉升到團級軍官花了不少年。直到他的七個兒子和二個女兒長大成人,個個武功超群併成為自己的鐵桿助手,人稱“七狼八虎”這班父子兵所向披靡逢戰必贏。正逢亂世之時,楊家父子憑著幾場覆國之戰打出了名聲和威風,“楊家軍”逐漸走到世人面前。

立名之戰。當時的楊家還屬於北漢小國,楊令公也就是個戰將,充其量不過是個團級軍官,並沒什麼名譽,這時恰遇周國入侵北漢。楊令公被人舉薦當了指揮官,領著幾個虎狼兒子上了陣,結果是意想不到的順利,大獲全勝,解了滅國之困。朝廷自然是大加封賞,楊令公被封為將軍,七個兒子個個當了官,還獲封城池,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楊家軍開始名聲赫起。

揚名之戰。幾年過後,宋國又開始侵犯北漢,連吃敗仗的漢皇帝又想起了已兵強馬壯的楊家,楊令公義不容辭地領著兒子們,將不可一世的宋軍打的是一敗塗地,再次解了國危。由於漢皇帝的無能和朝臣們的嫉妒,楊家不招待見就投靠了宋國,宋太祖招降楊家主要是想打漢國,削弱北漢抵抗勢力,並沒真心想用他。當攻下北漢後宋太祖雄心不減,竟然發兵攻打遼國,結果被遼人收拾得慘不忍睹,要不是楊令公兩個兒子拼命護衛,也就沒了宋國之歷史。

因救駕之功,宋太祖不顧大臣們的反對,硬封楊令公為兵馬大元帥,七個兒子全被封為團級軍官,還賜地建府。此時之後,宋太祖視楊家為心腹,還特地將義女柴郡主嫁給楊六郎,楊家成了皇親國戚,楊家將這才真正成型。在楊令公的領導下,楊家軍為宋朝立下許多不朽之功,最著名的當是同遼國的邠陽之戰,此役楊家雖然保住了宋太宗,其慘也是不能忍睹,三個兒子戰死,一個兒子被捉,還有個兒子當了和尚,楊家將遭遇了滅頂之災。

楊令公領著剩下的二個兒子,繼續為宋朝效力,可奸臣潘仁美為洩私憤竟暗害於楊將。在攻打遼國時盲目指揮,讓先鋒官楊令公領兵入戰,致使楊家軍深陷敵人埋伏之中,楊家拼死而戰,潘仁美卻見死不救,最後楊令公碰“李陵碑”而死,兩個兒子死裡逃生。其實,歷史真相,楊令公非是碰碑而死,而是被遼兵活捉後絕食而死。無論怎樣一代梟雄就此雲飛煙滅。

(楊六郎)

(二)楊六郎接帥旗,威震三關

話說楊六郎和楊七郎死裡逃生,不忍心丟下父親,著七郎到行營般救兵,而領兵元帥就是潘仁美,本就是他施下的詭計,豈能營救?七郎破口大罵,捉了七郎綁在木柱上,讓官兵射箭,可憐威振邊關的英雄竟被萬箭穿心。楊家的七條狼由此只剩下六郎楊延昭,在楊家遭受滅頂之災後,楊六郎扛起楊家帥旗,繼續為大宋王朝盡忠。

大家都知道“楊家將”為什麼不叫“楊家軍”,就是因為楊家將多,可如都今已經全部消失殆盡,六郎也成光桿司令。其實,這時候的楊六郎情緒十分低落,然無雄心,關鍵時刻母親佘太君挺身而出,這才穩住陣腳不至於將走兵散,作為母親雖強勝於兒子,卻不能搶兒子的風頭,只能在背後出謀劃策,為支援兒子,將兩個女兒八姐九妹交給楊六郎,又將貼身丫環楊排風派給他,這樣七拼八湊總算湊齊了將級軍官。

楊六郎領著兒子楊宗保及一群女將奔赴邊關,同大遼浴血奮戰了二十年,大小戰役百十場,不負眾望,打出了威風,且揚名於天下,由於功勞過大被封為三關大元帥,掌管三關兵馬。其實,演義同正史有很大差別,楊六郎根本就不是楊令公第六個兒子,而是長子,確有其人。他二十餘歲時就跟著父親鎮守邊關,一直是個下級軍官,直到父親戰死才升為中級軍官,也沒得到朝廷的重用,可謂是官小兵少,幾乎沒說話的份。

