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娛樂

歷代中國帝王,他是唯一沒靠電視劇洗白,而真的從昏君蛻變成明君

歷代中國帝王,他是唯一沒靠電視劇洗白,而真的從昏君蛻變成明君

推薦語:在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王朝歷史中,湧現了大大小小近千萬帝王。不過,他們大多數都是籍籍無名之輩,有的甚至只在史書上留下了隻言片語。類似秦始皇、漢武帝、唐太宗這樣的千古一帝,實在是少之又少。今天要介紹的這位帝王,也是一位傳奇人物,從昏君到明君,他靠自己的努力替自己洗了白,他就是商朝的太甲。

繼承君主之位

在中國歷史上,通常將那些有作為、在位期間國力昌盛的帝王,稱之為明君。由此可以引申出,所謂的昏君是什麼形象。如今中國人一提昏君,首先就會想到的就是商紂王。在他的治理下,商朝從強盛走向沒落,甚至於民不聊生。著名小說《封神演義》,就是講述了商朝如何滅亡,周朝如何崛起的故事。

不過,人們只記住了商紂王是有名的昏君,卻對另一位同為商朝帝王的人物卻不太熟悉,他就是太甲。事實上,在他繼位早期,也是一個有名的昏君,搞得國家民不聊生。但是在他統治後期,卻幡然悔悟、痛改前非,將國家治理的井井有條,成為歷史上著名的明君。不過,由於歷史比較久遠的緣故,很多人對這位帝王都不怎麼熟悉。

根據資料顯示,太甲是商朝建立者商湯的孫子,同時也是商朝的第四位君主。不過,他的皇位可不是從父親手中繼承而來的。商朝時期,君主之位的繼承方法,並不是父死子繼,而是兄終弟及,也就是哥哥死了弟弟繼承大王。作為商朝的開創者,商湯在位30年。因為他沒有弟弟,所以才讓他的兒子太丁繼承君主之王。

然而天有不測風雲,誰知道太丁比商湯死的還早,真可謂是白髮人送黑髮人。在太丁去世之後,就由他的弟弟外丙繼承。此後君主之位又在仲壬手中過度了四年,最終才由太甲繼位。從現在來看,這樣的君主繼承法太過麻煩,遠不如父死子繼來的簡單、明瞭。事實上,在如今中東的沙烏地阿拉伯,依然傳承著兄終弟及的法則。

從被逐漸到改過自新

在太甲繼位之後,由開國功臣伊尹輔佐他,這個人也是歷史上的一位名臣,只不過年代有些久遠。在做君主的前兩年,太甲還能規規矩矩,盡心盡力的處理政事。但是,從第三年開始這樣的情況就發生了轉變。在他看來,自己是君主,應該享受無上的權利,是應該來享樂的,不是來受罪的。此外,他跟伊尹之間的矛盾也開始加深。

在歷史上,輔政大臣跟幼帝之間發生衝突的事件,屢見不鮮。比如說明代時期的萬曆皇帝,就是由張居正一手培養起來的。但是在逐漸成長的過程中,卻越來越不想受到拘束,於是兩人之間就發生了矛盾。換做太甲來看,伊尹本來是奴隸出身的下等賤民,怎麼能夠管到自己的頭上呢?

所以此後他開始不受管教,不僅不理國事,甚至開始肆意妄為,破壞當時的法度。除此之外,國內的百姓也開始對這位君主產生不滿。沒想到的是,這位太甲反而學起了前朝的昏君夏桀,用各種殘酷手段對付自己的老百姓。面對這樣的局面,作為輔佐太甲登基的伊尹卻不能不管了。在此次規勸不成之後,伊尹忍無可忍,最終將他趕下了臺,在歷史上,這被稱為太甲放逐。

在放逐期間,國家大事就由伊尹一個人決定了,但是他時刻惦記著太甲,希望他能夠改過自新。事實上,為了能夠讓他起到反省的作用,伊尹將他送到祖父商湯的墓前。守在這裡的人看到太甲被放逐到這裡,於是向他講起了商湯是如何勤政愛民的,同時也將他定下的種種規矩一一告知,希望他能夠不負祖先的威名。

在聽到祖父的創業故事後,太甲越發覺得自己的行為太過出格。不僅對不起自己的列祖列宗,更對不起這天下的子民。此後他就給自己立下了規矩,一定好好治理國事、善待百姓,絕對不違法祖宗法制和各種規矩。就這樣,他在這裡度過了三年的時光。

廢立皇帝不是孤例

事實上,在這三年時間中,伊尹每天都在關注著他。太甲的思想活動、所作所為,都有人每天告知他。太甲的改變讓他十分高興,於是伊尹帶領著文武百官一同來到了太甲的面前,將他迎回了首都。此後更是將治理國家的權利,也還給了他。就這樣,太甲在經過深刻的反省之後,終於成了一位肯聽善言、善待百姓的君主。

在歷史上,伊尹和太甲之間的故事十分有名,成了後來君臣以誠相待的佳話。當然,在後代的朝代中,學習伊尹將君主或皇帝廢掉的大臣也不少。比如說在西漢時期,漢昭帝劉弗陵死後,因為沒有兒子,就由輔政大臣霍光,將昌邑王劉賀迎回首都做皇帝。但是僅僅27天后,這位皇帝就被霍光以荒淫無道的罪名給廢除了。

此後,霍光在跟群臣商議之後,將漢武帝的曾孫劉洵立為皇帝。事實上,霍光之所以當今敢這麼做,首先是手中握有大權,沒有人敢反對他,其次就是因為在歷史上,廢除皇帝有理可循,這就是殷商時期的伊尹。所以,在後世的史書中,人們將兩人並稱為“伊霍”。從他們兩人當年的行為也可以看出,當時的君主或皇帝,並不像明清那樣,權利高度集中,沒有一個大臣敢於犯上。

總結:在古代歷史上,明君和賢臣之間的關係,總是相互成就的。如果一個朝代有賢臣,皇帝再加以善用,多半會成就明君的稱號。說了這麼多,你還知道歷史上哪些明君賢臣的例子呢?歡迎在留言區分享討論。歷史的變革和時代的進步,我將與你同在!

參考資料《尚書》《史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