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娛樂

這些蔥油餅手藝人,憑一己之力做出了上海老牌子

近日,馬伊俐和蔥油餅的話題

衝上了熱搜

影片裡和她對談的

不是《愛情神話》裡的白老師,

而是弄堂口王記蔥油餅的王永新師傅。

作為土生土長的上海小囡

馬伊俐的蔥油餅情懷

正是每個市民

對老上海美食記憶的一個縮影。

有一群手藝人,他們的蔥油餅店遍佈上海各區。做餅的年份,最少的7年,最長的40年,而店名一個個極其簡單直白,都是人名加上“蔥油餅”——阿留、王記、顧壽剛、李向陽、穆氏……

餐飲是特別喜新厭舊的領域,每天都有很多飯店開開關關,

那怎麼會有那麼多人,把這麼一個單一品種的店做成了老牌子?

這不得不說一說

蔥油餅在上海人心目中的地位

馬伊俐說:

“上海,一座我每次離開都會特別想念的城市,蔥油餅就是其中之一。”

這種刻在DNA中的味覺記憶,即使走到異國他鄉,也會時時想起。

張愛玲晚年,在華人超市尋得一種劉記蔥油餅,那是她從前和姑姑最喜歡吃的早飯。

在上海喜歡蔥油餅的人不計其數

,評選“最上海”小吃時,它始終榜上有名。

穆氏蔥油餅店前客人排隊等餅出爐

我們在穆氏蔥油餅店前碰到一位爺叔,他說之前在附近上班,每天早上會來這裡買兩隻蔥油餅當早飯。這天正好有事路過,“買餅的計劃也在裡面,走過路過不要錯過呀。”他笑著告訴店員:“來十隻。”

“75%都是這樣的老顧客,有的以前住附近,房子拆遷了還會過來買。”穆氏老闆娘說。

也有老顧客會問李向陽蔥油餅店老闆娘吳秀英:“你還記得我嗎?以前,兒子在你們店旁邊上小學,現在他都工作了。”

然而即使上海有那麼多蔥油餅擁躉,但它的香氣還是在某個階段黯淡了。

1980、90年代的報紙上常常會出現這樣的讀者投稿:“不知從何時開始,蔥油餅攤在街頭消失了,很長時間不見蹤影。”

消失的原因是蔥油餅價格低,利潤小,但花費的工夫卻不少。

要做一枚正宗的上海蔥油餅,得包含和麵、炒制油酥、切蔥、做餅、煎烤等流程,很吃人工。

而且蔥油餅講究現做現吃,在單位時間內無法大幅度提升產量,所以它終究只能是一個耗人工的小規模買賣。

不過好在這座城市中還是有人在堅守著,為上海人保留住了這一口蔥香撲鼻的滾燙味道。

李向陽吳秀英夫婦剛來上海的時候,在一家國營小吃店打工,師傅教了他們做蔥油餅的手藝。“師傅怎麼教,我們到現在還是這麼做。”麵糰壓成餅後,先在平底鍋裡油煎,再放到爐裡烘烤。

這種做法,最符合上海人心目中傳統蔥油餅的製作工藝,有美食專欄作家認為“油煎+烘烤最能令蔥油餅的獨特風味散發出來”。

吳秀英傳授做蔥油餅的多年心得

吳秀英很善良,看到一個揹著大包的打工人來問價格,直接包了一個餅送給

他。她在他身上看到自己剛來上海打工的樣子。

當年國營小吃店關了,他們沒有別的手藝,就推個板車賣蔥油餅,說到下雨時的艱辛,吳秀英話語有點哽咽,後來好在租了一個門面,慢慢穩定下來。

但這二三十年中,上海城市發展變化很大,李向陽蔥油餅店搬了一個又一個地方,“晃晃悠悠,過了20多年。”吳秀英說。

能忍住日復一日,早上3、4點就起床幹活的艱辛,但蔥油餅店面臨的最大困難是店址的遷移。王永新最近也有關於店面的煩惱,他開了十多年的店面在進行改造,未來能不能回到這裡,他還不得而知。“現在很多門面,價格太高,小生意不夠交房租的。”

1月2日不捨王記蔥油餅店閉店的客人們趕來排隊買餅

即使有那麼多困難,但王師傅和他的同行們都還在努力,“不捨得放棄,都是回頭客。”

這一門小小的生意,

除了為他們賺得養家餬口的收入外,還為上海保留住了傳統的味道。

就像馬伊俐對王永新所說的:“這樣的小店,記錄著大家的生活。”

這些在我們城市中默默堅守的手藝人,理應被看到。

源:新聞晨報

長得好看是種困擾嗎?對話國足上海姑娘:我們不喜歡被叫做“鏗鏘玫瑰”

魔都賣99元一隻麵包,還算不上天價?你心目中的麵包“天花板”是哪家?

114歲的上海第一條有軌電車線路即將退役,全民投票的新車型公佈。。。

【來源:周到上海】

宣告: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