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娛樂

又一部韓國電影爆了,口碑票房雙豐收,到底有沒有那麼“神”?

2019年奉俊昊執導,宋康昊主演的《寄生蟲》一舉奪得奧斯卡最佳影片和最佳外語片,一時間風頭無兩。時隔兩年,韓國又拍了一部衝擊奧斯卡的電影《摩加迪沙》,電影在韓國上映之後就迅速奪得韓國票房冠軍,口碑大爆,大有獲勝之姿。那麼這部劇故事有點類似於《逃離德黑蘭》的電影,真的有那麼神嗎?

1、逃離摩加迪沙

《摩加迪沙》的故事線並不複雜,主要講述的是南韓與北朝鮮兩國外交官在九十年代索馬利亞內戰時期,為了生存聯手逃離索馬利亞首都摩加迪沙的全過程。

從內容形式來看,這部電影與《逃離德黑蘭》遵循的故事線是相似的,只不過兩部電影所呈現的故事核心有著明顯的區別。《逃離德黑蘭》是標準的美式主旋律影片,主要宣揚的是美國人的愛國與獻身精神,而《摩加迪沙》則為大家呈現的是相同語言、文化背景、同宗同源的兩個國家因時代歷史原因撕裂之後,在他國遭遇災難,雙方達成短暫的統一與和諧,讓大家看到分裂的民族背後時代背景下的悲哀。

2、戲劇衝突明顯

《摩加迪沙》根據真實事件改編,朝韓兩國聯手逃生,兩大不同政體、社會陣營,從水火不容到暫時的合作聯手,一起放下芥蒂,攜手共渡難關,讓這部電影戲劇擁有極強的矛盾衝突。

電影開頭就把南韓與北朝鮮的矛盾衝突擺上了檯面。南韓政府想要加入聯合國需要得到索馬利亞政府的支援,他們送給總統的禮物在路途中被搶,北朝鮮政府此時虎視眈眈,兩個同一民族卻分裂成兩個整體的國家,劍拔弩張地為自己的國家爭取權益。

南韓認為北朝鮮從中作梗,於是散佈北朝鮮提供武器給索馬利亞叛軍武器的訊息,雙方的矛盾進一步激化。

但隨著索馬利亞內戰爆發,叛軍與政府的對立讓整個摩加迪沙陷入了混亂無序的狀態。

駐守在索馬利亞的各國外交使館都不可避免地受到衝擊,到處槍林彈雨,屍橫遍野,通訊也被切斷,擺在兩國面前的就是如何生存下去。

南韓用錢尋求了索馬利亞政府的保護,得到了短暫的安全。北朝鮮在前往中國大使館路途中遭遇阻擊,被迫前往南韓大使館。

兩個對立的國家在來自外方威脅時,救與不救成為炙烤人性以及國家利益的重要決策,也是電影的一大矛盾衝突。

當兩國同處,電影中雙方從相互猜疑、提防到放下成見與芥蒂,團結一致,通力合作,消除隔閡與對立,為一個目標奮鬥的過程讓整部電影的立意變得深遠厚重。

透過兩國人民同桌吃飯的一個小細節,把相互防備到放下猜疑的心理過程描繪得很細膩生動。

尤其是眾人逃離摩加迪沙之後,在機場分道揚鑣,假裝互不相識的畫面非常抓人,讓人不禁想起相煎何太急這句話,把時代背景下的隱痛揭示得淋漓盡致。

3、真實場景再現

《摩加迪沙》讓人驚豔的一點在於電影真實再現了索馬利亞內戰時的混亂無序,不管是開篇政府的腐敗,混亂,還是大規模的暴亂、遊行、槍戰等場面的刻畫都讓人觸目驚心。

在導演的鏡頭下,摩加迪沙宛若一個煉獄,各種混亂、槍炮聲,人間慘劇在這裡上演,無秩序的混亂促使了南韓與北朝鮮兩國的“握手言和”,但戰爭的殘酷,社會的動亂也引人深思。

在電影中有一個片段,警察被平民剝去衣服亂槍打死,同一民族不同階級的對立在宏大背景下顯得格外嘲諷。

而小孩學著大人拿起機槍掃射的畫面又加劇了這種時代悲劇性,《摩加迪沙》在呈現兩國對立與“統一”的主題下又注入了時代背景的深層次思考,這是這部電影值得肯定的一面。

不過這部電影並不是一點缺點也沒有,比如在呈現兩國對立與和諧的戲份給人一種淺嘗輒止,不敢深層次探究的既視感。

電影播放到一半,兩國才同處屋簷下,雙方達成共識放下芥蒂的過程也很快,韓國大使在救與不救的選擇上沒有太多的情緒起承轉合,電影的厚重感就被削弱了。

此外用書本和沙袋遮擋車輛穿梭在槍林彈雨的戲份有些過於主角光環,畢竟前有狼後有虎,機槍掃射都沒有打爆一輛車,主角團還能安全到底義大利大使館並且成功獲救,從邏輯上有些說不過去。

另外北朝鮮大使館攜家帶口準備前往中國大使館,臨近中國大使館卻被幾個拿著機槍的小孩堵住去路,在一通胡亂掃射之後,小孩驚恐喊著這裡有中國人逃走。北朝鮮的人居然沒有再去中國大使館,而是改道尋求韓國的幫助,顯得邏輯有些說不過去。

又一部韓國電影爆了,口碑票房雙豐收,到底有沒有那麼“神”?

總的來說,《摩加迪沙》是一部主題較為深刻的電影,但是和《寄生蟲》比起來,想要衝擊奧斯卡,似乎還缺了一點火候。至於這部電影究竟能不能得獎,只有等最終結果揭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