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娛樂

90人集體離職,研究所還能穩坐!什麼機構這麼牛?

昨天,

“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核能安全技術研究所(以下簡稱為“核所”)90多名科研人員集體辭職”

的訊息幾乎刷爆了各個主流媒體平臺熱榜。可關於他們為什麼集體辭職,官方的迴應卻非常含糊:

一說研究院為核所更換保安引起他們的不滿,二說所內科研人員待遇太低,更有工作人員說這種集體辭職屬於

“正常的人員流動”

?(真的正常嗎?)

直到一家媒體聯絡到該所的人事處,才拿到了一個比較合理的解釋:

他們被挖走了

究竟是誰,能一次性挖走核所近百名研究員?讓這些平均30多歲的研究員們放棄事業編、福利房也要集體辭職?他們辭職後,又會去哪兒呢?

“出走”的研究員走去哪兒?

既然這90多名科研人員是被挖走的,就總要有個去處。

有記者採訪到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一名在職的內部人員,據他的說法,這些人已經辦理了正常的辭職手續,後面會到一些相關的技術成果投資公司去工作。

不過,“知乎”上有關這方面的問答,卻把整個事件指向了另一個方向:

90多名科研人員集體辭職,很有可能是有組織有預謀的。

而多名匿名知乎使用者的回答,都把這次事件的組織者指向了核所的現任所長——吳宜燦。

吳宜燦指導學生

今年6月底,知乎上就有

“如何看待科學島核所吳院士勸團隊百餘號成員集體出走,自己卻沒走?”

的相關問題。

這個問題下,一個獲贊數最多的匿名回答指出,所謂的集體辭職,很可能是吳院士導演的一出

“金蟬脫殼”

,這些集體辭職的科研人員,可能都被挖去了吳院士的公司——安徽中科超安先進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今年6月18日,該公司更名為安徽中科核能安全技術研究所有限公司)。

在這篇匿名回答中,還羅列出幾名透過“企查查”查到的公司主要受益人:

我們特意到核所官網核實,公司受益人中的趙柱民和胡麗琴都是核所的研究員。

但同時,企查查並沒有顯示出吳宜燦與這家公司的直接關係。相反,根據關係圖譜,中科核能安全技術研究所有限公司等一連串公司背靠的都是中科院合肥研究院。

很明顯,以中科鳳麟、中科超安、中科超精、中科瑞華等為代表的一系列企業都是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的技術產業化平臺。

如果要描述吳宜燦與這些公司的關係,在企查查沒能給出直接證據的情況下,只能說:在今年5月的報道中,吳宜燦當選為中科超精(南京)科技有限公司首席科學家;而“中科鳳麟”的創始人本來就是吳宜燦。

核所竟成了離職率最高的研究所?

不管這次的集體辭職究竟是不是“金蟬脫殼”。但顯然,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內部,已經對核所研究員的辭職見怪不怪了。

研究院的一箇中層領導在接受採訪時非常坦白:核所每年的離職率是我們院最高的。

究其原因,繞不開科研人員的待遇問題:“核所原先是一個搞核材料的研究室,之後擴張成一個研究所,攬下國家的幾個大專案。但這兩年申請不到大的科研專案,沒有錢,人才就走了。”離職前,這些研究員每個月的工資水平大概都在1萬元左右,有事業編,還有福利房。

對於這個解釋,很多網友卻不買賬,其中就有一些自稱從核所離職的“老員工”。他們甚至系統羅列出了

核所的幾宗罪

比如,在科研工作裡強勢使用行政化管理制度。據說,核所之前一直採用的是“部長-一級組長-二級組長-組員”的行政管理體系,在這種體系下很難有自由的學術討論氛圍,基本上都是以級別高的人說的為準。

這種制度還導致課題組負責人要承擔大量的管理工作。在所內不管要辦什麼事,都必須填寫步驟繁瑣的表格,再找負責人簽字,根本沒有時間做實際的科研研究。

再比如,科研成績注水。據傳,核所內部有一個“論文必引文獻文件”,在論文投稿時,所內會同意要求必須引用文件中10-20篇論文,用來提高相應論文的影響因子。

而對於那些考入核所的學生來說,在這裡也很難得到導師的指導機會。一般核所的研究生都會被分配到所內的“一級組”或“二級組”,這些組的組長一般都是工作2-4年的普通職工,基本沒有指導研究生的學術水平。

再加上所內部分人“溜鬚拍馬成風”,想踏踏實實做科研,可能根本熬不出頭。

據說,核所最高峰的時候有500多人,但這幾年人才開始快速流失,這90多人辭職後,整個核所就只剩100人左右。

而上述的這些,都很可能是壓垮這些核所研究人員“最後的稻草”。

科研人才流失,別粉飾成“人才流動”

面對數量如此之大、頻率如此之高的“科研人才流失”,如果還有人把它粉飾成“正常的人才流動”,把人才流失的主要原因簡單歸結為“待遇不足”,那隻能說,這樣的人太壞了。

“科研人才流失”,已經成為我國未來科技發展不能再回避的問題。往小了說,大批科研人員流失極大影響整個科研院所的發展,往大了看,人才梯隊維護得不好,是會威脅整個國家安全和國家地位的。

早在“核所集體辭職”事件前,我國的航天系統就已經因為人才流失狠狠摔過一跤了。

兩年前,航天601所的原研究員張小平跳槽。這原本是一個“普普通通的研究員跳槽後薪資翻倍”的故事,可張小平一走,601所慌了。

之前由他參與的“液體火箭發動機”專案出了問題,直接影響到我國重型運載火箭的方案選擇和研製進度,甚至會影響我國載人登月重大戰略計劃的論證、策劃工作。最後601所只能無奈發公文“你快回來”。

601所發表的《張小平參與我所型號研製情況》

可即便這樣,也沒攔住航天系統內人才的流失。2018年《今日科苑》上的一份調查顯示,航天系統內人才流失總數連年呈上升趨勢,其中85%的人都是35歲以下的中青年骨幹。而這些流失掉的中青年骨幹中,有很多人可能都流向了美國。

2014年《自然》曾經對16個國家近17000位科研人員的遷移路線做過分析,僅在1996-2011年間,中國流入美國的科研人員就多達

7978

人,而其中再回國的人,只佔了

2%

要知道,科研人才流失到民企、國家人才尤其是國家重點領域的人才流失海外,如果放任這個現象,那後果不堪設想。

人才可以有序地流動起來,但人才流失卻萬萬不能。我們的科研體系必須做出改變。

否則,這次是一個核所,那下次呢?

《我是科學人》紀錄片由長安信託特約贊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