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時尚

八賢王的歷史原型是誰?八賢王的八賢之一是否真的存在呢?

民間故事中的八賢王

常聽評書、看電視的小夥伴們,對“八賢王”這個名字並不陌生。此人在《包青天》、《少年包青天》、《楊家將》、《三俠五義》、《寇老西兒》和《碧血青天楊家將》等小說、劇集中頻頻登場。

每逢忠義之士遇到奸佞之臣,甚至皇上刁難之時,懷抱“凹面金鐧”的八王千歲總能如“及時雨”一般出現,一句“本王掌中金鐧,乃是先帝御賜,上打昏君,下打饞臣”,足以化解任何危局。

那麼,在北宋初年的趙宋宗室之中,是否真的存在這樣一位“八賢王”呢?如果歷史上確有其人,又是哪位宗親呢?倘若不存在,他的原型又是何人呢?

“八賢王”的幾個特徵

在不同的話本、演義中,“八賢王”的名字不盡相同。

在《楊家將傳》裡,他是“趙德昭”;在《包公案(龍圖公案)》中,他又被喚作“趙德芳”;在《楊家府演義》裡,他的名字又變成了“趙德崇”。

儘管名字各異,但這並不妨礙我們從每個故事的細節中,歸納出屬於“八賢王”的共性和基本特徵。

宋太祖趙匡胤畫像

特徵一,這位八賢王是北宋開國皇帝宋太祖趙匡胤之子,並已成年,有一定的議政能力。

特徵二,他是一位王爺。但他的爵位是父皇趙匡胤所封,還是叔父宋太宗趙光義即位之後冊封,莫衷一是。

特徵三,他有先帝御賜的“凹面金鐧”,秉持公義,上打昏君,下打饞臣,在群臣和百姓中擁有較高聲望。

特徵四,他的壽數相對較長,在《萬花樓楊包狄演義》中,八賢王從宋太祖朝一直活到宋真宗朝,被人稱為“南清宮八王千歲”,他撫育了“狸貓換太子”一案中,被太監陳琳懷抱出宮的幼主,是仁宗的養父。

需要注意的是:在《狄青演義》的文字中,對八賢王的卒年有更加明確的闡述——八賢王逝於宋真宗御駕親征澶州之際,享年五十八歲。

電視劇《包青天》中,安排八賢王與宋仁宗同框,顯然有悖歷史

眾多趙宋皇子之中,誰是“八賢王”?

長久以來,對於北宋初期“八賢王”的原型,學界眾說紛紜。爭議的焦點主要集中在趙德昭、趙德芳、趙德崇三位未曾登基的皇子身上。

梳理文獻史料,究竟哪位更符合上述特徵呢?

首先,按照《宋史·宗室》所載,宋太祖趙匡胤育有四子:大皇子、二皇子與三皇子,分別名為趙德秀、趙德昭、趙德林,均系孝惠皇后賀氏嫡出;而四皇子趙德芳則為庶出,生母不祥。

因大皇子趙德秀和三皇子趙德林早亡,所以滿足宋太祖成年皇子這一特徵的唯有趙德昭、趙德芳二人。

此外,趙德崇系宋太宗嫡長子趙元佐的別名,與宋太祖之子的特徵不符,故予以排除。

其次,趙德昭與趙德芳是否符合王爺的身份。趙德昭在宋太宗繼位後,被冊封為“武功郡王”。儘管是郡王之銜,卻和四叔齊王趙廷美並立朝堂,位居宰相之前。趙德昭薨逝後,被叔父宋太宗追封為魏王,後又改封為吳王、越王。

從在爵位上分析,趙德昭基本符合八賢王的特徵。相比之下,趙德芳就比較勉強。因他在生前未被封王,王爵乃死後追封。

再次,在群臣和百姓中擁有較高的聲望,這條特徵兄弟倆都符合,但史書上並未記載二人曾經蒙先帝御賜上打昏君,下打饞臣的“凹面金鐧”。

最後,歷史有載,趙德昭、趙德芳兄弟的壽命都不滿三十。趙德昭是在太平興國四年(979年)為北伐將領請功,遭太宗呵斥,“退而自刎”,時年二十八歲。其弟趙德芳則在太平興國六年(981年)暴卒,年僅二十二歲。二人皆不符合“八賢王”的長壽特徵。

綜合以上四點,無論是趙德昭還是趙德芳,都無法與演義、話本中的“八賢王”形象完全吻合,充其量是人物原型而已。可這兄弟二人,究竟誰才是“八賢王”的原型呢?

