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娛樂

從郡王到親王、從親王到輔政大臣——真實歷史中的果親王允禮

多羅果郡王,是康熙帝第十七子胤禮的第一個封爵,胤禮生於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三月,生母陳氏誕育胤禮時還只是一個普通宮女,後來在康熙五十七年(1719年)才晉封為勤嬪。胤禮因為年幼,所以並沒有參與到康熙末年皇子們“九子奪嫡”的激烈鬥爭中來,在雍正帝登基後得以平安無事。

從雍正元年(

1723年)四月,雍正帝以允禮(雍正帝登基後,為避諱、胤禮改名允禮)“景

辦理修飾甚好

十七阿哥

甚屬盡心

敬謹效力

”的理由,晉封允禮為多羅果郡王,併兼管

理藩院事

擔任

正黃旗

蒙古

都統

鑲藍旗

漢軍都統

之職開始,到

雍正六年(

1728年)二月,

允禮晉爵

和碩果親王

為止,允禮一共當了近六年的郡王。

雍正二年(

1724年)正月

果郡王允禮再兼

鑲藍旗漢軍都統

五月加兼

鑲紅旗

滿洲都統

至此,

正黃旗蒙古都統、鑲紅旗滿洲都統、鑲藍旗漢軍都統

鑲藍旗蒙古都統

四個重要職位都由允禮兼任,這可以看出雍正帝對於這個相對年輕、在

“九子奪嫡”中並沒有參與皇權之爭、對自己沒有什麼威脅的弟弟十分看重,對他委以重任,希望他能夠如同怡親王允祥一樣,成為自己處理政務的得力助手。

允禮封郡王后不負兄長雍正帝所託,辦差兢兢業業、

絲毫

不敢

懈怠,

必躬親,

雍正

下來

的事情

一一處理妥當

基本上

每一件

都沒出

任何差錯。

雍正帝見這個弟弟實心辦事、又誠實勤快,心裡十分欣慰,對他也越來越信任,賦予了允禮密奏監察之權。而允禮也盡心盡力地半差,將部分官員的

貪汙舞弊

徇私

不法之事

密奏給

雍正

,雍正帝

根據證據

一一

查實後,將貪汙官員均撤職

查辦。

同時允禮奉旨巡查江南一帶,親眼目睹

江浙賦稅沉重

百姓不堪重負,於是又

上書雍正

帝,

請減免

當地

賦稅

以緩解百姓負擔

,雍正帝

同樣照準

沒有任何疑心允禮勾結地方官員謀取私利的想法

雍正二年(1724年)八月,雍正帝因允禮盡心盡力、廉潔奉公,辦差時的花費並不完全從戶部或者宗人府支取,為了補償他,於是親自下旨給宗人府:從這一年起,果郡王年俸按照親王級別支給、護衛也等同於親王儀仗。另外,雍正帝命果郡王朝會排班在親王之下、僅次於郡王中的第一位:克勤郡王,而在原來的第二位:順承郡王之上。同時,允禮的生母陳氏,也從嬪位晉升為皇考勤妃,這也是對允禮的讚譽和恩寵。

雍正六年(

1728年)二月,雍正帝已經先後處理了廉親王允

貝子允禟、敦郡王允?、貝子允禵等當年奪嫡時的競爭對手,並將原本的親信年羹堯、隆科多也廢黜賜死,囿於朝政需要得力臣子來輔佐贊襄,於是雍正帝將一直以來勤勤懇懇、忠實內斂的十七弟果郡王允禮提拔重用,晉封為和碩果親王,並賦予他更多更高的權力和地位,像雍正帝第一心腹重臣怡親王允祥一樣,作為自己治理國家的肱股之臣、參預政務。

在下達晉封王爵諭旨時,雍正帝對允禮大加誇讚:“王為人直樸謹慎,品行卓然......失志忠誠,毫不顧及己私,執持正理,概不瞻徇,贊襄朕躬,允稱篤敬。王微有弱疾,雖偶尓在家調養,而一切交辦事件仍然盡心料理。......朕以為若能盡心為國,備極忠誠,恪守臣子恭順之道。其人為尤甚,其事為尤難,著將王晉封親王,為朕之子弟及世世子孫之表範。”

