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娛樂

馬奇諾戰役中德國為什麼沒有立刻採取行動?而是在相距甚遠的挪威?

1939年9月,德國入侵波蘭,法國的110個師集結在馬奇諾防線一動不動,成為日後飽受詬病的“靜坐戰”和“奇怪的戰爭”。實際上,由於波蘭的迅速瓦解,在入侵後的第7天,一部分德軍已經調往了西線,法軍沒有進攻的實力和機會。

從這點看,多少有些誤解了法國。不是誤解的是,德國的下一個目標就是進攻法國。然而,德軍並沒有立刻採取行動,而是在波蘭滅亡後的7個月才發起進攻。同時,雙方的第一次交手不是在法國,而是在相距甚遠的挪威,這都是為什麼呢?

進攻法國的“黃色計劃”流產。

德國與蘇聯共同瓜分波蘭,戰役僅用了36天結束,大批德軍開始調往西線,準備進攻法國。同時,陸軍參謀部代號為“黃色”的作戰計劃也出爐了,但讓德國元首失望的是,這就是“施裡芬計劃”的翻版,沒有任何創意,會給德軍帶來災難性後果。

首先,作為法國人的驕傲,馬奇諾防線猶如一條難以逾越的鴻溝。因此,法國軍方認定德軍的進攻方向,是透過荷蘭、比利時實施迂迴進攻,而德軍就和一戰時期的“施裡芬計劃”一樣,再次陷入持久的僵局中,並在消耗中慢慢垮掉。

其次,一戰後,比利時也加強了邊境防禦,尤其是埃本埃馬爾要塞,它著落在一個懸崖峭壁上,前方是馬思河和艾伯特運河的交匯處,是個易守難攻的戰略要地。說白了,“施裡芬計劃”中攻佔法國必須經過比利時,而有要塞在,德軍休想。

更可怕的是,德軍拖不起。按照“施裡芬計劃”,德軍一定會像一戰那樣被拖耗下去,有限的資源還是小問題,“保持中立”的蘇聯是更大的問題。儘管蘇聯與英、法兩國有矛盾,但也不代表就喜歡德國,一旦拖下去,蘇聯一定有所動作。

就算不進攻德國,也會趁機“敲一竹槓”,那時的德軍將陷入更困難的境地。所以,進攻法國一定要速戰速決,而“施裡芬計劃”,顯然不符合這些要求。況且,因一架德機墜毀在比利時,“黃色計劃”被英、法兩國知曉,失去了實施的意義。

時間就這麼一點點地拖下去,不是不想進攻法國,而是沒有更好的計劃。直到德國元首遇到一位新任職的軍長,事情有了轉機。他不僅遇到一位軍事奇才,而且同他一樣善於“劍走偏鋒”,這就是後來大家熟悉的德軍名將——曼施坦因。

然而,“曼施坦因計劃”的出臺並不容易。

1940年2月,進攻波蘭的德軍主力已移師西線好幾個月了,進攻法國的命令卻遲遲不下,不是部隊沒有做好準備,而是沒有一個“速戰速決”的進攻計劃。在德國元首例行召見新上任的軍長時,遇到曼施坦因,才知道還有一份更好的作戰計劃。

這就是“曼施坦因計劃”。陸軍參謀部的“黃色計劃”出臺後,曼施坦因還只是A集團軍群的參謀長,他對這個方案非常不滿,並將其全部推翻,設計了更加精妙的進攻計劃。然而,當他信心滿滿地提交到參謀部時,卻遭到了退回。

原因也很簡單,“黃色計劃”是司令布勞希奇和總參謀長哈爾德擬定的,居然被一個小小的參謀長徹底推翻,另起爐灶,不僅有冒犯上級之嫌,而且讓兩位高官顏面掃地。曼施坦因心有不甘,先後6次提交均遭退回,一氣之下要求面呈元首。

這種越級行為可是犯了“大忌”, 總參謀長哈爾德一面斥責其“以下犯上”的行為,一面扣下他的計劃,並將其調往一個新組建的軍去當軍長。這種“明升暗降”的做法,曼施坦因十分清楚自己遭到了排斥,無奈地準備去新的工作崗位。

巧合的是,在德軍有個傳統,新提拔的軍職軍官,上任前要與德國元首進行一次任前談話。這讓曼施坦因看到了希望,當他和盤托出自己的計劃時,立刻引起了元首的共鳴,甚至可以說兩人心有靈犀、一拍即合,想到一起去了。

隨後,德國元首嚴令陸軍總參謀部,按照曼施坦因的計劃組織實施。內容是,將德軍136個師分為A、B、C三個集團軍群,先由B集團軍群進攻比利時和荷蘭,以此將英、法聯軍主力調往該地區;同時,C集團軍群佯攻馬奇諾防線,牽制法軍。

待英、法聯軍主力進入比利時後,強大的A集團軍群突破阿登山區,直衝英吉利海峽,與B集團軍群一道對英、法聯軍主力,形成包圍並“聚而殲之”,法國也就失去了最後的抵抗能力。這個計劃堪稱完美,既突然又高效,關鍵是能速決。

參考文獻:《第二次世界大戰》、《二戰全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