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娛樂

反派最難塑造,《大決戰》劉濤王勁松相得益彰,有導演敘事匠心

7月17日晚間,央視一套播出電視劇《大決戰》的第33集和第34集。在這兩集內容當中,有一段老蔣和夫人宋美齡遊覽南京古建的內容。正當兩位發表歷史更迭之感的時候,“噩耗”傳來,第7兵團覆滅,黃百韜也“為黨國盡忠了”。稍後,便是宋美齡安慰老蔣的戲份。這段戲份,其實可以洞見很多內容,尤其是編劇黃劍東、導演高希希在反派角色塑造上的敘事匠心。

電視劇《大決戰》已經播出過半,進入真正的高潮階段,大結局也已不遠。而隨著這部電視劇的熱播,王勁松飾演的蔣介石,和劉濤飾演的宋美齡,都引發了觀眾們的熱烈討論。在肯定兩位演員非常精準的演技的同時,部分觀眾也產生了疑問——我們認知當中的反派角色,為何在王勁松和劉濤的表演當中,並未有以往影視劇作品當中的“反派氣質”。

這其實就藏著編劇導演在嚴肅歷史敘事上的匠心追求了。看明白這些匠心,也可以順路理解王勁松、劉濤兩位演員的表演,為何可以用“精準”完成劇情任務來形容了。我們非嚴肅的劇情創作當中,可以把反派角色臉譜化一些,尤其是塑造一些讓觀眾深惡痛絕的反派角色內容,從而形成觀眾對正面角色“崛起”的劇情期待。但是,這種臉譜化塑造人物的創作方式,並不適合嚴肅的歷史正劇。

在電視劇《大決戰》當中,如何塑造蔣介石、宋美齡等反派角色,其實是該劇創作中首當其衝的問題。嚴肅的歷史劇,在歷史人物面前,尤其是反派角色的塑造上,首先要遵循不醜化的原則,同時,也要遵循“該承擔的歷史責任必須承擔”的原則。歷史正劇的嚴肅性,正來源於這種歷史角色的公允塑造。

具體到電視劇《大決戰》當中,抗戰之後,國家民族難得的有了一段安定的時間,而正是老蔣的窮兵贖武,造成生靈塗炭,這是他應該承擔的歷史責任。擔責的同時,又需要恪守嚴肅歷史劇有一說一的原則,遵從歷史資料的真實,有一說一,不故意編排與醜化這個角色。雖然觀眾在情感上是“痛恨”這個角色的,但編劇導演在歷史敘事上,還是要站在公允的立場上才行。

因此,在《大決戰》當中,觀眾們可以看到,老蔣如何為了一己之私而破壞和談,如何任人唯親,如何在財政緊張、民不聊生的時候,依舊為了自己的私權而拿出大把的金錢,暗箱操作別國選舉以求獲得援助等等。甚至於劇情當中,我們可以看到老蔣的狐疑,反覆,對權力的狂熱等等。這些內容,都是對反面角色的塑造,同時,也是對嚴肅歷史的遵循。

與此同時,觀眾們也能看到老蔣在已經腐敗透頂的局面下,近乎束手無策的“不容易”。遼瀋戰場上,他很難調動衛立煌,平津戰場上,他又對傅作義束手無策,甚至於在淮海戰場上,對白崇禧、李宗仁的部隊,也是無力調動。觀眾們能夠看到奔波當中苦口婆心遊說各方的老蔣,同時也能看到他奔波的徒勞。這些內容,也是嚴肅的歷史敘事,是遵從正史原則的。我黨我軍之所以可以在解放戰爭當中摧枯拉朽,首先是代表了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贏得了全國人民的支援,同時,也是蔣匪軍確實“爛到家”了的“不堪一擊”。

演員王勁松要呈現的,正是這樣的老蔣。他看似勤於政事,看似“低三下四”,但造成這種局面的罪魁禍首,老蔣自己也是需要承擔很大一部分責任的。這就是歷史公允原則之下的反面角色塑造,沒有抹黑,沒有臉譜化,有的,只是有一說一,“讓反派角色自己去面對自己造成的爛攤子”。這其實正是我們經常說的那句話,老蔣不暇自哀,而後人哀之。演員王勁松真正的表演境界,就是這種“後人哀之”——王勁松的老蔣角色,經常眉頭緊鎖背後,表面上看,是蔣公的憂愁,實則,是後人對這個角色的“哀之”,演員透過自己的表演氣質幫助觀眾去實現罷了。這是一種非常高階的表演方式。

而劇作當中,對於宋美齡這個角色的塑造,則更為剋制,甚至於儘量少地臧否人物。在觀眾以往的記憶當中,宋美齡這個角色,可以是優雅的,可以是陰險的,甚至可以是更多層面上的。但是,在電視劇《大決戰》當中,對宋美齡這個角色的塑造,則是取中的,不醜化,也不美化的。在這種創作原則之下,我們看到《大決戰》當中的宋美齡,有相夫的一面,也有出於夫妻共同利益而缺少更高的家國角度上的自私式發言等等。

因此,對於演員劉濤而言,如何塑造一個宋美齡角色,其實是非常艱鉅的,她必須努力找到這個“取中”的點。首先,是不能過度塑造角色的優雅高貴,不然,就是美化這個角色。其次,又不能過於凸顯該角色攻於心計的一面,不然,就過度臧否的人物,容易陷入嚴肅歷史劇是否不夠公允的爭議當中。留給演員的表演空間,是非常有限的。

所以,說劉濤的表演,不夠優雅高貴,或者不夠陰險狠毒的,都不對。在這種“取中”的狀態當中,劉濤能夠施展自己演技才華的地方,只有“相夫”一項。所以,在《大決戰》當中,我們所看到的更多是幫老蔣社交的、充當傾聽者的、在危急時刻寬慰老蔣的宋美齡。比如,我們這篇文章開局講到的橋段,劉濤呈現的宋美齡角色,能夠和老蔣一同感慨歷史更迭,也能在黃百韜“噩耗”傳來之後,撫慰老蔣。

在感慨演員王勁松、劉濤精準演技的同時,不得不說,編劇導演這種嚴肅歷史劇的創作態度,尤其是對歷史反面角色的塑造態度,是直正公允,架得住推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