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娛樂

蘇州,讓我見到了真正的企業家精神

作者| 宇多田

出品| 虎嗅科技組

頭圖來自現場拍攝

剛剛出蘇州北站,猝不及防被撲面的大火團擊中。網約車師傅說我們比較幸運沒“享受”到42度的天氣時,沒想到,比40度高溫更熱的,還有蘇州當下的硬科技招商與創業氛圍。

一位航空航天領域的博士說,他正在蘇州參加金雞湖創新創業大賽,心情十分愉悅。這是一個面向青年創業的小型活動,但卻是全市“國際精英創業周”的組成部分。

至少在這一週,從上到下,從網路到實體,從高新區到相城區,蘇州在為科技人才狂歡。

在駛向高新區的路上,司機師傅滔滔不絕向我介紹掛在長杆上的5G盒子,教我輕鬆分辨4G與5G裝置的方法。我受到這種氣氛的感染,一掃前半年浸淫網路帶給自己的頹喪感,未到目的地,竟率先感受到了一座城市帶給人的神奇向上感。

蘇州積體電路創新中心,虎嗅現場拍攝

2020年12月才啟用的蘇州市積體電路創新中心的確很新,貼著創新與人才的一樓大廳還在裝修,但已初見雛形。雖然門衛大叔的桌子還處於電梯口空調和外面40度熱浪的交匯處,但他拆開一袋冰塊滿意地說“其實也還不錯”。

在這樣一座門頭裝修聲吱嘎不斷的5層大樓裡,除了若干家鮮為人知卻即將上市的半導體企業,還有一批在這裡設立研發中心的半導體創業者。

譬如,當我路過“優鎵科技”時突然記起,這是一家曾經參加過陸奇博士北京路演的優秀5G通訊晶片企業,不久前在蘇州設立了公司以求全面發展。

虎嗅現場拍攝

而主導這一切的是二樓靠近邊角的一個“簡陋辦公室”。走進去,四五個年輕人要麼緊盯電腦螢幕,要麼走來走去接著電話,檔案滿天飛。

這個名叫“蘇州高新積體電路產業發展有限公司”的高新區管委會旗下國有企業,並不是我們想像中的樣子。

他們的狀態很像網際網路公司,前一秒抓著手機剛接完電話,後一秒又笑著迎上下一批到訪的投資人;他們隨時緊盯網路上的各路訊息,一點關於半導體創業與上市的風吹草動,都會出現在他們的備忘錄裡。

每一次調研,每一次企業溝通與每一篇文章裡的關鍵詞,對他們來說,都意味著兩個字:機遇。

“剛剛門口路過的那家企業叫裕太微,的確是一家了不起的企業。” 蘇州高新區政府工作人員大多畢業於985大學,有海外留學背景,對樓裡的半導體公司從技術、產品到營收了解全面,水平超過許多科技企業的市場與公關部門。

這家主要做車載乙太網PHY晶片的企業,在2017年成立時並未獲得太多關注。但2019年,在裕太微乙太網量產晶片陸續投放市場,且被華為哈勃“挖掘”並注入資本後,其資本關注度與銷售業績也出現了一個轉折點。2022年6月底,裕太微在科創板上市獲得了正式受理。

在必須恪守規律的半導體領域內,這是一個年輕且低調的企業。根據招股書,雖然2019年~2021年,年度營收從132萬到2。54億元的飛躍堪稱卓越,但三年佔比奇高的研發與專案投入意味著企業不可能在短期盈利。

此外,在全球乙太網物理晶片市場競爭中,博通、美滿電子、德州儀器、高通等企業把控90%以上的市場份額。因此,進口替代仍然是裕太微目前的主要任務。

“由於他們太低調,我們也是在2019年工信部一位司長來蘇州做調研時,大家在一起學習華為供應鏈,才發現我們這裡竟然有一個很厲害的企業。”而那個時候,華為哈勃已經進入,蘇州國資創投當機立斷4個月間隔緊隨其後,而後來就很難再進來了。

(虎嗅現場拍攝)

這個樓裡很多處於成長茁壯期的半導體公司,就是在這樣一種急迫的招商和學習氛圍下,被“搶”進了高新區的大樓裡。後者像盤旋在硬科技產業上空的一隻禿鷹,伺機而動,不留時間與資本餘地。

我們拜訪的二樓另一端高階MCU晶片創業公司旗芯微,剛剛獲得了英特爾資本的單輪獨投。這對於英特爾資本來說相對少見,如果檢視他們近兩年的國內投資動作來看,中國企業寥寥無幾。

