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娛樂

國家一級運動員穿開叉泳衣引爭議,網友:大清都亡了,管得這麼寬

谷愛凌前陣子的路人街拍上身穿的衣服被人扒出疑似是一件開叉的連體泳衣。

對此多數網友的評價基本上是:美女的事少管。

不過關於開叉泳衣,最近體育圈有另一個事情鬧得全網沸騰,可能姐妹們都有所耳聞。

事情的起因是一位網名叫阿爽的鐵人三項運動員在近期參賽的時候著裝引起了很大的爭議。

阿爽這樣一身高開叉的連體運動衣,被網上不少人認為是「沒必要」「過度暴露」、「不得體」,甚至「博眼球」。

但是也有很多人說,大清都亡了,某些網友可以不要管得這麼寬嗎?

既然運動員本人、裁判和比賽都覺得沒事,那有事的就是某些網友?

隨著事情逐漸二次發酵,阿爽本人不得不站出來針對這件事進行了解釋。

阿爽本人是已退役的國家一級運動員,她在影片當中提到,這是鐵人三項比賽專用的「鐵三服」,並不是有些網友所認為的「泳衣」。

鐵人三項服裝有平角褲款,和阿爽這次穿的三角款。

△圖中日本選手穿的是平角,而中國選手選擇的是三角。

阿爽自稱這次選擇三角款是因為能在腳踏車和跑步過程中更加舒適,而且雙腿不會因為穿平角褲被曬得「黑白分層」。

這其中有一些姐妹們可能會覺得疑惑的點,一姐可以根據查到的資料科普一下。

正如阿爽所說,鐵人三項是個非常小眾的專案,很多人可能壓根就不知道鐵人三項為什麼要有類似的著裝。

鐵人三項是游泳、腳踏車和跑步三個專案的依次結合,

常規的奧運會標準是游泳1.5公里+腳踏車40公里+跑步10公里。

短距離的鐵人三項也要求游泳0。75公里+腳踏車20公里+跑步5公里。

△阿爽騎完車之後已經有點支撐不住。一姐作為一個健身多年體能還不錯的女生,老實說短距離做一次就能讓我歇一週,只能鐵人三項的運動員,無一例外都是狠人。

現行規則下,三個專案是必須連續進行、無縫銜接的,不給運動員換裝的時間。

而游泳又在最前面,所以為了方便游泳,賽服的材質和設計更偏向泳衣很合理。

△這一點阿爽自己也做了說明。

至於款式,其實早期鐵三剛開始興起的時候,運動服的材質還沒有那麼先進,開叉設計的確更有利於減少阻力。

所以那段時間男女鐵三運動員有很多人都穿三角褲,個別比賽還允許男運動員赤膊游泳。

後面服裝材質提升之後,平角短褲的設計隨之出現,被很多運動員採納。

不過在鐵三現行的規則當中,平角和三角確實都是符合規則的鐵三服,運動員是可以自由選擇的。

至於會不會出現阿爽所說的出於個人習慣選擇三角款的賽服,從其他的鐵三比賽來看是完全有可能的。

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選手都有自主選擇三角款的情況。

但後來一姐又發現,很多網友開始糾結為什麼阿爽的運動裝開叉這麼高?和其他三角款還是有區別?