從雍正帝的諭旨中,可以看出允禮平時是怎樣一種兢兢業業、忠誠謹慎的辦事風格,以及雍正帝對他是多麼的看重,甚至將他讚譽為

世世子孫之表範

”。此時的允禮,在皇兄雍正帝心中,已經和他最為信任的弟弟、朝廷柱石、怡親王允祥幾乎同等待遇了。

憑藉自己的聰明才智和自持不怠,果親王允禮於雍正帝在位中期以後,代替了英年早逝的另一位兄長:怡親王允祥,逐漸成為雍正帝最為倚重的手足兄弟、和操持朝政的第一心腹重臣。自雍正八年(1730年)開始,允禮先後受命總理戶部三庫、執掌宗人府事、管理西番宗教事務等職,而這些原本都是怡親王允祥生前所負責的。同時,允禮管理工部事務的差事並沒有被收回,而正黃旗蒙古都統、鑲紅旗滿洲都統、鑲藍旗漢軍都統、鑲藍旗蒙古都統四個統兵要職也兼管依舊,在雍正八年之後,宗室子弟中,再沒有其他人能夠如同果親王允禮這樣,一人身兼如此重要的軍政要職、集文武大權於一身的。

雍正十三年(

1735年)

五月

皇子寶親王弘曆、和親王弘晝奉雍正帝皇命,跟隨十七叔果親王允禮學習辦理苗疆事務,這是雍正帝特意安排的,意在使皇子們早日熟悉軍政事務、將來逐步參與朝政,為自己辦差分憂。而以宗室中最受重用、辦差經驗也最為豐富的允禮來帶領他們學習參預軍務,也是雍正帝對於這個忠誠、謙恭、得力的十七弟一種特別的關照,兩位皇子的其中一位將來遲早要繼承皇位、登基稱帝,現在讓允禮教授、帶領他們學習辦理軍政事務,其實是讓皇子們奉允禮為師傅,皇子日後登基,自然禮敬叔父兼師傅的允禮,這對他將來在新帝心目中的地位、和在新朝中樞的位置,都是大大有益的。

雍正十三年(1735年)八月二十一,雍正帝在圓明園突患急病,但依舊堅持著處理政務。八月二十三,雍正帝病勢急轉直下、迅速轉危,明白自己即將駕崩的雍正帝於是命果親王允禮負責紫禁城關防,即刻返回皇宮,從乾清宮正大光明匾後取出傳位鐍匣,並急召皇四子寶親王弘曆、皇五子和親王弘晝至病榻前侍候,然後派人召莊親王允祿、大學士鄂爾泰、大學士張廷玉、領侍衛內大臣豐盛額、領侍衛內大臣訥親,內大臣戶部侍郎海望等人,隨同果親王允禮火速趕到圓明園。

皇子、王公大臣們都到齊後,彌留時刻的雍正帝拼盡力氣,口述了遺詔,任命在場的諸臣為顧命大臣、委託他們在自己駕崩後輔佐新君登基。雍正十三年(

1735年)八月二十三子時,在皇子和諸臣的陪伴下,雍正帝駕崩於圓明園。

雍正帝駕崩後,按照他生前的安排,果親王允禮當眾開啟鐍匣,按照傳位詔書的內容向在場的大臣們以及天下萬民宣佈新君人選

——皇四子寶親王弘曆入繼大統!然後,他帶頭向新君叩拜行禮。雍正十三年(1735年)九月初三,

弘曆於

皇宮

太和殿

正式繼位

,以明年為

乾隆

元年

即清高宗乾隆帝。

乾隆帝即位之初,對於諸輔臣都很是優待,其中對於十七叔果親王允禮猶為禮敬。乾隆帝以雍正帝遺詔中所專門提及的:“果親王至性忠直、才識俱優,實國家有用之才。但平日氣體清弱,不耐勞瘁,儻遇大事,諸王大臣當體之,勿使傷損其身。若因此而損賢王之精神,不能為國家辦理政務,則甚為可惜!”內容,對於忠勤謙恭、秉性忠直的十七叔額外看顧,於乾隆元年(1736年)賜給允禮“親王雙俸”、並加賜“便殿召見免叩拜之禮”的待遇。當年九月,允禮被授命為“總理事務王大臣”、兼管刑部,繼續協助自己執掌朝政。

允禮自雍正二年(

1724年)開始兼管各部並受命為雍正帝辦差,十餘年兢兢業業、殫精竭慮,時刻不敢放鬆,在圓滿完成雍正帝交予的各項差事同時,自己的身體也因此勞損耗疲,逐漸生出諸多疾病,就如同他的十三哥、怡親王允祥一般,被繁重的政務磨損了身心。

乾隆元年(1736年)十一月,剛剛擔任輔政大臣一年的果親王允禮,因為操勞諸項本兼差事過度,患上了嚴重的足疾(可能是糖尿病併發症),不堪行走與辦差,乾隆帝於是特地下旨:“王(指果親王)體弱、不便入值,可在私邸治事,越數日一入直內廷可也。”就是說允禮可以在自己家裡辦公,間隔幾天到內廷值一次班就行了。

