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娛樂

深度|衛星通訊何時飛入尋常百姓家?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駱軼琪 廣州報道

高階手機終端中開始配置衛星通訊技術,讓人們距離未來空天一體的通訊網路時期似乎更進了一步。

當然從實踐角度,目前關於這項技術的落地仍面臨一系列難題,核心就是成本。終端自身的相關模組成本,消費者使用過程中的成本等,都是不可忽略的方向。

而從更長遠的通訊發展趨勢看,

包括衛星通訊在內的空天一體網路部署是必然趨勢

,無論是海外進展迅速的星鏈,還是國內此前成立的星網集團,都正走在踐行這一構想的路途之上。

近日,銀河航天星座通訊系統架構師林廣榮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專訪,分享了身處這一趨勢下,衛星通訊產業鏈公司的思考和準備。

衛星通訊的難點

近日華為和蘋果先後釋出了具備衛星通訊功能的手機,雖然能夠實現的資訊傳輸能力有一定限制、也有所差異,但也隱約把未來更泛在、融合的通訊方式逐漸代入了人們生活。

在林廣榮看來,

未來手機直連衛星或許將與寬頻衛星網際網路、地面行動通訊互為補充,成為一種普及性通訊技術

目前來看,要實現這一能力的技術門檻並不低。林廣榮向記者分析,要將衛星通訊實現到手機終端中,

首先要在保證一定通訊速率的前提下,實現終端的小型化和輕量化

“手機的使用者體驗決定了使用者對其接受程度,也就是銷量。像銥星手機和海事電話,天線體積已經只有一根小棒大小了,但使用者可能依然無法接受;智慧手機還需要將大顯示屏、高效能處理、高畫質相機等與衛星通訊整合在一起,這就更困難了。假如需要將Ka/Ku等高頻段高速衛星通訊整合進手機,天線射頻的尺寸、重量等目前都無法滿足手機這麼小的終端要求,這些都是非常嚴峻的挑戰。”他進一步分析。

林廣榮指出,其次,手機要發射訊號到衛星,尤其是高頻通訊,訊號會有較大衰減;在持續高速通訊條件下,耗電很大,會導致手機很快就沒電。“

對手機這種手持應用場景來說,要求做到終端功耗較低來保證使用者體驗,也非常困難

。”

此外,

手機終端的標準化也非常重要

,它決定了整個產業鏈是否能夠統一標準,透過規模量產極大降低終端成本,讓衛星手機走進千家萬戶。因此需要衛星業界與地面移動產業界通力合作,讓衛星與地面通訊儘可能融合和標準化。

“在供應鏈協同方面,建議更多地去開發一些應用市場,來擴大應用市場的規模。成本其實我認為是沒有問題的,因為中國工業產業基礎其實是很有優勢,只要相對規模化起來,成本就會下降。”他進一步補充道。

倘若以目前唯二可以實現衛星通訊功能的兩款智慧手機來說,會發現華為和蘋果具備的通訊能力有一定差異。這背後因二者連線的衛星型別不同。

華為與高軌的國產北斗衛星進行連線,蘋果則連線著低軌衛星。林廣榮告訴記者,

二者主要差別是訊號頻點、頻寬、要求的收發增益功率、訊號怎麼解調處理等

。“頻點、頻寬和收發增益會決定終端上的天線長什麼樣,頻點越低、頻寬越小、增益越低越便宜。”

具體來說,他指出,北斗的通訊速率較低,僅限於定位及少量位元組的簡訊傳送。所以北斗可以做到天線和功耗非常小,裝在手機中沒什麼問題。

“但這些應用與Ka/Ku頻段的寬頻通訊不是一個概念,高頻段的低軌寬頻通訊衛星可以為使用者提供寬頻網路服務,比如現在銀河航天已經發射的低軌寬頻通訊衛星,透過衛星終端連線手機等,可以讓使用者進行網際網路訪問、影片通話、下載電影等,所以兩者是不同的場景,要求也不一樣。”林廣榮進一步指出。