趙德芳:“父死子繼”還是“兄終弟及”

正史對於趙德芳的記載並不多,但在評書和演義故事中,宋太祖趙匡胤駕崩之前,曾經動過立小兒子趙德芳為太子的念頭,但是阻力很大。究其原因在於:趙德芳並非嫡出,屬於庶出皇子,地位太低。

但還是有人支援趙德芳繼位,這就是宋太祖的第三位皇后——孝章皇后宋氏。

據司馬光《涑水紀聞》記載:太祖初晏駕……孝章宋後使內侍都知王繼隆召秦王德芳。可關鍵時刻,王太監卻跑到晉王趙光義的府邸。

小小太監膽敢如此,緣自趙匡胤的母親昭憲皇太后杜氏生前支援“兄終弟及”,而非“父死子繼”,立下“金匱之盟”。此事朝野上下盡人皆知,故群臣皆以趙光義為儲君。

所謂“金匱之盟”,是杜老太后彌留之際,告誡宋太祖“國賴長君”,務必吸取柴家孤兒寡母、二世而亡的教訓,將皇位傳給二弟趙光義,還讓宰相趙普在旁作證寫下,藏於金匱之內。

按約定:先由叔父先代替侄子繼位,相約宋太宗百年之後,皇位再回歸太祖一支,傳給趙德芳,即“代侄守位”。

可宋太祖駕崩於北宋開寶九年(976)十月,當時的趙德芳已經十七歲了,按現在的話說已經度過了十六歲的花季,是一名高中生了,比後周遜帝柴宗訓失國之時整整打了十歲。因此,所謂趙光義“代侄守位”,僅僅是杜太后支援傳子不傳孫的藉口而已。

宋太宗繼位六年後,即太平興國六年(981)三月,趙德芳薨逝,時年二十三歲;即使宋太宗真有“代侄守位”,他日再將皇位傳回趙德芳之心,也不可能實現了。

趙德昭:亂軍之中曾被擁立

或許有人注意到:在《楊家將傳》等小說中,八賢王還有另一個名字——趙德昭,也就是趙德芳的兄長。作為宋太祖的嫡長子,他同樣有機會登上皇位。

叔父宋太宗繼位後,封趙德昭為武功郡王,擔任京兆尹兼任侍中,比四弟趙德芳的興元尹、山南西道節度使高出很多。

北宋太平興國四年(979年),宋太宗親統大軍討伐遼國,誓要奪回幽雲之地。皇侄趙德昭隨同聖駕出征。

原本宋軍旗開得勝,進展神速,將大部分遼軍分割包圍在數個城池中。未曾想遼景宗耶律賢迅疾作出反應,派出耶律沙、耶律休哥等人率部南下馳援。宋、遼兩軍鏖戰於幽州城外的高粱河畔(今北京西直門外高梁河)。

宋軍先勝後敗的戰況,驚潰四散,宋太宗亦不知所蹤。隨行將帥、大臣誤以為皇帝已在亂軍之中殉難,無奈之下,從權推舉隨軍出征的趙德昭為主。

恰在此時,宋太宗奇蹟般地脫險回營,得知此事,觸動了心底敏感的神經。畢竟自宋太祖駕崩之後,“斧聲燭影”、叔奪侄位的流言竟無一日停息。

返回東京汴梁後,越想越氣的宋太宗在各種場合懟自己的侄子。偏巧趙德昭為北伐戰士請功,認為雖然北伐失利,仍應嘉獎忠勇將士,莫寒了人心。

豈料,此舉惹得太宗勃然大怒:“待汝自為天子之日,再賞不遲!”此言一出,趙德昭驚懼萬分,“退而自刎”。

南宋帝系變更,“八賢王”的原型水落石出

從前文來看,趙德昭、趙德芳兄弟二人,似乎是趙匡胤的嫡子、武功郡王趙德昭距離皇位更近,地位也更顯赫,接近八賢王在小說中“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地位。實際上,南宋時期趙德芳的聲望,比二哥趙德昭更勝一籌。

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在於兩宋之交的帝系變更。原本自宋太宗以降,北宋諸帝皆為趙光義之後。但南宋初年,宋高宗趙構無後,便過繼了宗室趙子偁之子趙伯琮(改名趙昚)為皇嗣,即日後的宋孝宗。這位趙伯琮正是趙德芳的六世孫。

趙德芳六世孫,宋孝宗趙昚

換言之,而趙德芳一脈在南宋時期終於奪回了屬於他們的帝位。因此,趙德芳乃“國之賢王”的呼聲也日益高漲,逐漸超過了其兄趙德昭。

在京劇名段《賀后罵殿》(其實賀氏已辭世,此處應為宋後之誤)中,宋太宗的唱詞道出了答案。

《賀后罵殿》,臺上青衫者為趙德芳

太祖駕崩後,趙光義的嫂嫂賀後上殿怒斥二弟。為平息皇嫂怒氣,趙光義厚賜小皇子趙德芳,加封“一親王,二良王,三忠王,四晉王,五德王,六敬王,上殿不參王,下殿不辭王。再賜你凹面金鐧,上打昏君,下打讒臣,壓定了滿朝的文武大小官員。哪一個不尊,你是個八賢王,代管朕躬。”

從這個角度看,“八王”的“八”字是指德行與特權。還有一種說法,即“八賢王”可以憑藉宋太宗恩賜的八項王爵,一生享受八份俸祿。無論是哪種解釋,都排除了坊間所謂宋太宗的八皇子趙元儼作為人物原型的可能性,因為“八”並非序齒、排行。

八賢王的歷史原型是誰?八賢王的八賢之一是否真的存在呢?

透過將史籍與小說相互比對,可以得出結論:“八賢王”在歷史上並不存在,僅僅是民間傳奇中杜撰出的一個角色。究其原型,最為貼切的應當是宋太祖的四子趙德芳,各路作者對他進行藝術加工,使其化身為一位懷抱金鐧,最終形成一個為民請命、浩然正氣的賢王形象。

八賢王的歷史原型是誰?八賢王的八賢之一是否真的存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