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財經

姬昌繼承了其父季歷之業,勤於政事,廣施仁政

姬昌,姬姓,名昌,岐周人,今陝西岐山縣人,周武王姬發之父,季歷之子,周太王姬亶之孫。

季歷,姬姓,名歷。排行季,稱季歷。古代家中兒子排名伯、仲、叔、季,就是說姬歷排行老四。

周經過姬亶、季歷勵精圖治,對周邊戎狄部落發動一系列戰爭獲勝,勢力範圍不斷擴大,同時與商貴族通婚,學習商朝文化,實力已在各諸侯中凸顯。

商王文丁忌憚周族勢力擴張,以封賞為名,將季歷召至殷都,名義上封為“方伯”,稱“周西伯”,即西方諸侯之長,實則軟禁後殺害。

商王文丁就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商紂王的爺爺,同時也是大名鼎鼎比干之父。

季歷死後,姬昌繼位,即西伯昌。

姬昌繼承了其父季歷之業,勤於政事,廣施仁政,禮賢下士,大力發展農業,周國社會經濟得到了進一步發展,國力日漸強盛。這再次引起商王朝的不安,商紂王將姬昌關押在羑里。

羑里,今河南省安陽市湯陰縣北羑里城遺址,傳說姬昌被關押在此7年。“畫地為牢”, “文王拘而言周易”就在此地。在此期間,姬昌將伏羲八卦推演為六十四卦384爻,因此羑里變成了風靡全球的中華文化之源五經之首《周易》發祥地,《易經》愛好者的朝拜聖地。目前羑里城遺址已被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大名鼎鼎南宋抗金名將民族英雄岳飛就出生羑里,羑里城遺址往南4公里就是岳飛廟。

周國大臣散宜生出主意,遊說商紂王寵臣費仲,重價求得有莘氏美女,驪戎文馬,有熊九駟等天下珍寶送給紂王。商紂王大悅,留下美女,赦免姬昌出獄,賜給弓矢斧鉞,使姬昌的專征大權。

大家是不是和黑人小哥一樣充滿了問號?既然商紂王忌憚周,為什麼要放了姬昌的同時,還要賜他弓矢斧鉞,要知道,古代兵器就是兵權的象徵。這不是放虎歸山,助紂為虐?商紂王是因為傻嗎?已經昏庸到了這種程度?

在讀了很多歷史故事以後,我基本確定了史書的2個特點:

1、史書上記載的史實應該是真的,但是作者可能因為立場問題,對史實進行了刪減,同時透過或繁或簡地對史實進行描述,讀者讀著讀著就被作者的思路帶偏了。

2、史書上的解析或者原因分析可能與事實不一樣。

所以顯然不是商紂王糊塗,商紂王估計也想象他爺爺文丁一樣,殺了姬昌。但是殺了之後呢?勢必給了週一個很好的伐商理由,對於後來的姬發而言,不光你爺爺殺了我爺爺,現在你還殺了我爹,這仇上加仇可不是不共戴天之仇?簡直就是世仇!那以商當時的境況,商是不是有足夠的實力抵擋住姬發?恐怕勝算不大,所以姬昌不能一殺了之。

那殺不得,放回去就好了,怎麼還賜他弓矢斧鉞?這可能只有商紂王自己才知道的奇思妙想了。我猜測估計商紂王是這樣考慮的:商紂王繼位以來,對夷發動了多次戰爭,也正是因為這些戰爭,消耗了商本不再厚實的家底。那麼他賜給姬昌弓矢斧鉞,可能也想讓周重蹈他的路數,從而一石多彈,周如果窮兵黷武,大大消耗了自己的國力,商則坐享其成。可惜事不如紂王所願。

在姜子牙的輔佐下,姬昌表面上臣服於商,心甘情願地做商封的西伯昌,但暗地裡卻做著滅商的準備,他分化瓦解商朝的附庸,斷虞、芮之訟,成功地調解了虞、芮兩國爭田糾紛。河東小國諸侯紛紛前來擁戴,他們好像也已經預料到了周即將取代商,成為新的王。

當虞、芮兩國因爭田糾紛,調解人為西伯昌的時候,我們知道了商的影響力已經不復存在了。

文王四十七歲時為西伯諸侯,四十二年後,文王八十九歲,西伯昌得赤雀丹書,受天命,稱王,即周文王,次年改元,年號“受命”。

姬昌稱王已經掩蓋不了他的司馬昭之心了。稱王居然還有赤雀丹書,受了天命才稱王,套路啊。

受命二年,文王向西北、西南用兵伐犬夷,為滅商建立了鞏固的後方。接著向東發展,過黃河進攻耆(今山西省長治縣境)、邗(今河南沁陽北)等國。沿渭水東進,攻佔了商朝在渭水中游的重要據點崇(今西安市戶縣境內),掃除了周在東進道路上的一個障礙,並且據有關中的膏腴之地。

天府之國最早指的就是關中平原,即“金池湯城,沃野千里,天府之國。”李冰父子建立都江堰水利工程後,成都平原才免受旱澇之苦,變得風調雨順,糧食產量大增,成為“天府之國”新的代名詞。而成都為日後秦朝統一六國,劉邦楚漢之戰獲勝,三國時蜀國逐鹿中原,以及蒙古滅金、南宋,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但就是這樣的天府之國,成為了歷史上的戰略要地,除了佔都稱王的幾個不入流政權以外,其他幾乎所有統治政權都因為戰爭向成都要糧食,要錢,不斷地壓榨蜀地的老百姓,更有甚者,殺光蜀地百姓。歷史就是這樣,如果你有糧食有錢,特別是你還處於要衝之地,但是卻沒有足夠強大的實力保護,不打你打誰?比如後唐、比如宋、比如中東。

至此文王已將勢力擴充套件到長江、漢江、汝水流域,形成了“三分天下有其二”的局面,完成了對商的鉗形包圍態勢,對商形成咄咄逼人的攻勢,構成了對商都朝歌的直接威脅。 此時周實際已控制了大半個天下,天下諸侯多歸服於周,而殷商已處於被極端孤立的境地。

受命七年,文王崩,其子姬發繼位,即周武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