加速落地的必要

從長遠角度看,空天一體的資訊傳輸能力將是大勢所趨。在此背景下,對空中的衛星發射部署變得愈發迫切,因為這將關乎未來的通訊覆蓋程度。這也是我們國家此前成立星網集團的原因所在。

這背後與國際上的相關管理規則有關。林廣榮告訴記者,衛星與地面之間的通訊、測控、數傳等都是透過無線電進行傳輸,無線電頻率可以理解為無線電傳輸的通道資源,頻率資源也有類似交通規則的“無線電規則”進行管理,使用頻率之前需要先申請,以保障各衛星的使用頻率不會相互干擾。

“對於低軌衛星來說,軌道可以理解為衛星的航線,不僅有交通規則管理,同時由於頻率干擾情況與衛星執行位置強相關,因此,軌道資源也需遵循‘無線電規則’管理,需要與頻率資源一起申請,來保障衛星的執行安全和衛星的用頻安全。”他進一步指出,頻率和軌道資源的管理者是聯合國專門機構國際電信聯盟(ITU),其

分配總原則是“先申報先使用”——誰先申報,誰就有優先地位

。也即地位落後的衛星必須避免對地位優先的衛星產生有害干擾。

此前銀河航天也提出推進實現“覆蓋全球的天地融合通訊網路”願景。林廣榮向記者表示,因此公司將加速可堆疊平板衛星、星上靈活調配的多波束相控陣技術、柔性太陽翼、數字處理載荷等核心技術攻關,並加速構建衛星低成本批次化製造能力,一步一個腳印向高速泛在、天地一體、萬物互聯的6G時代邁進。

“主流觀點認為,6G時代,通訊會向天地一體化融合發展,這必然要求衛星具備更強的能力。不管是手機直連衛星,還是其它形態的衛星終端,都會

對衛星的天線提出更高要求,需要更強的效能來支撐一系列星上能力,這也對衛星的能源提出更高要求

。銀河航天現在佈局的衛星上重點技術,如星上處理、毫米波相控陣和大能源太陽翼等,都是重點投入的方向,也是要邁進到6G技術體系裡一些必要的技術儲備。”他補充道。

探路場景的應用

當然,在走向未來空天一體的融合互通網路路途中,對於商業航天公司來說,探索應用場景落地也是必不可少的發展路徑。

林廣榮告訴記者,目前銀河航天針對的場景方向主要包括:一是對衛星通訊存在剛需或難點的場景,如針對山區和高溼度環境下的測試;二是針對未來主流通訊技術方向的開拓,如低軌與5G網路的融合通訊;三是針對行業應用場景的開拓,如低軌如何應用於電力、礦山、施工建設、物流運輸行業等。

“具體的落地進度和研發進展、相關支援政策等都有關係,今年我們成功研發了動中通天線和可搬移信關站,就將場景開拓到了動中通(指衛星終端可以在移動中進行通訊)領域,而且可以在沒有固定信關站的地區進行測試驗證。目前我們的場景更多是偏技術和應用示範,相信隨著相關政策的支援在行業範圍進行驅動,將實現更大範圍的落地。”他補充道。

智慧駕駛的加速落地程序中,也少不了相關通訊和定位能力的補充。

不過林廣榮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對乘用車尤其是其在城市中的智慧駕駛,主要依託的是車車和車路協同通訊,

衛星網際網路主要作為5G的一個補充和備份手段,部分支撐車路協同

,在偏遠地區地面行動通訊覆蓋較差或無覆蓋時,低軌衛星通訊可起到較為重要的作用。

“對衛星網際網路而言,更重點的反而是非城市道路的商用或特種車輛的泛在通訊,如物流冷鏈貨車在偏遠道路的全時通訊保障,或偏遠礦山和工地的工程車輛自動駕駛或者遠端操控。”他進一步表示,銀河航天已研製了車載相控陣動中通終端,並完成實際跑車試驗,也與相關單位等達成了戰略合作,正積極探索低軌通訊在各垂直行業中的應用前景。

長遠來說,隨著通訊技術的快速迭代和融合發展,業內普遍認為,未來空天一體的大網進行融合將是大勢所趨,目前手機終端將這一通訊能力代入人們生活只是冰山一角,更多應用探索已經在路上。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