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娛樂

我禿了,也更強了?拔頭髮拔到滿頭黑血,日本武士為何痴迷月代頭

編者按:日本武士有一種專用的髮型叫做月代頭,就是把自己頭頂中前部的那些頭髮剃除,這種巨醜的髮型據說是因為搏鬥作戰的時候,頭髮很容易因為動作過大或者被打中而散落,然後這些散落的頭髮就很容易直接遮住正臉,擋住自己的視線,導致影響戰鬥。因為這個關係,就導致有武士把自己頭頂中前部的那些頭髮拔掉,這樣的話如果頭髮在戰鬥中被打散,也只是披散到腦袋兩側和後背,不會遮蓋住自己的視野。不僅僅日本,還有很多民族也都有類似的習俗,比如契丹的髡髮、滿族的金錢鼠尾等等。就算現在來說也有說格鬥要剃寸頭這樣不容易被人抓住頭髮暴打的說法。所以剃禿真的會變強嗎?

日本月代頭的起源現在的考證者一般認為是平安末期出現的,也就是大約為中國的南宋時期。最早的時候日本武士為了不讓頭頂的頭髮繼續生長,早期使用的剃髮方式竟然是用鑷子把頭頂的頭髮一根一根拔掉。一直到江戶初期,也就是中國明末的時候,日本武士依然採用拔頭髮的方式來讓自己變禿,日本江戶初期的《慶長見聞集》裡就有對當時拔月代頭的行為進行過記載,甚至記載裡還描寫拔月代頭的時候:“黑血流出,觸目驚心”。聽起來還怪嚇人的,感覺日本武士為了變強很拼的樣子。

一直到豐臣秀吉結束戰國時代開啟安土桃山時代,天下太平了,拔頭髮容易導致頭皮發炎生瘡,實在非常難看,所以月代頭就從一根一根拔頭髮拔出來改成了定期的剃頭,免去了“黑血流出”的慘狀。然後到了德川家康建立的江戶時代月代頭才開始風行於日本。不僅武士紛紛剃月代頭,就連很多町人也紛紛開始模仿剃月代頭,成為當時的風尚。而為什麼不乾脆全剃了?是因為髮型也是代表階級的,在當時的日本,光頭只有僧侶和醫生才有資格剃,別人還不允許剃光頭,甚至相撲手也不允許剃月代頭。

但是剃個月代頭真的就能變強嗎?其實稍微想想就知道,打仗的時候大多要戴頭盔,一般頭盔裡面還要包頭巾,有個頭盔和頭巾擋著,頭髮怎麼也蓋不到臉上。還有一種說法是因為戴頭盔導致頭頂很熱,出汗產生炎症,所以才把頭頂頭髮拔了。但是這種說法也很明顯有問題,正是因為頭髮被拔掉頭頂生瘡才改成剃頭的,拔頭髮都導致頭頂生瘡,到時候頭頂出汗有沒有頭髮引流,不會更疼嗎?

所以看月代頭的流行時期就一目瞭然了,真正戰亂不止的戰國時期反而沒有盛行月代頭,到了天下太平的江戶時代才開始普及月代頭,這就足以證明,其實剃個月代頭對於打仗來說也就那麼回事,剃不剃並沒有非常影響戰鬥,戰國時期的武士也好士兵也好,並沒有多少把自己頭髮拔了弄禿自己的。如果頭髮真的那麼容易散亂遮蓋視線的話,那應該是戰國時期最為流行才對,不應該是等不打仗了才作為風尚開始流行。

而清代滿族的金錢鼠尾,幾乎就是禿頭,留的髮辮要比小拇指還細,要能穿過銅錢中的方孔才算合格。看起來和月代頭也有異曲同工之妙,據傳說女真族的傳說中有一位英雄,叫做束機能,這個英雄天生禿頭,所以就被大家稱作禿髮束機能,當時的努爾哈赤在統一女真各部的時候,為了效仿這位英雄就專門剃髮束辮,留個英雄髮型,我禿了我變強了,以此來收攏人心,然後在他統一女真各部之後,就把這個髮型定位標準髮型,不能讓我一個人禿,大家都給我禿起來。不過這個說法還有待證實,因為根據記載來說,早在宋代,金國女真就有留辮子的習俗,《大金國志》的卷三十九就有記載: “辮髮垂肩, 與契丹分, 垂金環, 留顱後發, 系以色絲。”

