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財經

【關注】漢朝的三個時期,西漢王朝的十四個皇帝,分別是哪些皇帝?

漢朝,絕對是一個值得大書特書的朝代,一個純平民階層出身的屌絲劉邦,竟然創造了中華民族世界性的符號—漢人!從今天開始,聊一聊漢朝的故事。

大漢王朝主要分為三個部分:公元前202年劉邦建立漢朝,到公元8年王莽篡漢成功,總共210年的西漢;一個極具現代思想的神奇男人—王莽,創造了約15年的新朝;公元25年劉秀恢復漢朝,到公元220年曹丕廢漢稱帝,享國195年的東漢。

先看實現漢族榮耀的西漢王朝,西漢總共十四個皇帝,主要分為三個時期。

第一個時期:漢高祖劉邦建國,奠定漢朝四百年長存基礎。

劉邦經過四年卓越鬥爭,擊敗了楚國貴族出身的項羽,建立了漢朝,這個“漢”的名字起源於當年的封地,陝西漢中。這個地區恰恰是西楚霸王項羽封給劉邦的,由此可見項羽的眼界,之後的爭霸失敗,真是咎由自取。

劉邦做了皇帝,“新官上任三把火”,第一把火:休養生息。也是吸取秦朝滅亡教訓,劉邦堅持“無為而治”的黃老思想,於民生養,恢復國力。戰亂時期出現大量荒田,劉邦拿過來獎勵授田,培育出穩定的自耕農階層。

第二把火:郡縣與分封並存。劉邦認為秦亡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沒搞分封,打起仗來沒人賣力保護,所以他就大量分封同姓王,立下誓言“非劉姓王者,天下共擊之”;同時也堅持了中央集權的郡縣制度,親自選拔刺史,到地方監督郡守和諸侯國。

第三把火:與匈奴和親。北方的匈奴,逐水草,習射獵,全民皆兵,劉邦剛與項羽打完仗,根本無力抵擋匈奴的騷擾,卻發現另一條和平之道—“送你新娘子,換我好日子!”

匈奴和親

劉邦出身平民,建漢初期,開國功臣大多亡命之徒。因此漢朝上至天子,下至王侯將相,大出身平民,漢初就是一個平民化的社會,加上獎勵授田形成的自耕農階層,整個社會階層非常穩定。人心齊、泰山移,漢朝迅速穩定發展起來。

第二個時期:呂后專權到文景之治,漢朝開始強大。

劉邦之後,嫡長子劉盈繼位,是為漢惠帝,但當時的大權,實際上都掌握在他的母親呂后手中。漢惠帝最著名的功績,就是任用曹參為相,蕭規曹隨了。劉盈的太子之位是呂后經過殘酷鬥爭才保住的,劉盈登基後,呂后報復曾經對手戚夫人的手段非常殘忍,天性仁慈的漢惠帝深受刺激,在位七年就去世了。

呂后立了漢少帝劉恭做傀儡,自己直接臨朝改制。做了太皇太后的呂雉,開始分封呂姓王。好在執政方針上,沿用高祖劉邦的思想,無為而治,還算有所發展。劉恭長大後,想要改變傀儡面貌,結果被呂雉直接廢掉,成為歷史上第一個被廢黜的皇帝。

呂后專權

之後呂雉,命漢惠帝劉盈的兒子劉義改名為劉弘,繼承皇位,也稱漢少帝,為了和前少帝劉恭區分,史稱後少帝。劉弘老實聽從呂雉擺佈,做了四年多有名無實的皇帝,熬到呂雉病亡,結果漢初老臣周勃、陳平藉機清除呂族勢力,迎立劉邦的另一個兒子,漢惠帝劉盈的弟弟劉恆來當皇帝,處死了劉弘。

劉恆就是著名的漢文帝,文帝非常節儉,他的皇后就是電視劇《美人心計》的主角,平民出身,衣著樸素的竇漪房;文帝身具孝心,曾經親自為母親嘗藥,成為二十四孝裡“親嘗湯藥”的主角;文帝心地善良,因著名的“緹縈救父”,廢除了肉刑。

劉恆和竇漪房的長子劉啟,就是後來的漢景帝。景帝登基後,繼續沿用父親的政策,勤儉治國,鞏固中央集權,然而,三年後就發生了吳王劉濞帶頭的七國之亂,七個劉姓諸侯國背棄劉邦誓言,帥兵反叛。一方面七國舉兵不義,另一方面文帝和景帝積德累善,十個月就平定了此次危機。

景帝利用這個時機,抑貶諸侯王地位,削弱諸侯國權力,收回官吏任免權,奪取諸侯國鹽鐵銅等租稅,迅速解決了王國問題,使漢朝郡縣數量,大大超過諸侯國郡縣數量。這個政策,對於國家統一,意義十分重大。

文景之治

文帝和景帝執政時期,沿用編戶制度,奠定農業基礎地位,興修水利,發展教育,使漢朝進入強盛時期,史稱“文景之治”。當時人口比秦末漢初增加數倍;國庫內串錢的繩子都爛斷了;糧倉堆滿了,只能露天存放,有些都發黴了。這大概是歷史上最早的小康社會了吧!

