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娛樂

華佗之死一個技術頂尖、性格怪異的專業人才,為何走向了絕路

根據《三國志·魏書·方技傳》中的描述來看,一代神醫華佗之死的前因後果是這樣的:

華佗後悔當了醫生,於是以家裡有事為由請假返鄉。但當假期過後,他以妻子生病為藉口拒絕返回崗位,還多次請求延長假期。情急之下,曹操本人多次寫信邀請,還讓當地郡縣官員催促;但即使如此,華佗仍自認為“奇貨可居”,仗著自己獨步天下的醫術擺起了架子,任你如何著急、我自巋然不動。

曹操何等人物?勃然大怒之下,派人親自前去核實華佗的情況。並且下令:如果他的妻子確實生病,就賞他小豆四十斛以示慰問,並且將假期無限延長;反之,就將他關起來。

事實證明華佗是在說謊,於是隨後被曹操命人拷打致死。

如今很多人認為華佗是自尋死路,理由如下:

其一,華佗“本作士人,以醫見業,意常自悔”。即華佗起初本想像一個士大夫那樣入仕、升官,但後來卻機緣巧合把行醫作為職業,經常為此感到後悔。所以,他曾以曹操頭風經常發作為藉口,要求進行長期治療,以便讓對方離不開自己;

其二,曹操拷打華佗時,荀彧曾經求情,理由是“華佗醫術超凡,能夠救人於危亡中”;但曹操不屑一顧:“無需擔憂,難道天下沒有這樣的人了嗎?”;

後來,即使因為舊病復發而頭疼不已時,曹操仍不後悔,甚至宣稱:“華佗明明能治癒我這個病,但卻故意不幹,只不過想以此抬高自己的身價罷了;就算我不殺他,他也不會真的出力”。

也就是說,無論是華佗當初要求長期治療,還是後來故意撒謊,本質上都是“挾病自重”,想以此凸顯自己的不可替代性、謀求更高的權利地位而已。

因此,不少人認為華佗只是把治病救人當作一個走上仕途的途徑,為了實現自己的私慾,不惜拖延、要挾當朝執政者,最終卻是班門弄斧,被精於權術的與一代梟雄曹操識破,害得自己死於非命,實屬咎由自取。

事實真的這樣嗎?也許有另一種可能。

在《後漢書》中,記載了兩個細節:

第一,華佗在入行之初,就以精通五經、善於養生聲名鵲起,先後被沛國宰相陳珪、太尉黃琬推薦為孝廉,但他都沒去上任:“沛相陳珪舉孝廉,太尉黃琬闢,皆不就”;

第二,華佗的性格很值得注意。他“為人性惡,難得意”,可以理解為脾氣不好,經常拉著個臉、自己給自己添堵;或者說比較小心眼、性格易怒。他之所以請假回家,是因為“恥以醫見業,又去家思歸”,即對以行醫為職業感到羞恥、又離家太久想回去。

所謂的“孝廉”,指的是兩漢時期的官員錄取制度。在那時並不存在科舉制,士大夫進入仕途必須經人推薦,這就是孝廉,這在那時是求仕者的必由之路,類似於後世的舉人;若具備這個身份,那等於邁進了體制內。

而若要具備這一資格,除了要精通經術(儒家五經)外,道德、品格也得過硬,這樣才能進入那些高官、名士的法眼,獲得被舉薦的機會。

這就很矛盾了:如果華佗真的人品有問題,為啥會被兩位高官欣賞?既然他當初拒絕當官,沒理由年紀一大把時冒著風險要挾曹操;一個醫術超凡脫俗的人,更不可能以自己的職業為羞恥。

因此,曹操認為華佗是“小人養吾病,欲以自重”,顯得非常不合理。那麼,華佗為啥不願意為其服務呢?

這就跟上面提到的他的性格有關:“為人性惡,難得意”。

即使在現代職場我們也能發現一個規律:那些精於技術的大咖,在人情世故、職場政治方面往往有所欠缺;技術越是卓爾不群,性格也越發獨樹一幟。但凡那些能在某一技術領域登峰造極者,大多是尋常人眼中的“怪物”,也許暴躁易怒、性格孤僻,也許舉止怪異、難以處理好與尋常人的關係。

因此,華佗脾氣不好、小心眼的性格就不難理解了。他之所以具備在當時獨樹一幟的精湛醫術,並且在製作麻醉藥、動手術、做針灸等方面都有著超出了那個時代的造詣,也許正是得益於事事較真、一絲不苟的獨特性格。

按理說,能夠在醫學造詣上登峰造極的怪才,不大可能會以行醫為恥。但如果結合他的性格、他當時的處境就不難理解了。

中國古時信奉“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醫生雖能救死扶傷,但說到底仍是個奇技淫巧。

華佗在進入曹操幕府前,醫治的物件涵蓋三教九流,一般人能夠在那個亂世安然活著已屬不易,看到華佗以妙手回春的神奇醫術挽救自己,他們感恩戴德都來不及,怎麼可能鄙視華佗?從史書的記載來看,華佗在這一時期的行醫體驗還是比較愉快的,受到了人們的尊重,也許這就是他拒絕被舉孝廉的原因之一;

但為啥在為曹操服務後他就變得“恥以醫見業”了呢?

首先,華佗的性格放在民間倒沒什麼,如果在曹操的丞相府——這個當時最高階的官場,分分鐘會得罪不少人;這就像一個技術員從研究所跳到公務員行列一樣,不合群、被排擠那是一定的。

其次,東漢也是門閥世家形成的重要時期,越是達官貴人,越是講究尊卑有序、貴賤高低,華佗縱然醫術高明,但在一些士大夫眼裡,終究是以“奇技淫巧”謀生的俗人,如何得到尊重?所謂的“仗義每多屠狗輩,負心多是讀書人”。

因此,從民間進入廟堂後,華佗也由受人尊敬、救死扶傷的神醫,成了為權貴效力、得不到認同的私人醫生,心中的落差可想而知,這才產生了離開曹操、返璞歸真的念頭。

但正是由於自己的獨特性格,讓華佗並不明白如何處理這種關係,過於生硬、粗暴的方式,讓本就性格多疑的曹操產生了巨大反感,認為他是欺騙、要挾自己,這才痛下殺手。

然而華佗的悲劇,從古到今都不是特例。後來,當曹衝病重而自己卻無能為力時,曹操終於感嘆:“我後悔殺了華佗。”早知今日,何必當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