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娛樂

張騫出使西域被匈奴人扣留,逼迫他娶妻生子,如今後代有3000多人

引言

眾所周知,文明的發展,不但要依靠內在的自生動力,也要靠互相交流與學習。只有透過文明的交往,人類的智慧才得以交流,不同地方的人們可以相互學習,共同進步。更何況,人類生來就具備渴求新知的好奇心,對外的求知也是常態。清朝的“閉關鎖國”,妄圖與外界隔絕,獨善其身。清朝上到皇帝大臣,下到百姓商人,都與外國少有外來,到頭來,西方的軍事、工業實力飛速發展,而中國卻成為了列強們垂涎欲滴的“肥肉”,任人宰割。

01

近年來,“絲綢之路”這一詞被各國的媒體反覆提及,“絲綢之路”生於中國,這個詞對於中國人而言,並不陌生。“絲綢之路”本是中國古代對古代其他國家在文明、貿易等領域進行遠距離、跨國跨地域的交流,此舉促進了古代中國與各國之間的經濟、文化發展,也有利於與周邊國家建立良好的關係。

由“絲綢之路”來看,古代中國人樂於與其他民族學習交往,古代中國不畏懼開放,也不畏懼被模仿和學習。絲綢之路就得以形成於這梯田海航之中,不僅是所經之地,漢朝也引進了許多新的商品,樹立了大國之風範,可謂是互惠互利。

陸上絲綢之路起於西漢時期,提及“絲綢之路”,就不得不讓人想到“張騫”這個人。

歷史上,張騫被稱作是“睜眼看世界第一人”,他是漢代鼎鼎有名的外交家,曾出使西域,對絲綢之路的開拓立下了汗馬功勞。當時的西域,可不是安定之地,常年有匈奴、遊牧盤踞,危機四伏。張騫可謂是身負重任,稍有不慎便會落入虎口。並且,張騫率人出使西域,帶路人還是一名匈奴人。

事實上,張騫出使西域,確實曾落入虎口——在穿過河西走廊時,張騫等一百多人都被匈奴抓去,張騫被困在了匈奴盤踞之地,但一困就是十年之久。古話有“兩國交戰,不斬來使”,匈奴國與西漢國多有糾葛,早就勢不兩立,張騫一旦被抓,很可能就是性命難保。

然而,有驚無險的是,張騫雖然被抓到匈奴國十年,匈奴卻未曾傷害他,留下他一條性命。

02

為了防止張騫趁其不備,私自逃跑,匈奴人還曾逼迫張騫娶妻生子,想借家眷與骨肉,將其拴住,如此來看,張騫實乃是當時的人生贏家。

其實,張騫從未想過在匈奴國成家立業,他心有朝廷,日思夜想要逃脫匈奴的控制,想來想去,只得“佯順”。

就這樣,在匈奴國待的十多年裡,張騫的身邊日夜有一名淑女佳麗服侍左右,此女想必也是被逼無奈,張騫便與她生兒育女,也使得匈奴人放下了戒備。

終於,在公元前128年,一個月明星稀的夜晚,張騫與其部分手下覓得了機會,騎著快馬一路朝西域賓士而去,成功逃脫了匈奴的控制。張騫出使西域的本意,是要抵達“大月氏國”,十多年過去了,他依然沒有忘記當初的使命,堅決要抵達大月氏國。

大月氏國本就想與西漢王朝兩國修好,也不願再同匈奴國紛爭亂鬥下去,便與西漢結為了盟友。張騫出使西域的任務順利完成,可回國途中,又遭匈奴劫持,不過,恰逢匈奴內亂,張騫等人一年後就逃離了匈奴國,回到了漢朝。

張騫回漢朝之後,漢朝舉兵攻打匈奴國,迫使其撤離了河西走廊,因此,公元前119年,張騫二次出使西域,此次的出行要順利得多,陣容也就愈加豪華,不僅如此,張騫等人還運來了許多漢朝的珍寶,譬如金銀珠寶、絲綢布匹等。由於此次通商貿易,漢朝的絲綢貨物貨量大,又深得影響力,故張騫出使各國的路線,被稱作是“絲綢之路”。

至於張騫之前的妻兒,在張騫的努力下,他們最終在封地得以安家,他與家人團聚,但妻子已經年邁多病,不久便去世了。張騫也在出使西域五年後病故。如今,張騫的後人在河南的一座小鎮上多達三千人,可謂是子孫後代豐茂。

結語

“大道致遠,海納百川”,如今,“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一帶一路”等倡議被提出,自此中國參與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大實踐中,與多國共同發展。希望在“一帶一路”的發展中,千年絲綢之路能夠再次煥發生機,在廣袤的大地中生根發芽,在浩瀚的汪洋中乘風破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