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時尚

千年遺址出土神秘石人像, 外貌服飾非常怪異, 揭露出一項殘忍習俗

我們閱盡鉛華,只為呈現不一樣的歷史。

各位朋友下午好!子淵昨天給大家介紹了金沙遺址出土的商周金冠帶,有讀者私信聯絡,希望子淵能再介紹一些不太知名的珍貴罕見文物。今天咱們就聊聊金沙博物館所藏的石跪坐人像(又稱“跪坐石人像”)。

在人們的固有印象中,古蜀遺蹟出土的文物多是金器或者青銅器,其實石器也是金沙遺蹟出土文物的主要類別。由於古蜀國轄境內玉料資源貧瘠,所以古蜀王國的統治者們通常以石料代替玉料,他們命人從成都平原西北方向的龍門山一帶開採石料,以進行加工祭祀所需的部份禮儀用器。造型優美、簡練生動的石跪坐人像,就是這些祭祀禮器之一。

作為目前我國發現時代較早、製作最精的一批立體圓雕石刻文物,金沙遺址的石跪坐人像共有12件,其造型大同小異,高約20釐米,人像臉形方正瘦削、顴骨高凸,有著高鼻樑、大鼻頭與大嘴巴,耳垂部位還存在穿孔。石像未穿衣物,雙腿彎曲、雙膝跪地,被繩索反綁雙手,而其臀部則跪坐於腳後跟上。人像髮式極為奇特,不同於同時期的周人,頭頂髮飾從中間向兩翼左右分開,如同一本正在開啟的書籍,髮梢兩側則修剪得極為短促並微微上翹,人像腦後頭髮則被梳成兩股長辮,直垂腰間。

值得一提的是,考古學家發現石跪坐人像與周圍出土的石虎、石蛇、石璧等組合在一起,顯得極有規律,石虎出土時的位置恰好是虎口正對人像胸膛,這種特殊擺放形式顯然具有極強的宗教涵義,這無疑表明了人像、石虎、石蛇等都是古蜀國祭祀時所用的禮器。從石跪坐人像展現的姿態來看,這應該是商周時期人祭(人牲)現象的反映。人祭現象最早發現於商代二里頭晚期遺蹟中,在殷商時期,這種祭祀方式最為盛行,而人牲的主體很多時候都是戰俘、奴隸等對於統治者來說不值一提的“牲畜”。

據甲骨卜辭記載,人祭每次所用人數不等,最多時有三四百之眾。至於這些人牲的來處,太史公的《史記》似乎有著記載,“西南夷君長以什數,夜郎最大……其外,西自同師以東,北至楪榆,名為嶲、昆明,皆編髮,隨畜遷徙,毋常處,毋君長,地方可數千裡。”而在四川西北的茂縣牟託石棺墓中,有一件牛頭鈕蓋漆繪罐,其上所繪人頭像髮式為辮髮三根,這與石跪坐人像極為相似。從這裡人們不難推斷,古蜀國在商周時期就已控制南中地區,而石人形象很有可能就來自於西南夷,古蜀人祭所用的“人牲”就是那些被武力征服的西南少數群體。

參考資料:

《金沙遺址考古資料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