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娛樂

1980年一位鉅商捐款但提個要求,沒人敢做主,最終鄧公親自拍板

“大團結”、“萬元戶”是八十年代的特色之一,新中國經歷了三十年的自力更生,全國人民在各屆領導人的帶領下逐漸走向了小康的道路。八十年代也是中國邁向強國的重要轉折期,鄧公功不可沒,有了他的大膽改革才有了今天強盛的中國。1980年有位鉅商捐款前提出一個特殊要求,沒人敢做主答應,鄧公親自拍板才做出決定,這個特殊要求是什麼呢?

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是中國發展的關鍵時期,人民生活已經穩定,如何強國富民讓剛剛得出的鄧公費了不少的心思。我們都知道,香港迴歸問題,鄧公與撒切爾夫人曾有過數次交鋒,但都在鄧公堅定的態度下,不得不做出讓步,這才有了後來香港順利迴歸的世界壯舉。但是在七十年代時,香港曾被視為資本家的溫床,很多人都想劃清界線。

當中國步入正軌發展時,鄧公預見性地籌謀到與香港未來的發展,為了加強對外貿易建設,實施了改革開放的政策,引進外資成為了外國投資委員會的主要任務。當時盧緒章擔任副主任,他積極籌資,在1980年時,有位鉅商聯絡他要捐款一千萬美元在北京建造旅遊飯店,還有一千萬美元在上海修建圖書館。在“萬元戶”已經是有錢人的80年代,兩千萬美金就是天文數字,有這樣的鉅商捐款是喜聞樂見的事情,可他提出了一個要求卻沒人敢答應。

這位鉅商與盧緒章還有著親戚關係,名叫包玉剛,在當時有著“海上之王”的美譽,世界“七大船王”他排名第一,是名副其實的鉅商。他這次捐款兩千萬美元,就是想為祖國效力,而且他也看好香港的未來發展前途。只是他在捐款的同時也提出了一個要求,那就是飯店和圖書館想要用自己父親的名字命名,這就讓負責人犯了難。

香港當時還沒有迴歸中國,在很多人的眼裡還屬於資本主義社會,如果用包玉剛父親的名字命名,就相當於給資本主義做宣傳一樣,甚至有人想到了屬於賣國行為。所以,當時的眾多負責人誰也不敢接下這張支票,這件事最後被上報到鄧公那裡。鄧公了解情況之後說到:“百善孝為先,是好事,我們應該尊重”。

中國不但是禮儀之邦,還崇尚孝道,這是包玉剛孝敬父親的一種表現。而且在建國初期,有很多華僑回到中國捐款修建學校、醫院等等,也曾有過用華僑名字命名的先例,因此鄧公便親自拍板定下了這件事,並且還特意安排國家旅遊局,為旅遊飯店選擇最為繁華的地段,這是他對包玉剛慈善之舉的肯定,同時也是對他為促進香港迴歸祖國做出貢獻的感謝。

包玉剛身為世界級的鉅商,卻一心熱愛國家,他知道自己是中國人,浙江寧波是他的家鄉,他比較幸運地是有一位擅於經商的父親,小時候他的父親忙於生意,同時也沒忘記對他的教育,富裕的家庭生活環境為他提供了優越的學習條件,13歲時到上海求學,從那時起他迷戀上了船舶專業,後來他從一名普通的職員做起,後來成為了銀行的經理。

在父親的支援和幫助下,包玉剛成長十分順利,後來父子二人到香港發展,包玉剛之前所掌握的船舶專業知識發揮了作用,他不顧母親的反對搞海運,在當時來講,海運無異於賭博,一旦發生意外不是傾家蕩產就是有生命危險,可包玉剛已經拿定了主意,在徵求父親的同意之後,他成立了“環球航運集團有限公司”。

正如母親所說,“行船跑馬三分險”,包玉剛的經營之路並不是一帆風順,畢竟除了自然風險之外,還有一些不可抗力的經濟風險,可他一路披荊斬棘,憑藉著一個個及時而又明智的舉措化險為夷,最後他坐上了船王的寶座,成名之後的他身家過億令人豔羨,卻很少有人知道他曾經歷的艱險,而讓他能一種抗過來各種壓力的,離不開父親對他的支援。

對待父親,包玉剛是感恩的,對待國家,他是想回報的,因此,他在捐款兩千萬美元的時候提出了用父親名字命名的要求,最後在鄧公那裡拍板接受了他的要求。包玉剛為香港迴歸、為貿易建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而鄧公更是用前瞻性的眼光縱觀中國經濟的發展方向,最後把中國領進新時代,成為如今的富國、強國、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