此後允禮便不大參與朝廷具體政務處理,只專門負責編纂《

世宗憲皇帝上諭

》一書,乾隆

二年(

1737年)二月

雍正帝上諭合編修訂完成,乾隆帝給予主持此項工作的果親王允禮嘉獎,並加賜田莊、領民若干。

雖然乾隆帝視允禮為自己的柱國重臣、治國理政方面的師傅、領路人,預備著重倚仗他,為初登帝位的自己引路和保駕護航,但是允禮的身體確實不好,已經無法再完成這個雍正帝生前交待給他的重任了。乾隆三年(

1738年)二月,輔政大臣、果親王允禮因病薨逝於京師草廠衚衕王府內,時年四十一歲。

允禮病薨當天,乾隆帝就親自前往其王府致祭、奠酒,第二天又命皇長子永璜到果親王府致哀、併為叔祖果親王穿孝、守靈。此後乾隆帝下詔賜允禮諡號

“毅”,稱“果毅親王”,於平常祭祀之外再加祭一次,賜

易州上嶽各莊

為其陵園之地。

允禮的嫡福晉鈕鈷祿氏是康熙帝輔政大臣遏必隆孫女、一等果毅公阿靈阿次女,和允禮成婚後沒有子嗣,允禮側福晉

孟氏

為其生育了一子一女,這也是他的全部後嗣。可惜這兩個孩子都沒有養大,允禮獨子生於

雍正十年

1732年

四月

當年十月就夭折了,名字都沒來得及起,女兒生於

雍正十二年

1734年

十二月,次年五月也夭折了,同樣沒有名字。此後允禮再也沒能誕育子嗣。

允禮在乾隆三年(1738年)病薨後,因為沒有子嗣在世,所以果親王爵位空懸,乾隆帝不忍自己的輔政王叔斷絕祭祀,於是下諭令王公大臣們合議,從宗室子弟中為果毅親王選取嗣子、承繼宗祀。經過宗室大臣們的商議,最後由另一位輔政王叔—莊親王允祿將商議結果上奏給乾隆帝:選定雍正帝幼子、“圓明園阿哥”弘曕為果毅親王嗣子,入繼果親王府,以承果毅親王允禮之祀。

乾隆帝對這個結果十分滿意(弘曕是雍正帝最小的兒子,雍正十一年(

1733年)生於圓明園,比乾隆帝要小二十多歲,此時還是個六歲幼童,沒有任何爵位,如果他入繼果親王府,那麼就會馬上承襲親王爵位,這對弘曕是天大的好事,同時也能體現出乾隆帝愛護關心幼弟的心意),於是同意了允祿的奏請,在乾隆三年(1738年)五月將幼弟弘曕正式過繼給十七叔果親王允禮為嗣子,同時承繼果親王爵位。六歲的弘曕,就這樣成為了當時最年輕的親王。

此後,允禮留下的果親王爵位在嗣子弘曕一系後代中傳承,爵位三降後以奉恩輔國公世襲(允禮初封多羅果郡王,所以按制度三降後,後裔爵位應以輔國公世襲,並不是恩封親王三降後的鎮國公世襲),歷經七代傳遞,至弘曕五世孫溥閻時承襲奉恩輔國公。溥閻在這個位置上迎來了辛亥年,此後便成為了平民,他和他的養子毓鋌,以及他們的後代,在清朝覆滅後一直生活在北平(北京),直至今天。

允禮好學習、

書法,詩詞

方面也頗有功力,稱得上才華橫溢,可以評價為一位藝術家和文學家。他在奉雍正帝皇命巡查四方時順便

遊歷

各地

天下許多

名山大川

古蹟景點都留下過他的

足跡

允禮根據這些經歷,結合自己的文學能力,先後寫出了

《春和堂集》、《靜遠齋集》、《奉使紀行詩集》

等書籍,並流傳於後世,也算立德立言了。

至於若干古裝影視作品裡面所描繪的果郡王允禮和雍正帝的妃子之間因為不經意間的邂逅、並由此一見傾心、產生了刻骨銘心的愛情,然後在詭譎驚心、處處陷阱的後宮爭鬥中譜寫了一段感人至深、沁人肺腑的宮廷絕戀和悲劇故事,那都是虛構和經過加工的藝術作品而已,我們欣賞和領略一下演員的精湛演技以及作品所演繹的精彩故事情節即可,不必對號入座,更不必把虛構的角色和故事強加在真實歷史人物之上,以滿足我們對於某些事務的憧憬和嚮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