第三個時期:漢武帝劉徹顯威到外戚亂

,西漢盛極而衰。

漢武帝劉徹是歷史上最著名的皇帝之一,他在位五十四年,推動西漢進入鼎盛時期;他的文治武功,使漢朝成為公元一世紀世界上最強大的帝國,世界文明的中心;他給了一個民族前所未有的自信,成為中華民族最值得自豪的偉大時代!

政治方面:頒佈“推恩令”,強行要求諸侯國,把自己的封地和權力分給各自後代,削弱諸侯國勢力。同時收回相權,增加刺史,加強監察制度,建立系統完整的政治制度。

軍事方面:改革兵制,大力發展騎兵,派遣衛青,霍去病北擊匈奴;派張騫出使西域,開通河西走廊,著名的絲綢之路逐漸形成;建立水軍,配合大軍向東滅了衛氏朝鮮;南面的東越、閩越、南越等夷族都被打得不輕,兩廣地區被重新納入版圖,漢朝的疆域版圖也進入鼎盛時期。

經濟方面:設立平準法、均輸法,由官府統一經營運輸和貿易,增強了國家經濟實力;頒佈“算緡”、“告緡”令,徵收商人資產稅,打擊奸商,平抑物價;禁止郡國鑄錢,政府鑄造五銖錢,將當時的貨幣進行統一;推行“代田法”,移民西北屯田,拓展農業生產的的規模。

思想方面:“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家學說成為中國封建統治正統思想,在長安設太學,大力推行儒學,加強思想層面的統一,這個當然就有利有弊了,但在當時,對國家的統一和強盛起到更多的正面作用。

人才方面:確立察舉制度,配合軍工授爵制,開拓了儒生群體的上升通道,豐富了系統的人才選拔制度,增強了社會各階層的團結,聚齊人心,蒸蒸日上。

漢武帝釋出《罪己詔》

五十年的四處征戰,窮兵黷武,也使得農民徭役加重,賦稅增高,出現破產流民。漢武帝晚年夢想長生不老,求神仙不成,又經歷父子相殘、太子自殺的人倫悲劇後,開始悔悟,釋出《罪己詔》,承認自錯誤,強調懷柔養民、停止戰爭、發展農業,漢朝又逐漸歸於和諧發展。

劉徹選擇了最像自己的幼子劉弗陵繼位,是為漢昭帝。昭帝不負父親所望,重新施行與民休息的政策,減少賦稅,在首輔大臣霍光的輔佐下,百姓生活富裕,實現了漢朝的中興穩定。只可惜英年早逝,漢昭帝在位十三年就暴病而亡。

漢昭帝劉弗陵沒有子嗣,霍光為首的群臣,只好選擇劉徹的一個孫子—昌邑王劉賀,把他過繼給昭帝,繼承帝位。結果這個劉賀在位二十七天,隨意徵調索取物資,喪失禮義,攪亂朝政。霍光奏請漢昭帝的皇后,當時年僅14歲的皇太后,廢黜劉賀,貶為海昏侯,劉賀一個月之內,從王爺到皇帝,又貶到侯爺,真是大起大落,太刺激了!

劉賀被廢后,霍光找到漢武帝劉徹的曾孫劉詢,從民間迎入宮中,封為陽武侯,同年7月登上皇位,創造升遷最快的紀錄,劉詢就是著名的漢宣帝,民間的疾苦生活,使他非常注重減輕人民負擔,重視吏治,任用賢能。宣帝劉詢堪稱西漢王朝最後的榮光,創造了政治清明、社會和諧、經濟繁榮的“宣帝中興”。

宣帝劉詢的長子劉奭繼位,是為漢元帝,元帝性格柔弱,優柔寡斷,完全沒有他父親的雄才大略,西漢也此開始走向衰落,土地被豪強兼,外戚和宦官集團成形,社會危機加深。著名的“昭君出塞”就是漢元帝時期,與匈奴重新開始和親政策的無奈之舉。

漢宣帝劉詢之後,太子劉驁繼承皇位,是為漢成帝。漢成帝是典型的昏君代表,荒淫無道,寵幸“環肥燕瘦”的趙飛燕姐妹;不理政事,尊自己的母親王政君為太后,將朝政之事,委託給諸位舅舅,外戚王氏一家“七弟封侯”,掌控國家大權,王政君的侄子王莽開始嶄露頭角。

漢成帝為愛美人,不惜處死自己本就不多的兒子。只好立侄子定陶王劉欣為太子。劉欣就是後來的漢哀帝,哀帝即位之初,很想有一番做為,然而在整肅王氏家族的鬥爭中失敗,同時身患疾病,兩足不能並行,被群臣嘲笑,轉而加封男寵董賢,留下“斷袖之好”的同性戀別稱。

漢哀帝病逝後,王莽獨攬大權,為了便於控制,王莽迎立9歲的劉衎為帝,就是漢平帝,並且讓自己的女兒,做了漢平帝的皇后。王莽則稱“宰衡”,地位超越所有的王與百官,向皇帝的寶座逼近。五年之後,漢平帝莫名其妙地“病逝”,王莽開始由“攝皇帝”走向“真皇帝”。

王莽cuanhan

西漢的興盛,是平民階層的勝利,是功臣、貴族和皇權利益制衡的結果;西漢的衰弱,是外戚和宦官集團與皇權矛盾鬥爭的開始;新的社會問題需要政治大變革,太平盛世的大漢王朝在“摸著石頭過河”中呼喚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