乍看起來,車載MCU企業似乎在2020年出來創業時間尚晚,且國內市場競爭激烈。但有兩點不可忽視,除了恩智浦蘇州研發中心背景,這是一支從設計、測試到量產相對完整的前外企全建制團隊,CEO萬鬱蔥在車規MCU產業具備一定號召力。

“恩智浦收購的飛思卡爾‘前身’摩托羅拉,是外資(晶片)企業裡最早在中國設立研發中心的,他們選中的地點就有蘇州,培養了很多資深工程師。其實很多外資企業在中國是沒有研發的。”

一位蘇州高新區顧問是曾在飛思卡爾等企業工作超過20年的老兵,他對半導體研發人才分佈極為了解。這也從側面證實了為何很多帶著晶片巨頭背景的公司沒那麼名副其實。

虎嗅現場拍攝

對國內半導體產業發展週期的尊重,需要首先來自對

“自我能力”成長空間

的認知,以及

務實性

包括旗芯微在內,樓裡半導體供應鏈企業的首要目標並不是“趕超”,但大部分都有強悍的海外團隊背景,他們普遍拿到了商業訂單,有了不錯的收入。

當然,這也是構建優質營商環境和招商引資持續性的基礎。

無論是將全球總部遷至蘇州的數模IC大佬“矽谷數模”、還是跨越千里而來的瀋陽晶圓切割商“和研科技”,都是蘇州高新區在長三角硬科技產業圈招商激烈競爭中的成果。

也許這一切正如一位晶片老人所感嘆的那樣:“半導體,的確是一個要迎來“真朝陽”的產業了。”

虎嗅現場拍攝

對於地方政府來說,話每個人都可以說的漂亮,這些年無數報告可說明這一點。但現實的執行力則極為稀缺,當然,不可否認這背後存在的經濟實力。

但眼睛真實觀察到的這一切,仍然讓我不得不感嘆蘇州高新區國資企業,乃至長三角地區的運營能力和行政效率,以及這裡政府年輕人才的勤奮、市場敏銳度、執著度、禮貌度與親和力。譬如,我曾多次聽聞這裡的政府人員為了搶優質企業,不惜當天飛到當地與CEO進行多輪談判。

這無疑將開啟一種良性迴圈,馬太效應將繼續在硬科技地方產業圈蔓延。就像優鎵科技CEO黃飛告訴我們,將研發設在蘇州,首要看中的是這裡越來越多的半導體人才。

寫在最後:

我對蘇州最初的好感,來自於風景如畫的工業園區與不到兩年便填滿了自動駕駛企業與無人車的相城區。

由於長期跟蹤自動駕駛產業,我對相城區敏銳的嗅覺沒有感到驚訝,但對高鐵新城的整體規劃落成度和引發的企業聚集效應感到欽佩。

而本次拜訪,則讓我真切意識到了地方政府支援力度和信用度對企業發展的重要推進能力。我曾問這裡一位年輕員工,從世俗角度看,到底是什麼能支撐他們週末加班出差、微信秒回、平日996的工作強度。

這裡面當然有政府人才激勵制度與個人意志的推動,但他一句話讓我覺得挺了不起:

“的確節奏快,但與上市公司董事長們聊上一聊,總是能讓你獲得很多非常有意義的內容。”

實際上,蘇州各個區域都呈現這樣一種激烈競爭的狀態,都在拿著“大碗”去接去搶從上海等地源源不斷流入的人才。很明顯,

特殊機遇,又被很多為了經濟在拼命的地方政府看到了

在離開前,我看到他們桌子上擺著很多半導體大部頭,他們推薦給我這些書,說用來當半導體字典很有用:“我們聽不懂的時候,也會翻一下這些書。半導體太複雜了,必須要一直學習。”

也許每一個產業與時代的起落,都是一個歷久彌新的故事。不變的,是下行時代裡總有個人與企業向上攀登的史詩。

以上所有的見聞,都是真實感受,或許也源於我個人的孤陋寡聞。

但它也似乎能證明,走出網際網路,走出螢幕,走去現場,去擁抱真正紮實的土地,也許消除不了偏見,但卻可彌補無知,攫取一些別人贈予的力量。

用央視紀錄片《公司的力量》第三集的片頭做個結尾,這段話是托馬斯·潘恩《常識》裡的一段話,被美版《企業家》雜誌引用做了發刊詞:

我是不會選擇做一個普通人的。如果我能夠做到的話,我有權成為一個不尋常的人。我尋找機會,但我不尋求安穩。我不希望在國家的照顧下成為一個有保障的國民,那將被人瞧不起,而使我感到痛苦不堪。我要做有意義的冒險,我要夢想,我要創造,我要失敗,我也要成功,我的天性是挺胸直立,驕傲而無所畏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