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娛樂

非凡十年:碧波清流打造長沙城市文化會客廳

初秋時節,漫步在梅溪湖,只見藍天白雲下,梅溪湖城市島與碧波粼粼的梅溪湖融為一體,梅溪湖國際文化藝術中心、音樂噴泉、高檔住宅、梅瀾坊商業街由點成線築面,裝點著城市的俏麗容顏。長沙非凡十年也見證著梅溪湖蓄水完成十週年,這座國際新城湖水環繞、綠樹點綴,更美、更優、更舒適。

四維治水模式,全面提升了新區“綠色指數”

“以前我們的觀念僅僅是治汙水,但是隨著技術提升和人們對高品質的要求,我們從治水提升為打造生態鏈複合型水生態系統,不僅讓曾經汙染的河流重現碧波盪漾,而且能實現魚翔淺底的畫面。”湘新水務公司黨支部書記、董事長張小春說。

2009年以前,梅溪湖還被稱為“梅子灘”“小鄉村”;2012年,梅溪湖搭乘上湖南湘江新區—國家級新區高速發展的快車道,全面蓄水提上日程;2017年,承載著新區水生態治理和水產業發展的使命,湖南湘江新區發展集團有限公司旗下全資子公司湘新水務公司迎來了初生。

“當時,我們面對了諸多難題,比如,當時排水系統正處於建設中,生活汙水、農業面源汙染以及環湖初雨汙染等問題引起水體富營養化,湖泊水質持續惡化。”張小春表示,由於缺乏活水補水措施,梅溪湖處於封閉狀態,季節性缺水嚴重,梅溪湖水質無法得到長效管控,導致湖泊功能逐漸退化,出現水生動植物大量死亡、藻類水華等問題,

為持續提升梅溪湖水質、恢復湖泊水生態系統功能,湘新水務公司貫徹“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新發展理念,主導實施“控源截汙、湖底清淤、生態護岸、種草養魚”四維治水模式,逐步打造出梅溪湖特有的“草型+魚型”生態鏈複合型水生態系統。透過在環湖全域新建水質淨化廠、人工溼地、汙水溢流汙染控制、河湖聯通應急補水等一系列工程,以此形成整裝成套的適合城市封閉湖泊的立體水生態修復技術。

如今,全湖水質已穩定達標地表水Ⅲ類,中心水質可達地表水Ⅱ類指標,500萬方的梅溪湖,已成享譽全國的人工湖泊治理典範標杆。

源頭控汙,打造宜居宜業國際新城

“治水文章簡單來看就是我們湖水的治理。但是要把湖水治理好的話,梅溪湖環湖初雨溢流汙染控制工程不可少,目前,一期已完工,二期的話真正做到把附近居民區的雨汙分流全部完成,這樣汙水就不能再流入梅溪湖,達到從源頭上治汙,保證了梅溪湖水質。”張小春說,梅溪湖環湖初雨及溢流汙染控制工程作為湖南湘江新區2022年重點建設專案,已納入長沙市“一江一湖六河”綜合治理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和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專項中央預算內投資計劃,工程計劃將於今年底完成全部專案建設。

據悉,該一期工程包括入湖排口截汙改造、原有濱湖和環湖汙水乾管非開挖修復、環湖南岸汙水系統完善及北岸濱湖沿線小區汙水管網改造等,去年六月完成主體建設及竣工預驗收。二期工程包括沿梅溪湖北岸環湖路(近湖七路-梅溪湖大橋)頂管新建約3。7km的汙水管、環湖7處雨水淨化區提質增效以及環湖路市政排水管道清淤等,主要解決片區初期雨水入湖汙染問題,完善片區排水體系,進一步提升區域水生態環境質量。

雙管齊下,“水治理”協同推進精準施治

龍王港,全長29公里,發源於“雷鋒故鄉”望城區,向東流經高新區、嶽麓區匯入湘江,是湘江一級支流。

近年來,隨著城區面積擴大、城市人口增加、工業發展提速,流域內配套雨汙管網、截汙治汙設施建設嚴重滯後,原本清澈的龍王港河褪變為一條“汙龍”河,水質惡化到劣五類。

“龍王港的水和梅溪湖的水之間是相通的,特殊情況下,為了補充水源,透過建設的應急補水工程,按照新區有關部門的總排程,採取動態監測和人工巡檢,遠端智慧控制系統,適時開閉水閘,對梅溪湖進行水源補給,實現兩者之間的水位調節。”湘新水務技術管理部門負責人表示。

據悉,梅溪湖水質淨化廠是新區首個環保型PPP專案,也是湖南省首家半地下式建設的城市汙水處理廠。按照土地高效集約、低碳節能的資源型現代化汙水處理廠理念設計,採用“預處理+AAOA+MBR+紫外線消毒”三級汙水處理工藝,產出的汙泥經過脫水至含水率80%後實現安全處置。納汙面積約73。93千米,納汙範圍包括梅溪湖國際新城、高新區及嶽麓區部分割槽域,規劃服務人口約100萬人,並且榮獲2019-2020年度湖南省建築行業工程質量方面的最高獎項“芙蓉獎”。

如今,龍王港水質提升已卓有成效,梅溪湖更是有了“國際新城”的名片,由此可見,梅溪湖的建成蓄水成為片區開發的巨大引擎,助力梅溪湖國際新城“山、湖、城”共融。

十年鑄劍梅溪湖,面對未來命題,湘江集團湘新水務將繼續乘著“強省會”戰略的東風,走好綠色生態發展之路,為打造高階品質新區貢獻水務力量,交出湘江答卷。(李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