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娛樂

聖旨在古代為何沒人造假?古人:你看看上面的第一個字,怎麼造?

喜歡看宮廷劇、宮鬥劇、古裝劇的人肯定不在少數,不論它演的內容是不是與歷史有悖,還是將歷史的真實改造的偏離實際,在我們一邊津津有味的對著這類電視劇評頭論足的時候,不妨也靜下心來,細細反思,倒也希望這一類的電視劇,不要讓國人對於歷史有了歪曲的認識。

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自然是與帝王、宮廷有關的。帝王在封建王朝,那是萬人之上的存在,其言行都是不可抗拒的,“聖旨”、“君無戲言”等詞,都對帝王的權威做出了很好的詮釋。《康熙王朝》中,年幼的康熙即位,奸臣鰲拜處心積慮的想廢除康熙的帝位,實屬大逆不道。九門提督伍六一接到康熙聖旨的時候,當時的他怎麼也不會想到,班布林善宣讀的聖旨,居然是鰲拜偽造的。聖旨真的可以造假麼?當時又是用什麼方式來防止別人偽造呢?今天我們就來講一講。

經常會在電視劇中看到太監手捧聖旨宣讀的場景,看起來聖旨也就幾十釐米的長度而已。但是,據查,聖旨的真實長度應該會在一兩米左右,甚至更長。就憑太監的兩臂張開,自然是不可能開啟的。且不說能不能開啟,單單這個長度,就無疑增加了偽造造假的難度,更何況甚至上面滿是針織刺繡,密集有致,一時半會兒又怎麼能偽造的出來?

再者,在劇中,我們看到大印一蓋,太監便急匆匆的去宣讀聖旨了。豈不知,從聖旨的製作到在上面新增皇帝要傳達的旨意,到蓋章等等,在古代,都是環環相扣,十分嚴謹的流程,肯定不會是一個人來完成,每個流程的人都相互制約,想造假?那就等著被砍頭的下場吧,甚至會牽連到整個家族。

其三,現在的貨幣,都會在上面做一些防偽標記,古時的聖旨也少不了會做一些標記,防止別人偽造。聖旨上的奉天承運等等幾個字中,奉字尤其重要,製作的時候便在上面做了記號,而且字的位置所處,也和周圍刺繡的祥雲有很大的關聯。單這一個字就這麼費盡周折,後面還有那許多的工序,可見造假難度有多大?

其四,聖旨所用的原料,也是皇室獨有的,據說還是從外國進口的,一般人想買都買不到。就算一些處心積慮的人想要做文章,布料能到手了,但是還有前面那許多的工序和防止偽造的印記,難上加難。

綜上所述,像電視劇中演的那樣假傳聖旨,要麼是口傳聖旨沒有實物,要麼就是匆忙宣讀完聖旨便對接旨的人採取了措施,接旨的人連聖旨的面都不會見到。所以說,聖旨肯定不可能會像劇中那樣很輕易就能造假偽造的。看官朋友們以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