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娛樂

30多年前山東電視臺播了部電視劇,雖然只有8集,卻成為了永恆之作!

在大眾的記憶裡,電視機最早在上世紀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才開始走進普通國民的家中,當年的電視機能接收到的只有區區兩三個電視臺,而且沒有遙控器,所有的換臺方式都要透過電視機上自帶的旋鈕進行操作,再加上1980年,我國影視劇行業剛剛開始發展,電視臺根本就沒有太多國產劇可播放,所以當年的熱播劇幾乎都是國外電影中文配音後的版本。

在看中了國內電視領域的發展後,各大影視製作商也紛紛將國產劇的製作提上日程,1982年,央視任命楊潔、王扶林等人開始拍攝四大名著系列的前兩部作品,而在地方頻道,廣東電視臺於同一時期推出了最早的自拍電視劇《蝦球傳》,此劇上映獲得成功後,山東電視臺也開始籌備一部極具地方民族特色的電視劇《武松》。

可能很多朋友們都有些納悶,到目前為止,山東電視臺最出名的電影不應該是《水滸》麼?如何又變成《武松》了?其實這個問題主要原因還在於拍攝經驗上,當年的山東電視臺是希望拍攝《水滸》全系列的,但由於收視率和資金投入的問題,他們決定先挑一位水滸中的人物拍攝單元劇,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當然是武松。

作為山東民族歷史上被廣為流傳的英雄人物,武松的知名度應該算是梁山好漢中傳播最廣的一位,鬥殺西門慶、醉打蔣門神等早在上世紀初就被山東快書傳人編成了歌謠傳頌,在歷來尊崇俠義情懷的山東人眼中,武松就代表了整個山東的高尚文化。

從1980年初開始,電視劇版的《武松》便準備拍攝,一直到1983年才正式在國內上映,而這部劇最初在山東衛視播放後,引起了觀眾巨大的反響,眼看有如此高的收視率,劇組才在後續添加了宋江、林沖、魯智深等人物的傳記影片,最後整合成了一部《水滸人物誌》,而在整部電視劇中起到決定性作用的當然還是武松。

從現在來看,1983版的8集電視劇《武松》之所以能夠獲得如此大的成功,主要原因在於以下幾點:

1。從劇本到演員都帶有地方特色

想必看過這部劇的朋友們都有一個觀點,那就是《武松》絕對是屬於原汁原味的山東特色電視劇,因為在當年拍攝時,無論從劇組成員到演員構成,絕大部分都是山東本地演員,其場景拍攝也全部在山東省內,以至於當時觀眾對演員的評判,只從氣質就能看出其山東人的身份

角色選擇方面,男主武松的扮演者祝延平祖籍就是山東泰安人,而且他的形象也非常符合山東人的特色,和小品演員朱時茂一般的濃眉大眼,著裝後看上去憨厚淳樸,且帶有一股誠實和善良的感覺。

儘管在《水滸》這個ip火熱後,央視翻拍的版本里啟用了丁海峰作為武松的人選,但打戲方面的經典並不能掩蓋其角色缺少的氣質,坦白來說,丁海峰版本的武松在武打拍攝技術上是有所進步的,可1演員最缺的那種山東人氣質並沒有展現出來,畢竟丁海峰本人也不是山東人。

另外,在《水滸》影視歷史上,公認最美最經典的潘金蓮應該是王思懿所扮演的,而83版本的《武松》裡,牟霞岀演的潘金蓮同樣出彩,之所以未被關注,也是因為其身上帶著頗有山東“土味”的特質。

另外出現在全劇後期的女主角玉蘭,也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山東美女,而且其骨子裡也帶有俠義的氣質,從鴛鴦樓飛身而下的身影,不僅成了武松一生的遺憾,也讓這個角色成為了觀眾眼裡的經典。

