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娛樂

代言人故事|張煒:用影像保護自然的“蒼山鳥人”

掌上春城訊 “開始是為了休閒娛樂,後來因為喜歡鳥兒,再後來是帶著對自然的敬畏和保護動物的理念去拍照。”65歲的張煒有一個特殊的身份——“蒼山鳥人”。他帶著這個身份,12年如一日行走在大理的山間叢林、河道沼澤、崇山峻嶺,拍下數以萬計的鳥類圖片和影片,用以向社會宣傳對鳥類的關愛和生態保護。

聯絡到張煒時,他剛從電影院回來,聲音激昂地向記者推薦剛才所看的電影,話語中充滿了著力量與朝氣。隨後,他立馬把話題轉入到他最擅長的領域——拍鳥。

“每張照片都是一個故事”,說起這些年和鳥兒“打交道”的經歷,張煒如數家珍。

“守候,為了更美的遇見”

張煒的微信頭像,是一隻眼睛緊盯著鏡頭的遊隼,這張照片很好的詮釋了他對鳥兒的“守候”。

張煒用5年的時間拍攝了大理蒼山上的一個遊隼“家庭”。遊隼性情兇猛,具有很強的攻擊力和領地意識,他第一次靠近遊隼領地的時候,被兇猛的遊隼在上空盤旋一個多小時警告。在他耐心守候兩三年之後,遊隼一家變成了他的“朋友”,可以毫無防備地接受他的拍攝——當站在懸崖上的遊隼,凝視著鏡頭時,張煒迅速按下快門,照片上,兇猛遊隼的深情凝視,格外漂亮、珍貴。

張煒說,守候是艱苦的,但為的是等到鳥兒展示它最美的那一刻。

“遺憾,埋藏在心裡的痛”

“這是我心底最不願意觸碰的痛。”提起這張照片,張煒痛心地說到。照片上,一隻體羽棕褐色、長尾黑白端斑的鳥兒正期盼地看向前方。這隻鳥兒學名叫“黑頸長尾雉”,當地人稱“地花雞”,是大理州留鳥中唯一的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種群數量十分稀少,且很少鳴叫,常隱蔽在森林裡覓食活動,因此非常不容易尋找到其實體。

從2009年開始,張煒就一直在尋找黑勁長尾雉的蹤跡,每到一個地方,他都會拿著照片向當地村民詢問,終於在6年後有了收穫。2015年的一天,張煒在村民的帶領下,第一次找到了黑頸長尾雉,但是由於種種原因,他沒有拍到黑頸長尾雉的照片。

張煒並沒有放棄對黑頸長尾雉的尋找,2016年,苦尋一年的他再次探聽到黑頸長尾雉的訊息。這次相遇,卻成了他最無法觸及的痛。

“最開始我看到的了正在孵化期的雌鳥,還有6、7顆蛋,後來因為有事趕回家裡,當再次返回窩巢時,鳥蛋已經被吃了一半,雌鳥也不知所蹤。”回憶起那天的場景,張煒陷入了強烈的自責中。“它們的窩在一棵大樹的根部處,本來是比較隱蔽的,但為了拍攝,我把一些枝條清理掉,儘管我離開時有意拿一些枝條重新遮擋,但窩巢還是暴露了。那天,在距窩巢4米處,我還拍到了帕氏長吻松鼠,是它偷吃了蛋嗎?我是它的幫兇嗎?”

“從那以後我再也不去那個地方,這件事我也從不輕易提起,每次看到雌鳥的照片都很痛心,整整7年的殷切期盼竟然以這樣的方式收尾。”張煒說。

“保護,‘蒼山鳥人’的終極追求”

“開始是為了休閒娛樂,後來因為喜歡鳥兒,再後來是帶著對自然的敬畏和保護動物的理念去拍照。”張煒說。從興趣到責任,在他看來,拍攝美麗的鳥兒雖然快樂,但這並不是他的全部目標,他最終的目的是用影像的方式呼籲人們愛護鳥類,保護自然生態。

2018年8月,張煒出版發行了《我們生在大理——大理野生鳥類》一書,書中收錄了在大理境內拍攝的鳥類486種,佔大理已知鳥類的77%,有精美圖片1700多幅。該書不僅為大理的鳥類多樣性研究提供了寶貴資料,出版後,張煒還送給了大理州多所大、中、小學1200多冊,並不時進山區學校給孩子們講鳥類保護知識,增強孩子們對生物多樣性的理解和感受。

看張煒拍攝的作品,聽張煒講述愛鳥護鳥的故事,能感受到大自然中各種生命的可愛和偉大,意識到愛護鳥類、保護生物多樣性是每一個人應有的職責。

掌上春城實習記者:朱黎虹

責編:張曦

編審:李星

終審:錢紅兵

【來源:掌上春城】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者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