那年他領著兩個妹妹在晉陽大破遼敵,才被宋真宗召見,對邊關軍事看法獨特,對皇帝所問也是對答如流,談吐不凡,皇帝誇他有其父之風。這才被相關部門破格提拔,被升為高陽關副都部署,這是他當得最大的官,相當於省軍區副司令,楊六郎鎮守邊關二十餘年,五十七歲積勞成疾病死任上。值得一說在演義中楊家第四代猛將楊文廣,也就是楊宗保和穆桂英的兒子,其實是楊六郎的兒子,而楊宗保和穆桂英倒是虛構的人物。至於為什麼要將第三代說成是第四代?恐怕是作者想將忠臣演義下去,而楊文廣揚名不夠才弄出些荒唐之舉。

(佘太君)

(三)忠心報國,百歲太君親掛帥

楊家將中的佘太君是婦幼皆知的人物,其本領之大不在楊家父子之下,可以說她是楊家的中流砥柱,楊家的輝煌與她不可分割。佘太君的真名叫佘賽花,是當時的後漢人,祖宗幾代都在朝為官,可她偏偏不願做名門閨秀,打小就喜歡舞槍弄刀、騎馬射箭,練了一身武功不講,還對用兵之道研究頗深。當她嫁給楊令公後就隨夫出征,扮演著參謀長的角色,立功無數,為楊家軍的建立和發展是豐功難敘。

佘太君生兒育女後也沒閒著,把自己的十八般武藝全授給了兒女,以至於兒女被人稱之為“七狼八虎”。楊家地將多也全都出之她手,當兒女上戰場後,又在家裡訓練僕人和丫環,而且是個個功夫了得,有人戲稱“楊家的燒火丫頭都能當武狀元”,可想楊家練武的氛圍有多厲害。其實,佘太君已經成為楊家軍的戰略支援及後勤保障的總指揮,當丈夫和幾個兒子為國捐軀後,她是化悲痛為力量,積極幫助兒子楊六郎擔起了楊家將大任,造就了楊家第二代的輝煌。

宋仁宗時期,又遇西夏犯宋,她的孫子楊宗保奉旨領兵迎敵,結果中箭而亡,玄孫楊文廣也被圍困絕地。當佘太君聞此噩耗,她不顧年老體弱百歲之軀,依然披掛上陣,帶領著一班媳婦,演繹出“百歲掛帥,十二寡婦徵西”可歌可泣的故事,再次承擔起楊家大任。前面已說楊宗保是個虛構人物,楊文廣確有其人,也是真正的楊家第三代人,則是由於表現不夠高,與忠勇的楊家將出入過大,可能是政治需要而托出了虛構。

其實,自楊六郎後楊家將已開始沒落,主要情況有兩點,其一,由於遼宋連年戰爭,雙方都已精疲力盡,最終進行了議和,就是歷史上有名的“澶淵之盟”,安靜了邊界沒了戰爭,自然以軍養家的楊家逐漸沒落。其二,楊家軍雖說兵多將廣厲害十分,卻缺少帥才,導致了衰弱,這也是為什麼不稱其為“楊家軍”而稱為“楊家將”的主要原因。

(穆桂英)

(四)楊門女將,穆桂英掛帥

說到佘太君“百歲掛帥”帶領十二寡婦徵西,其先鋒官便是家喻戶曉的穆桂英,這人可不簡單,傳說是梨山老母的徒弟,其武功非是一般人所能比,也是楊家軍中最厲害的主。遼軍的“天門陣”就是她所破,大戰洪州時更是立下首功,過後邊疆歸於平靜,新登基的宋仁宗皇帝不再重視楊家,佘太君氣憤不過乾脆辭了官職賦閒於家。

沒幾年好鬥的遼國又犯宋國邊關,朝廷便比武選賢,才十五歲的楊文廣瞞著家人參加了比武,不想一舉奪魁,宋仁宗一查這個娃娃竟然是楊家人。才想起了楊門忠烈,著人請穆桂英掛帥,對用菩薩掛菩薩的皇帝,穆桂英十分反感,對朝廷的冷落早已心寒不願掛帥。經過佘太君的勸勉,再次領著一班寡婦上陣,並讓兒子楊文廣擔任先鋒,經過數戰收復三關,可惜班師回朝時,楊門女將大多為國捐軀。“楊家將”到“楊門女將”到此基本消失殆盡,雖然楊文廣已經長大,穆桂英也將重擔傳給他,可楊家再也沒有創造出輝煌。

穆桂英是個虛構的人物,甚至是個神話的人物,因為誰都不願意將“楊門忠烈”歸於悲慘,何況古時候又極其講究後果,所以神化也屬自然。穆桂英自古就被稱為我國四大“巾幗英雄”之一,其忠義永值國人敬重,楊門忠烈永垂不朽。

這四代領頭人,哪一個更適合統軍呢?我想聽聽您的見解。

小編提示: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敬請轉發和評論。

推薦:

清朝號稱“佟半朝”的是怎樣的家族?

皇太極之妃懿靖大貴妃原是第三十五位蒙古帝國大汗林丹汗的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