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財經

煤油燈為什麼會成為古代的家庭的標配?煤油燈是怎麼演變而來的呢?

從人類誕生到現在,光和火一直是人們所追逐的物件,也是人類文明傳承的象徵。他為人們帶來溫暖,驅趕野獸保證安全,照亮了我們前進的道路。其實在人類使用光和熱的過程中大多是停留在蠟燭和燃油的時候,直到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才在西方開始用電鮮明。而我國那個階段在農村大部分還是在使用著煤油燈。

每當夜幕降臨的時候,每家每戶都點起煤油燈,在燈下享受著一家人的歡聚時刻,雖然煤油燈沒有現代化電器那般明亮,但是在那個年代一盞煤油燈是多少家庭溫馨時刻的象徵, 同時煤油燈也反映出了我國在上個世紀中歷史的發展脈絡。

煤油的發現歷史

那麼煤油燈又是怎樣發展而來的呢?原來我們所說的煤油燈其實燃料並不是煤油,而是石油。早在18世紀的時候,英國人就從煤裡面提煉出來油用於煤油燈的使用。但是由於這種油是從煤裡面提煉出來的,所有非常容易髒,要不停的插試菸灰。但我們中國使用的時候,我們其實曾經嘗試過用菜籽中提煉出來的油進行照明,感覺效果還可以。於是這種方式就一直保持了下來,直到現在一些寺廟使用煤油燈時也是用的這種方法。不過當時菜籽油能照亮的範圍有限,並且菜籽油的價格非常貴,這種照明方式不到特殊時刻,是不會輕易使用的。

為了讓照明範圍更廣一些,19世紀的英國人就嘗試了另外一種方法,他們在鯨魚的頭部來尋找一種新能源,他就是鯨魚頭部的半透明液體,這種液體只要和空氣接觸就會變質,形成可燃物。這種鯨油不僅照明度上去了,而且在燃燒的時候還會散發出一股香氣。不僅如此,這種材料不僅可以用來燃燈還可以製作稱為香皂,也正是因為這樣在十九世紀的歐洲,人們為了這種利益,殘忍地將鯨魚殺害,只是在十九世紀,美國就殺害了九百多隻鯨魚,幾乎快將鯨魚一網打盡。

在同一時期人們也在嘗試著用煤氣作為燃料,但是困難就很快來了。煤油的製作成本仍然是非常高的,並且在當時人們的一些技術並不是很完善,這種燃料方式就暫時擱淺了下來。

直到一八五三年,一名美國人在回到故鄉的時候,意外發現了石油,這種油不僅可以製成藥類,用它來做小明燃料也非常方便。於是他便開發出來商機,在這個發源地開啟了石油公司,並且買下來承租權利。

本來人們願意為,這種燃料就像水一樣隨意都可以獲取,可是在用完此地的石油過後,再也沒有輕而易舉的挖到石油了,這個美國人也不得不選擇放棄,但是卻在他放棄的前一刻,一個發現改變了。就是一個工人在勘測的時候,竟然發現了另外一種燃燒為,他和石油類似,但是又不同於現在的石油。他是綠色的粘稠液體,他不能直接燃燒,要經過詳細的過濾,因為這種液體很不穩定,操作不好就會容易爆炸,另外這種液體的抽取也沒有石油那麼方便,是比較麻煩的工程。

於是這個美國人就開始對這種液體進行提純,把周遭的副產品個給退掉了,但是他不知道的是,他丟棄掉的這些過濾物在現代也發揮著重要作用。幾年過去後,在比斯爾發現的這些油田附近的開採量也已經達到了一個新的記錄點。不到10年的時間,僅僅是美國的石油開採量已經達到了400萬桶,翻了幾倍之多。由於過多的石油開採量,但是通貨膨脹,石油的價格也是一落千丈。

雖然這對平民消費者來說是一個好訊息,但是對於那些石油開發者們,這就是一個噩耗,嚴重損害誇們的利益。很多石油開採商也抵不住壓力而倒閉,要知道現在的價格還不到原來級別的一半。

在這樣的背景下,兩個具有商業頭腦的人出現打破了這一格局。他們就是克拉克和洛克菲勒這兩個完全與石油無關的豬肉公司。他們橫空出世成立了一家標準石油股份有限公司,不僅如此他們還有著自己的宣傳口號,那就是保證產品的質量。

因為在那個年代,提純技術是不完善的。這種石油不僅氣味難聞,而且還有一定的危險性,如果操作不當是有可能發生爆炸的。這家公司不僅保證了質量外,還保證了價格的低廉。

這個公司的營銷策略在當時算得上是頂尖的了,他們不但給自己建立了一系列的營銷策略,還建立了屬於自己的營銷渠道,一路走來逐漸佔據了大部分的市場。

煤油燈進入中國歷史

我國也從一八六零年代開始在上海這座大城市裡開始售賣煤油燈。但是當時煤油燈失火的現象也非常普遍。直到19世紀70年代,才開始有商鋪出售帶有玻璃罩的煤油燈,這更加安全了。

除了上海,我國浙江等沿海城市也是先用起來煤油燈,因為這種燈的確方便,而且照明效果也不錯,在清朝末年,煤油燈的進口量甚至超過了鴉片的進口量。

甲午海戰後,清政府開始對港口貿易放寬限制,很多外國人開始來到中國售賣煤油燈。因為中國市場比較大,當時的一些大的石油公司為了擴大知名度,在中國也有著自己的營銷策略。

這些從外國進口的煤油燈不僅更加美觀了,而且照明度也普遍上升,比我國傳統的燃料更加經濟實惠許多,因此也受到了人民的追捧。到了一九二零年,菜籽油的煤油燈也逐漸被進口的以石油為原料的煤油燈所替代。

煤油燈帶來的變化

煤油燈的出現,幫助人們驅散了黑暗,更驅散了人們對黑暗的恐懼。人們也逐漸從對煤油燈的排斥走到接受,最後得到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