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娛樂

《知否》中孔嬤嬤的出現揭露了一個家庭生活中的彌天大謊

20多歲時,我和一個朋友去參加另外一個朋友的婚禮,我的朋友被現場氣氛感動得淚眼婆娑,我卻對臺上的新郎和新娘報以極大的同情。

我覺得他們好累啊,不但要走完繁冗的程式,還要被引誘著說一些既肉麻又言不由衷的話,而這些話,往往是經不起推敲的。

比如,大家都熟悉的那一句:“家是講情的地方,不是講理的地方。”

《知否》中的盛紘在處理家庭問題的時候,也特別喜歡秉承類似的態度。

比如,在大娘子和林噙霜發生矛盾的時候,盛紘評判的標準往往不是誰錯誰對,而是誰比較可憐。

林噙霜有了再大的錯誤,只要一哭,一抱大娘子的大腿,大娘子再一喊叫,那林噙霜就贏了。

受林噙霜真傳,墨蘭在和姐妹發生矛盾時也往往採用同樣的方法,誰先挑事兒不重要,重要的是:她咬準了爹爹一看到她哭,一看到她主動要求受罰,裝懂事,裝無辜,就會心軟。

而這時候,如蘭因為受了冤枉,一定暴跳如雷,爹爹一準兒罰她!

後來,盛老太太的好姐妹孔嬤嬤出現了,劇中孔嬤嬤處理三姐妹矛盾的場景,被觀眾直呼“過癮!”

和往常一樣,這次如蘭和墨蘭之間的矛盾,還是墨蘭挑的頭,然後,她又抓住庶出的事兒,哭哭啼啼,要死要活。

孔嬤嬤慧眼如鏡,不慌不忙,指出墨蘭的兩錯,一在言錯,明明雖為庶出,卻能養在生母名下,吃穿不愁,還總是將嫡庶之說掛在嘴上,扮弱者。

二是心中念頭不好,認為只有自己拔尖兒了才能給盛家爭得榮譽,沒有想到妹妹們也是盛府女兒,也需要學東西,給家族爭光。

當然,除了批評墨蘭之外,孔嬤嬤也有理有據地指出瞭如蘭的問題,甚至針對看似無辜的明蘭,孔嬤嬤也一眼看出她想要明哲保身的想法的狹隘。

在處理矛盾的整個過程中,孔嬤嬤也談情,但更注重的是理,孔嬤嬤的“講理”讓向來性格倔強的如蘭也甘願受罰,明蘭更是對她佩服得五體投地。

人與人的關係中,道理是公開透明的,好評判的,看得見摸不著的;而感情是黏糊的,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主觀的。

“道理”就像地基,“感情”如同大廈,只有地基沒有大廈當然不行,但如果缺少了理,只談情,“情”的大廈就算是堆砌得再高,一有風吹草動,也會轟然倒塌。

孔嬤嬤有一句話說得好:“雖說姊妹之間應該互相謙讓,也得是這個讓,或者那個讓,不能總是一頭讓的,時間久了,父女姊妹之間難免生出嫌隙來。”

“大家輪流謙讓”是講理,而總是勸其中一個人“退一步海闊天空,讓一讓又怎麼了?”就是在堆砌沒有根基的“情”的大廈!

同樣的道理適用於親子關係、夫妻關係、兄弟關係、妯娌關係……

而總是把“家是講情的地方,不是講理的地方”掛在嘴上的,可能是以下幾種人:

一種是婚禮司儀,女德講師等。職業使然,不得不說些言不由衷的話。

二是像盛紘一樣懶惰的長輩。因為最想看到自己的家庭一派祥和的景象,至於別人心中有多少委屈,他懶得仔細掰扯,所以,抓住了一個性格軟的,嘴不甜的,或者身份、年齡等佔據不利地位的,一發生矛盾,就讓其忍讓。

三是自我安慰的受害者。因為種種原因,在處理家庭關係的時候,總是吃虧,又無計可施。所以,只能用“家是講情的地方,不是講理的地方”來自我開解,一次次把心中的怨氣按下去。

四是像墨蘭和林噙霜一樣的既得利益者。

其實,無論是家庭關係還是社會關係,最令人頭疼的就是這樣的人:你和他講道理,他跟你講感情,你和他講感情,他扮弱者,唉聲嘆氣,痛哭流涕,你拉不下臉也扮弱者,只能步步退讓。

那麼,怎麼和這樣的人相處呢?劇中的明蘭用實際行動給出了標準答案:

針對賀弘文表妹和姨媽這種,能夠撇清關係的,要乾脆利落地撇清關係。

針對盛紘這種一輩子都逃脫不了,必須要面對的,先讓自己強大,佔據話語權,對他產生威懾,再按照“道理”處理問題,讓對方服氣。

最後,引用胡適先生的一句話吧:“一個骯髒的國家,如果人人講規則而不是談道德,最終會變成一個有人味兒的正常國家,道德自然會逐漸迴歸。而一個乾淨的國家,如果人人都不講規則卻大談道德,最終會墮落成為一個偽君子遍佈的骯髒國家。”

你品,你細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