這件事看到這,一姐就暫且不說阿爽的運動服到底是不是有問題,我更想說的是,

女性苦運動服久矣。

不知道大家記不記得一姐之前科普過,在19世紀之前競技運動還是男性專屬,女性根本就不能參加任何體育比賽,更別提穿所謂的運動服了。

△古希臘時期的運動比賽繪畫,不會出現女性。

女性參與體育的歷史只有100年,所以真正意義上的女性運動服其實也就出現了100年。

19世紀那會女性雖然不能參加比賽,但貴族女性還是能穿著緊身胸衣、拖地長裙「享受」運動。

雖然美麗值滿點,但運動起來多少帶著些不便與辛酸。

直到女效能參加奧運會的時候,一開始還是要求穿長裙,後來才改成的短裙。

隨著工業的發展,女性的運動服裝也越來越專業且具有針對性。

發展到20世紀60年代,已經有了非常完備的女用田徑裝備,運動衣、運動鞋一應俱全。

70年代出現了專門的運動bra。

80年代開始,那種全身包裹的緊身衣隨著健美操的火熱開始流行起來。

那會國內流行的是這種寬鬆設計的Track suit,老一輩們對此應該都有回憶。

△當然咱們也能從吳京的表情包裡略知一二。

90年代,緊身的瑜伽褲也已經開始出現,比前面健美操的緊身褲更柔軟、彈性更大,以幫助滿足大家完成大幅度瑜伽動作的需求~

但是,儘管女性的運動服裝越來越多樣,爭議卻從未停止。

1907年,澳大利亞游泳運動員安妮特 · 凱勒曼因穿著連體泳衣出現在波士頓沙灘被警察以「不雅暴露」罪名拘捕。

△當時海灘上還需要測量泳衣長度。

1912年,斯德哥爾摩奧運會首次設立了女子游泳專案,無袖露腿的羊毛連體泳衣曾被指「不莊重」,美國隊甚至被撤銷參賽資格。

△1912年的泳衣廣告。

2021年7月的英國田徑錦標賽上,兩屆殘奧世界冠軍奧利維亞·布林還在因穿著三角短褲被英國官員警告「太不合適」。

在健身圈,一姐印象最深的例子是女子健美運動員Lara殿穿著賽服展示全身肌肉線條的一段影片,被某網警賬號點名批評「傳播色情」。

當然,除了運動衣自由,女性運動衣不自由也經常引起爭議。

體育界常被人詬病的就是某些專案出於所謂「觀賞性」,特別規定女性運動員只能穿三角褲或者其他暴露度高的服裝參加比賽。

而大部分女運動員自己都認為沒有必要穿。

2021年的沙灘手球歐洲盃上,挪威女子手球隊拒絕「比基尼式」三角褲,堅持穿四角短褲參賽被罰款,引發了大量討論。

總的來說,女性在運動服這塊,仍在經歷著

「選擇受限」。

不管站在誰的角度,出於正當目的選擇運動衣,甚至是展示身體美,一姐覺得

女性的選擇權應該有更高的優先順序。

阿爽的賽服是印有她名字、經過組委同意的服裝,從這個角度看她的穿著沒必要被如此苛刻。

有些針對阿爽選擇高開叉的評論說,運動服應該入鄉隨俗,在我們國家沒有必要穿成這樣。

但這個「俗」之規定是女性自主選擇和共識的,還是別的什麼人來制定和要求的,其實更關鍵。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上世紀90年代的時候,阿爽同款高開叉運動衣還在CCTV5公開展現給全國觀眾。

有些國家的女性運動服確實是做到入鄉隨俗了,但是這樣真的方便運動或是對身體好嗎?

在可穿可不穿的前提下,女性出於運動感受或者運動表現的考慮選擇穿某一種款式的運動服,是無可厚非的。

至於有沒有其他目的,或許並不能片面地透過外表、通過幾張照片去憑空揣測,還是要看後續。

話說回來,阿爽在這次引起爭議的比賽當中獲得了第3名的成績。在上臺領獎的時候,她也換上了「更得體的」平角褲。

阿爽和網際網路通常意義上的各種「yuan」最大的區別,是

她真的有實力。

或許有人質疑她面板太白不像運動員,但她沒退役之前確實在全運會上得過亞軍,運動能力、肌肉線條和身材也不會騙人。

一姐覺得,與其去討論服裝的問題,我們

不如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運動本身。

△女性體育運動的參與率和認可度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女性的社會地位。

運動員可以因為顏值身材出圈,但外貌如何、身材如何,其實不應該成為超越比賽專案本身的關注點。

△谷愛凌外貌身材也很能打,但她首先創造了中國冬奧會的歷史。

一個強度這麼高的比賽專案,沒有人佩服女運動員的體能、意志力和拼搏精神,沒有在想她是怎麼做到的,反而全網都只盯著服裝和外表在討論。

這讓一姐覺得,

在關注和認可女性的個人能力這方面,我們所處的環境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拼了4屆奧運會才拿到金牌的鉛球運動員鞏立姣被女記者問「什麼時候做女孩子」。

張偉麗明明拿到了首個亞洲人UFC冠軍,外形上更沒有什麼擦邊炒作的爭議,卻依然得到很多類似於「不敢娶回家」、「怕被家暴」這樣的評價。

所以不管怎麼做,外表得體不得體,承擔更多壓力甚至是惡意的恐怕還是女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