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娛樂

朱元璋死後,為什麼朱允的皇位還被親人奪走?他到底做了什麼事情

歷史上有不少皇帝去世後,自己子孫的皇位被部下甚至是自己親人奪取的例子。例如明太祖朱元璋去世後,朱允炆繼位,是為明惠宗。朱允炆年輕氣盛,準備大幹一場,上來就削藩,結果削藩不成,反被燕王朱棣給削了,明惠宗朱允炆皇位不僅丟了,還落個下落不明的下場。其實說起來還是朱允炆過於年輕,沒什麼權謀,在加上所用之人難堪大任,各地藩王的勢力也很大。

跟朱允炆比起來,皇太極就聰明的多,他的權謀實踐應該是一個帶有起承轉合性質的系統工程。當時努爾哈赤去世之後,皇太極雖然成功上位,但他的位置並不穩固。大貝勒代善位高權重,且資歷最深,而且父親努爾哈赤去世前曾想立代善為儲君的念頭。而努爾哈赤大福晉阿巴亥的三個兒子阿濟格、多爾袞、多鐸組成同盟。

要知道滿洲一共八旗,而八旗中多爾袞三兄弟就領了三旗,具有和皇太極分庭抗禮的實力。所以皇太極面臨的形勢不太樂觀,這些人不是藩王勝似藩王。所以皇太極也要像朱允炆一樣削藩,但他削藩要慢慢來,不能像朱允炆一樣急功近利。皇太極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傳“先帝遺命”,令多爾袞的母親阿巴亥為努爾哈赤殉葬。

接下來,這個男人所施展的手段更加老辣成熟,遊刃有餘,令人目不暇接。後金天命十一年九月一日,皇太極正式承繼汗位。事實上他為這一天的到來蟄伏了十五年,韜光養晦十五年,心機用盡十五年。登基儀式莊嚴舉行,皇太極華服美冠,焚香盟誓,動作老練沉著。等眾人宣誓完畢,皇太極突然轉身向代善、阿敏、莽古爾泰三位貝勒行了大拜之禮。

皇太極表示今後他對他們不以臣禮相待,而以兄弟之禮行事。皇太極甚至說今後他們兄弟四人將同時面坐北朝南,共聽國政。皇太極最後強調,他這個汗王稱號其實就是“聾子的耳朵——擺設”。這個王朝歸根到底是兄弟們的,大家今後一起同舟共濟,共建美好未來。皇太極說這一番話時表情誠懇,臉上沒有半點殺機,而是笑意盈盈。

那麼,皇太極為什麼會在此時無條件地出讓最高權力?為什麼要取悅於三大貝勒,是真的要實行四人共治嗎?究竟有什麼東西值得皇太極如此煞費苦心並且做出重大讓步呢?在繼位大典過後一個月時間裡,皇太極始終對他的兄長們畢恭畢敬。每天,兄弟四人集體坐北朝南,共聽朝政,而皇太后和代善、阿敏、莽古爾泰按月輪流值班制度也維持不變。

朝中大事,都由值月貝勒說了算。直到進入十月,皇太極才慢悠悠地開始一項改革議程:建立旗務大臣制度。所謂建立旗務大臣制度,一言以蔽之就是擴編。皇太極規定:八旗中的各旗都要設總管旗務大臣一人,總管旗務大臣有權總管本旗一務,並與諸貝勒一起參與朝政。同時,每旗再設佐管旗務大臣二人,總管刑獄之事。

這還不算完,皇太極宣稱,為了軍事戰鬥的需要,每旗還要再增設調遣大臣二人,以出兵駐防之用。這下子局勢亂了,權力構架也搞亂了,眾人不知道聽誰的好了。但皇太極卻樂見其亂,因為大亂才能達到天下大治,權力分散才能走向權力集中。皇太極的本意就是要打破旗主的控制權,使得決策機關變成諮詢機關。

這是他此次改革的真正目的之所在,也是他不能與人言的良苦用心。皇太極的改革不是一攬子工程,而是系統工程,是慢慢展開的險惡用心,是徐徐滲透的權力侵蝕。就在此次改革三年後,皇太極宣佈了個決定,免去三大貝勒按月值班掌政的權力。給出的理由竟然是他們太累了,還是讓其他小貝勒代理算了。

又過了三年,皇太極宣佈一個決定,廢除“與三大貝勒俱南面坐”的舊制,改為他自己“南面獨坐”。這是公元1632年的2月,正是乍暖還寒時節。皇太極宣佈這個決定的時候一臉莊嚴,隱隱的便有了帝王之相。代善等大貝勒們也終於出局,在權力格局中靠邊站。但是,皇太極依舊痴迷於權力的收官情境而不能自拔,後續動作源源不斷。

因為有一塊心病皇太極還沒有去除——小貝勒們還在代理朝政,怎麼辦?看來一切還得求助於制度設計,畢竟改革就是制度的重新設計。所謂人事的流動和更新可以在制度變化下的背景下曖昧的完成。天聰五年(1631年),離皇太極廢除“上與三大貝勒俱南面坐”的制度剛好還有半年時間。後金也設立了吏、戶、禮、刑、兵、工六部,這是皇太極版的未雨綢繆。

在皇太極的六部中,一般是由小貝勒在管事,他們是多爾袞、德格類、薩哈廉、嶽託、濟爾哈郎、阿巴泰等人。但過了沒不久,皇太極下令“停王貝勒領部院事”,這些可以與皇太極叫板的小貝勒們也賦閒下崗了。皇太極的做法非常高明,實際上是一種權力的剝離,對這些掌權貝勒們的剝離。

而頂替他們上崗的則是這樣一些漢臣:范文程、李永芳、馬光遠、高士俊、高鴻中等人。在後金新的權力格局中,范文程等們受到了皇太極的倚重。至此,一場有關改革的系統工程才告一段落。在以權力清洗為背景的漢化改革中,後金承襲了明朝的專制主義集權體制。皇太極也變得越來越像皇帝,而不是大汗了。

在廢除“上與三大貝勒俱南面坐”制度後的第四年後,公元1636年,皇太極在盛京稱帝,正式建立清朝。皇太極終於如願以償地坐穩了皇位,跟朱允炆比起來,他的手段確實高明的多。朱允炆是在明朝建立後近十年,天下大定之後出生的,沒有像皇太極這樣豐富的人生經歷。

而且朱允炆是明太祖朱元璋欽定的接班人,所以他坐上皇位只是時間問題。而皇太極就不同了,努爾哈赤並沒有確立接班人,他能夠成功上位,全是靠自己的努力。朱允炆和皇太極兩人所處的環境很相似,不得不說皇太極明顯技高一籌。同樣是削藩,皇太極的堪稱教科書式削藩,朱允炆還有的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