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娛樂

文藝評論|“平實”不該成為奢侈品——從《女心理師》的熱播與爭議...

無論是主創陣容還是題材,影視劇《女心理師》都足夠引發關注。畢淑敏的同名長篇小說在14年前首版時就備受矚目,導演柯汶利曾執導口碑票房雙高的電影《誤殺》;劇集所呈現的心理諮詢行業,又是現實中日益受到關注但尚未有影視作品涉及的領域。

然而播出之後,該劇的觀眾評論卻呈現了兩極化,評分則降到了5。1分,顯然不是一個符合預期的結果。雖然網路評分有其問題,我們只能將其作為一項參考,但也相當程度地反饋了《女心理師》的播出效果。客觀地看,比起很多披著行業外衣談戀愛的所謂行業劇,該劇在心理學知識的輸出上是專業的,在心理學案例的選擇上是典型的,這也是一些觀眾願意給予好評的原因;然而從其對內容的影視轉化和表達上來看,又存在著諸多問題,妨礙了其被更多關注所接受。

女主光環:遮蔽心理劇核心主題

該劇最突出的問題在於對全劇最核心的心理案例和治療過程的呈現差強人意。心理治療是一個專業而漫長的過程,在短短几集中呈現確實有難度,然而在目前播出的這些案例中,心理案例折射的社會問題和思考等深度內容被心理諮詢師賀頓的強大能力遮蔽了。每個案例都被重重提起,輕輕放下,在女主人公賀頓閃閃發光的金手指指點下,輕易便得到了相對圓滿的結局。

比如莎莎和小元結婚的故事,本身是很容易引發觀眾共情的,因為它反映了當相愛的年輕人帶著各自不同的背景組成一個新的家庭時所遭遇的不適、委屈和矛盾,其中提出的問題比如長輩以愛之名的干預、愛人的忽視和不作為,都能迅速吸引眼球引發思考。但劇集裡是怎麼表現的呢?在婚禮上,不願再妥協的莎莎徹底爆發,拒絕結婚,賀頓一番循循善誘就挽回了誰都勸不住的新娘,之後故事又莫名走向了塑膠閨蜜吃醋鬧場,賀頓再次力挽狂瀾,最終是一場和諧的心靈雞湯。一個具有社會性的心理情感問題最後成為了賀頓大女主光芒的背景板,觀眾沒有收穫價值,甚至感動都被“頓頓好棒”之類的讚美帶跑。

當然,公允來看,暴食症女孩、討好型人格小職員和產後憂鬱症二胎媽媽的故事都要相對完整自然一些,演員的精彩演繹也貢獻了一些催淚瞬間和高光時刻。但在這些故事單元中,一方面強調著心理諮詢師只是幫助受訪者看到世界的另一種可能,真正治癒自己的還是來訪者自己,但另一方面,卻高度依賴於心理諮詢師的無所不能,女主是不折不扣的中心和關鍵,讓觀眾對於心理案例的走向都產生了接受偏差,這是該劇的一個整體性問題。

過於炫技:影響故事講述和觀劇體驗

在柯汶利的執導下,《女心理師》在運鏡、剪輯等方面都傾向於電影式的手法,具有創新性,比如“文戲武拍”,使用棋盤等道具將來訪者的心理具像化,讓觀眾直觀感受人物隱秘的內心世界。但有些手法可能在《誤殺》裡是合適的,放在電視劇裡,就顯得過於凌亂炫技。

比如頻繁的場景轉換,目的是擴大劇集容量,多線並進,保持懸念,循序漸進地將暗線發展為明線,實現一種抽絲剝繭引人入勝的效果。但是最終的效果卻是,場景切換突然而凌亂導致主線故事被嚴重干擾,且破壞了故事講述的流暢性。觀眾好不容易被調動起來的胃口,隨著跳來跳去的場景被拖沒了。除此之外,劇中還有不少節奏的改變,氣氛的轉換,比如忽然的對視、停頓、慢鏡頭、回憶閃回,比如從抒情甜蜜到陰暗森冷的無縫對接,都未免過於生硬且沒有必要。其實,對於《女心理師》這樣一種題材和型別的劇集來說,與其追求目前如此複雜的穿插,不如完整地把每一個單元的故事好好講述下來,那些敘事節奏、表現手法等方面的刻意高階並沒有實現真正的高階感。

型別不相容:造成整體感缺失

對於該劇的型別定位,主創團隊曾經給出過一個“混型別”的說法,即“不僅有職業的部分,同時還混雜了愛情、親情、喜劇、驚悚、懸疑等元素”,希望在呈現既定主題的同時又可以帶給觀眾更多樣的感受。這樣的設想無疑是美好的,也符合當下影視劇創作“型別+”的趨勢,可惜並未在具體實施中產生預期的化學反應,穿插的各條型別線索都佔據了一定比重,又缺乏主次,未能在一個大的主題下實現有機融合。由此造成的觀感是,雖然男女主要演員的顏值演技都過關,各個單元的配角更是演技出色,時時觸發淚點,但從整體上看,幾位演員似乎在各演各的,因此有網友開玩笑似地總結該劇“女主專心搞事業,男主負責談戀愛,男二在懸疑的迷霧劇場,女二重點表現友情”。

更重要的是,因為各種型別主次不分,還導致了彼此之間互不相容。比如男女主的感情線,原著中的愛情模式過於複雜,的確不適合照搬到劇集裡,但套用校園戀情、不打不相識之類甜寵劇中慣用的梗,就與女主沉穩睿智的人設格格不入。而男二每次出場的氛圍、表演甚至配樂都很突兀,強行代入懸疑陰暗的氛圍,卻又沒有明確的意味,反而重複且不自然,難免有些故弄玄虛的嫌疑。

今天的國產影視劇創作逐漸有了去流量重內容的自覺,很多大製作影視劇開始將內容作為主打,這是有誠意的進步,但也同時考驗著創作人員的內容詮釋能力,而不是沉浸於概念和技術,讓“平實”成了奢侈品。尤其對於內容表現的核心、技術手段運用的目的以及型別元素的混搭層次等問題,都應該有所思考。否則,“內容為王”將只能停留於概念或者美好願景。具體到《女心理師》,該劇的熱播,某種程度上映射了當代人對於心裡療愈的巨大渴求,也正因為如此,其經驗和教訓才更加值得總結和吸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