而古代契丹人、党項人以及蒙古人也都有髡髮的習俗,看起來也跟日本的月代頭的醜陋程度不相上下,契丹族的女性甚至也是髡髮,這些民族紛紛把自己剃禿又是為什麼呢?如果真的頭髮礙事,剃禿更有利作戰的話,那麼中國漢族為什麼沒有跟著這些東胡諸族一起髡髮把自己搞禿呢?雖說這些遊牧民族比較善戰,但事實卻是最肥沃的廣大領土是被中國漢族佔據的,那些遊牧民族只能佔據那些北方苦寒之地,無法耕種無法定居,缺乏鹽鐵等生活必需品,並且諸多遊牧民族被中國漢族擊敗消逝在歷史的長河中。所以髮型顯然不是決定戰鬥是否勝利的重要因素,不剃頭依然善戰的民族也並不罕見。

名震歐洲的維京人可以說是非常能征善戰了,而維京人並沒有把自己弄禿的習俗,對於頭髮可能遮擋視線,維京人的處理方法是編成髮辮或是髮髻,比較常見的古代維京男性的造型,是將頭髮梳攏在脖子上方,然後扎一個小發髻。這和中國古代習慣於扎髮髻的髮型同出一轍。當然也有很多維京人把頭髮和鬍鬚編成各式各樣的辮子的。英國考古學家就發現在很多古籍的記載中顯示,維京人和他們的後代因為考究的髮型導致他們對於當時的英國貴族女性很具有吸引力,從而導致因為吸引了那些貴族婦女以及女僕,遭到了英國本土男性的記恨。而為什麼會這樣,是因為維京人有著每週六要去洗澡和洗頭的傳統,他們每次洗完頭就要把自己的頭髮和鬍鬚好好打理一番編成髮髻或是辮子。這與當時其他根本不洗頭的民族有著明顯區別,法國人甚至因為不洗澡為了掩飾身上的異味才發明香水。

而中國人早在先秦時期就已經習慣於扎髮髻了,兵馬俑中就有著各種髮髻,至於說那些有頭髮不方便戴頭盔的謠言都只是沒有戴過頭盔的人自己的臆想而已。事實上頭盔根本不可能做的緊貼頭皮,那樣的話所有打擊到頭盔的震盪都會直接傳導到顱骨上,直接一下就能打成腦震盪。頭盔和頭部之間需要留有比較大的空腔來作為緩衝,再戴個氈帽作為內襯來吸震,有頭髮頂著頭盔其實更不容易腦震盪。中國古代頭盔做的都比較高,有充分的放頭髮的空間,需要把自己剃禿嗎?

在中國古代也有勤洗澡洗頭的傳統習俗,中國漢字中的“沐”字就是洗頭的意思,“浴”字才是洗澡的意思,所以常說的“沐浴”其實準確的說是洗頭+洗澡的意思。早在商周時期的中國,定時沐浴已經是當時的人的重要風俗。《詩經·小雅·采綠》就有專門提過洗頭:“終朝采綠,不盈一匊,予發曲局,薄言歸沐。”意思就是整天在外採藎草,採了一捧還不到。我的頭髮都打捲了,趕快回家洗頭去。而《海錄碎事·臣職·官僚》記載:“漢律,五日一賜休沐,得以歸休沐出謁。”就是說上五天班給你放一天假回去洗頭去。古代也只有在守孝的時候,才會要求三個月不洗頭。所以那些遊牧民族之所以剃髮變禿,其實可能更多的是因為生活條件差不方便洗頭,所以乾脆把頭髮剃了避免長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