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時尚

韓信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他為何追隨草根劉邦,而不是貴族項羽?

韓信是楚漢時期赫赫有名的軍事家,兵家四聖之一,劉邦一半的江山都是靠韓信打下的,沒有韓信劉邦的皇帝夢幾乎不可能實現。

楚漢時期,韓信將黃河以北的諸侯國全部殲滅以後,他手下的謀士勸他與劉邦、項羽三分天下,韓信若助漢則楚滅亡,助楚則漢可滅,但是韓信表示誓死追隨劉邦。

其實韓信最初在項羽的叔父項梁手下做事,項梁戰死以後,歸到項羽麾下,劉邦被封為漢王以後,韓信投靠了劉邦,項家本是楚國貴族,而且在當地很有聲望,韓信為何會棄項羽,而選擇草根劉邦呢?

(一)韓信早年靠救濟度日,生活艱難

韓信(前231年-前196年),今天江蘇淮安人,家境貧寒,韓信出生的這一年正好是戰國末期,秦始皇開始他統一六國的第一戰,八年以後楚國滅亡,此時韓信只有8歲。

韓信從小到大不喜歡幹農活,也不好好經商,也沒有一份正經工作,他跟戰國時期有抱負的年輕人一樣喜歡遊俠,覺得自己有幾分能耐,因此遭到很多人的厭煩。

比如他曾經連續好幾個月在亭長家混飯吃,亭長夫人很厭惡他。一次韓信又來亭長家蹭飯吃,亭長夫人故意不給他準備飯菜,韓信也不傻,他明白了夫人的用意,此後他再也沒有去過亭長家。

後來韓信為了填飽肚子,在河邊釣魚充飢,一位善良的大娘給韓信送了幾十天的飯菜,韓信對大娘很感激,韓信發達以後,送千金報答大娘。

韓信遊俠期間,總是佩帶刀劍四處晃悠,有個屠戶當眾侮辱韓信說他身體壯如牛,而膽子卻不如鼠,如果怕死就他的胯下爬過。結果韓信真的從屠戶的胯下爬過,整條街的人都嘲笑他是個懦夫。

(二)韓信為了實現自己的軍事抱負,投靠項梁

秦二世元年,陳勝吳廣在大澤鄉起義,全國各地的老百姓早就受秦帝國荼毒已久,於是紛紛響應,幾個月後,五國再現,天下大亂。

項梁跟項羽叔侄二人也在今天的蘇州起兵,韓信手持寶劍投靠了項梁,天下起義軍數不勝數,韓信為什麼會投靠項梁?項梁是秦始皇統一六國滅楚時最後一位抗秦的大將,項家世代為楚國將領,在楚地很有聲望,所以大家都喜歡追隨他,比如聲望很高的陳嬰,還有草根劉邦都投靠了項梁。

韓信加入項梁集團看重的是項梁是名將之後,在楚地很有威望,韓信認為投靠項梁,就有了施展才華的好平臺。但是韓信投靠項梁以後,並沒有受到重用,項梁戰死以後,韓信歸到項羽麾下,項羽任命他為郎中,就是項羽的侍從,沒有什麼地位,後來韓信向項羽提任何意見,項羽都不理睬。

(三)項羽不會識人,放走軍事奇才韓信

公元前208年,秦將章邯將趙王歇和趙國國相圍困於鉅鹿,趙王派人求助於楚懷王,楚懷王派出兩支軍隊,一路由項羽率領北上救趙,另外一路則由劉邦率領西進伐秦,並相約“先入關中者為關中王”,鉅鹿之戰項羽一戰成名,趙國成功解圍,項羽的軍隊瞬間擴充套件到了40萬,而劉邦雖然先入關中,他的軍隊只有10萬。

項羽依仗自己財大氣粗,把劉邦趕出關中,封他做漢王,封地巴蜀,巴蜀是秦國時期罪犯流放之地,劉邦自然很氣憤,心裡窩火想找項羽復仇,蕭何卻說:“以你現在的兵力怎麼可能是項羽的對手,我們當初在沛縣起兵,那麼艱難的日子都挺過來了,這點苦算什麼?現在不如籠絡民心,招賢納士,等時機成熟之後再取關中,”

劉邦聽後豁然開朗,當他再次見到項羽時,把昔日的仇恨拋之腦後,不但沒有表現出對項羽不滿,反而很開心,項羽看到這種情況以後,越發的感到愧疚,覺得自己對不起劉邦。項羽為表歉意,撥給劉邦3萬精兵,同時發出動員令,爾後只要跟隨劉邦者重賞,項羽以此來鼓勵人才投靠劉邦,這樣一來又有幾萬人投靠了劉邦。

韓信本來在項羽手下不受重用,不能實行自己的軍事抱負,前途無望,他想竟然項羽發號施令,不如自己去劉邦那兒碰碰運氣。

韓信走後,項羽竊竊自喜,他的耳根子終於可以清靜了,韓信再也沒有機會在他面前嘮叨獻計了。項羽放走韓信是他人生最大的損失,他沒有意識到韓信的重要性,直到韓信將黃河以北的諸侯國全部殲滅後,他才醒悟,並派出使者遊說韓信叛漢或者選擇三足鼎立,韓信卻說:“我當初在項羽手下只不過是個郎中,說什麼他都不聽,而劉邦厚待我,授我大將軍印,還將自己的衣服脫下來給我穿,我到死都不背叛漢王。”

韓信受家庭環境的影響,從小缺愛,加之他後來靠寄食為生,所以只要有人對他好,他很容易銘記在心,看他後來怎麼報答大娘就知道了,這也是韓信不願背叛劉邦的主要原因之一。

(四)劉邦為什麼會器重韓信?

韓信投靠劉邦以後,最開始也沒有得到重用,劉邦讓他做管理糧庫的倉管員。後來劉邦的司機夏侯嬰覺得韓信是個人才,便推薦給劉邦,劉邦給韓信升了一級,讓他管理糧餉,官職仍然很小,而且韓信想帶兵打仗,這不是他的興趣所在。

蕭何曾經也跟韓信交流過,也覺得韓信是不可多得的人才,當劉邦被項羽排擠到漢中後,有幾十個將領逃跑,韓信誤以為蕭何已經向劉邦推薦過自己,而劉邦不想用他,韓信感嘆自己懷才不遇,所以準備另尋明主,逃離漢營。當蕭何知道韓信逃走以後,放下手中緊急事情,把韓信追了回來,並極力向劉邦推薦韓信,最開始劉邦半信半疑,韓信有這麼厲害?不過後來劉邦看在蕭何的面子上拜韓信為大將軍,韓信實現了他的夢想。

從項羽分封18路諸侯王開始,劉邦就開始廣納人才、拉攏諸侯,與項羽爭天下。後來賢才良將盡歸漢王,這跟劉邦從諫如流的性格有關。劉邦西征時,酈食其一眼就看中劉邦,向他同鄉的兒子打聽劉邦的為人,得知劉邦善於納諫後,毫不猶豫選擇追隨劉邦。

而項羽不同,他本來就比劉邦能幹,尤其是在軍事方面,能幹的人自然比較自負,項羽自己曾經用過一句話來評價自己的軍事才能“所當者破,所擊者服,未嘗敗北”。項羽太優秀了,他不需要軍事天才,在他的籠罩下,凸顯不出韓信的才華,韓信自然在項羽那兒沒有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