簡單來說,看83版的《武松》感覺如同聽早期的山東快書一樣,打戲酣暢淋漓、情感明絡清晰,讓人只聽其中故事的一小節便能上癮。

2。人物故事的完整性

雖然在整部的《水滸人物傳》中,有關於武松的劇情介紹只有8集,但其卻非常完整地記錄了武松由普通人到英雄好漢的成長經歷,從最開始的景陽崗打虎、到鬥殺西門慶、醉打蔣門神、重返快活林、血濺鴛鴦樓、夜探蜈蚣嶺等劇情,都將武松個人的生平事蹟展現的非常詳細。

相較於山版和央版的武松劇情來說,兩者最大的區別是對於原著的改動,83版的《武松》在創作上大部分尊重了《水滸》原著,而央視版本的水滸中,部分劇情對於原著的改動頗大,坦白來說,其中有些諸如後期的林沖和吳用結局的改寫是成功的,但還有一些則顯得太過於戲劇化。

3。基於拍攝和剪輯技術的先進

儘管到目前為止,山東臺的收視率雖然較低,但其名下所開設的諸如正午陽光等影視拍攝公司,在國產古裝劇方面的拍攝水平依舊是最好的,這不僅在於正午陽光個人的企業文化,注重影視拍攝也一直是山東電視臺的傳統。

儘管在80年代初,國產影視劇的拍攝尚處於摸索時代,但83版《武松》無論在劇情、影視拍攝還是武打動作上,都讓人看的非常舒服。

比如武松審問潘金蓮時,劇情後期的武松聽聞真相怒殺嫂嫂,此時的兩人一站一躺、身著白衣、旁邊是武大的靈位,千言萬語用一個鏡頭就能概括了。

另外在醉打蔣門神這個片段中,武松用上了醉拳和玉環步鴛鴦腿,這兩項絕技都要貼地發揮威力,而蔣門神又是身高几尺的大漢,拍這樣的打鬥場面在高度上很有困難,所以當時的導演也運用了俯瞰鏡頭來將兩位主角呈現進一個鏡頭裡。

剪輯鏡頭的經典呈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武二郎為哥哥守墓時,目睹一切的鄆哥邊哭邊走向武松,尚未開口,鏡頭就已經閃現出武大被害的畫面,二是在聽完哥哥被害的過程後,武松回想起了當年與哥哥一起受苦的經歷,這段鏡頭的剪輯和拍攝能力簡直超越了時代。

4。最早也最完美的武術動作設計

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武松》在內地影視劇拍攝行業是最早也最全面使用武打動作鏡頭設計的電視劇,港臺圈裡或許只有李連杰早期的電影《少林寺》能夠與之媲美。

而且儘管有一些成型不久的動作設計,當年這部戲中的多數武打鏡頭還是由真人完成的,這也是為什麼選祝延平做主角的原因,因為在出道前的他還做過幾年的京劇武生,有相當的武術功底。

5。充滿地域風情的山東配樂

《武松》之所以成為經典,導演在剪輯配樂方面的功底也是很重要的原因,其中讓小編最印象深刻的莫過於兩首音樂,第一是武松在獅子樓上鬥殺西門慶,當時選用的背景配樂為《將軍令》,酣暢淋漓的打鬥動作加上時緩時急的配樂,讓這場打戲成為了武術動作片中的經典。

30多年前山東電視臺播了部電視劇,雖然只有8集,卻成為了永恆之作!

然後是山東代表的民俗配樂《一枝花》,這首曲子最早出于山東嗩吶大師任同祥先生,曲風悲壯激昂,帶有強烈的地域風味,與武松這個角色簡直不謀而合,在多檔結局慘烈的鏡頭中,《一枝花》的配樂都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

30多年前山東電視臺播了部電視劇,雖然只有8集,卻成為了永恆之作!

小編個人來看,即便到如今,《武松》在國產電視劇歷史上都是一部經典之作,也是山東人民在80、90年代印象最深刻的作品之一,他代表著不僅是山東電視臺曾經的巔峰,也是一代人心中永遠的回憶

不知在座的各位有沒有看過這部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