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時尚

面對高衙內的霸凌,跟高俅關係不錯的林沖何不用這三種辦法應對?

不知道為什麼,很多人同情甚至敬佩林沖。同情者說林沖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他也是有家有業的人,為了這個家,他也只能忍辱負重;敬佩林沖的人說他能忍人所不能忍,對高衙內忍,對高俅忍,對董超薛霸忍,而且忍無可忍就無需再忍,殺了陸謙富安和白衣秀士王倫,連金聖嘆也說林沖是個“毒人”。

但是細細想來,在高衙內第一次調戲林沖的時候,跟高俅關係不錯的林沖起碼有三種辦法應對,而且每一種的結局都會比被逼上梁山強,只是我們不知道林沖為什麼選擇了隱忍。咱們今天就替林沖出出主意,看看他當時最好的應對辦法是什麼。當然,說水滸不僅說水滸,講林沖不止講林沖,這些文字可能會觸怒一些尚且不如林沖的官府中人及其後裔,那麼請恕筆者……不說抱歉。

首先我們必須澄清一點,所謂為了家庭忍辱負重,那真有些高抬林沖了,因為他最後一紙休書把林娘子拋棄了——試想當林娘子有林沖這個丈夫的時候,高衙內尚且敢動手動腳,現在林娘子成了被休之婦,高衙內豈不是名正言順肆無忌憚?林沖拋棄林娘子,實際是一種甩鍋,也是在向高家示好:這個禍根我不要了,你愛咋地咋地吧,別再追殺我就行了。

林沖做得如此決絕,換作任何人是高俅和高衙內,手心也要捏一把冷汗:對妻子尚且如此絕情,可見此人蔫蘿蔔辣心,還是儘早除掉以絕後患!

言歸正傳,咱們還是來說一說林沖當時的三種應對之策。

讀過水滸原著的都知道,林沖跟高俅原本關係是不錯的,這其中有三件事可以證明。第一,以高衙內花花公子的品性,才不會去看什麼教軍場演武,但高衙內是認識林沖的,可見林沖沒少往高俅家跑,所以“高衙內不曉得他(她,古字他不分男女)是林沖的娘子,若還曉的時,也沒這場事。”

第二,據陸謙說:“如今禁軍中雖有幾個教頭,誰人及得兄長的本事?太尉又看承得好,卻受誰的氣?”可見八十萬禁軍中教頭並沒有成百上千(史實中或許有,但咱們今天說的是小說),而高俅對林沖也高看一眼。

第三,林沖之所以買那把惹禍的寶刀,就是因為“高太尉府中有一口寶刀,胡亂不肯教人看。我幾番借看,也不肯將出來。今日我也買了這口好刀,慢慢和他比試。”能開口跟借人家珍藏的寶刀,一次被拒絕之後還能再三再四求借,這可不是一般關係能做得到的。而林沖敢拿自己買的寶刀跟高俅“比試”,或許也真沒拿自己當外人。

這樣看來,以林沖跟高俅的關係,他完全可以採用第一種辦法——在閒聊的時候跟高俅說(告狀):“前幾天拙荊在街頭遇到令郎,鬧了一點誤會,請令郎過來說開了就好了。”高俅就是再不要臉,也不會公然袒護自己這個養子。高衙內被高俅半真半假訓斥一頓,估計心中的邪火也就熄滅了。

當然,這個辦法有一個問題,也就是說林沖也犯了官場中人常犯的錯誤:拿領導當朋友。事實上在任何朝代的官場中,上下級都是不可能成為真朋友的。下屬總是自我感覺良好,以為自己是領導親支近脈心腹之人,而事實上領導對下屬只是拉攏利用而已。改動魯迅小說中的一句話,就是“跟我交朋友,你也配?”

林沖的第二個辦法最有效也最安全,那就是一走了之。同樣身為禁軍教頭,王進得罪了高俅,以戴罪之身,在嚴密監視之下尚且走掉了,而且是帶著年邁的母親一起走掉的。林沖並沒有跟高俅正面衝突,行動完全不受限制,可以說是想去哪就去哪——他的岳父也是練家子出身,帶著老教頭和教頭之女出走,要比王進侍奉母親投奔延安府老種經略相公要輕鬆得多。

王進投奔老種經略相公,高俅也無可奈何,如果林沖一家快馬加鞭跑掉,高俅可能連追殺的興趣都沒有。以林沖的年富力強武藝高超,真正在戰場上一刀一槍搏出個大好前程來,高俅也是要對他笑臉相迎的。

至於第三個辦法,雖然令人不齒,但是卻幾乎百靈百驗。這一招經過歷朝歷代官場中人的修煉,已經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這第三個辦法或者說這一招,不用筆者多說,隨便找一個官府中人,他都能給你舉出若干個同僚的例子來:“承蒙不棄,敬請笑納!”

林沖之所以沒有采用這三個辦法中的任何一個,也許是因為他高估了高俅的品性,也許是他捨不得自己的“大好前程”。但是我們卻不能不說,林沖沒有選擇第三個辦法,真的是要比他後世的許多官員強多了。試問林沖之後的若干(還是別說準確年代了)年之後,又有多少官府中人能像林沖那樣不陪著笑臉將林娘子拱手奉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