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財經

王陽明:真正聰明的人,往往不會問這3個問題,希望你沒問過

真正聰明的人,一生“三不問”

王陽明被稱為“千古第一聖人”,是中國幾千年的封建歷史中,唯一一個和孔子齊名的人。他的人生可以簡單地分為兩個部分,36歲前和36歲後。

36歲前的王陽明雖然家境富裕,但經歷的苦難也不少,尤其是在進入官場後,因為得罪劉瑾被貶龍場。但幸運的是,在36歲時,王陽明成功悟道,提出“知行合一”理論,之後更是創辦“陽明心學”。

在王陽明的心學中提到:真正聰明的人,一生“三不問”,別等40歲以後才頓悟!

一、不問人心

世上有兩樣東西不可直視:一是太陽,二是人心。直視太陽,容易被強光刺傷眼睛;直麵人心,容易讓猜疑佔據心靈。

過度揣測別人的想法,其實就是把自己置於猜疑的環境中,誰也不相信。在《知行合一,王陽明心學》中提到,種樹者必培其根,種德者必養其心。想要有一個美好的未來,修心是非常必要的,總是猜疑別人,自然也沒人會相信你。

二、不問天意

很多人在做一件事時,總是喜歡先考慮結果,如果想到的是好的,那就去做,如果不好, 那就不做。

凡成大事,人謀居半,天意居半。不管做什麼事,只要自己盡到自己最大的努力,這就夠了,剩下的全看天意。如果過度看重天意,就很容易放棄努力,相反,如果太重視結果,而忽視天意,又很容易鑽牛角尖,這兩種結果,對我們都沒有好處。

所以,王陽明勸誡人們:天地雖大,只要心存良知、心懷善念,哪怕只是凡夫俗子,也有可能成為聖賢。

三、不問過去

王陽明曾說:“只存得此心常見在便是學。過去未來事,思之何益?徒放心耳。”意思是,對於過去或未來哪些不可改變,不能預知的事情,想得再多也沒用,還不如學會放下,做好當下的事情,這就夠了。

有些人總是沉迷過去,幻想著如果現在的自己依然像以前一樣該有多好,但時間從來不會為任何一個人停留,我們能做的就是不讓將來的自己後悔現在的所作所為。

好漢不提當年勇,智者莫念昔日功。過去的就讓它過去,做好現在,就是對過去最好的交代!

王陽明說:“人人自有定盤針,萬化根源總在心。卻笑從前顛倒見,枝枝葉葉外頭尋。”人生真的不得不讀王陽明,他能為我們迷茫的生活指出一條光明的大道。

王陽明是“心學大師”,一生致力於心學的傳播,他對人生的很多感悟和觀點,放在當下仍然不會過時。

人生多學習王陽明,便能少走一段彎路,何樂而不為呢?

如果要想學習王陽明的智慧,不妨讀一讀《傳習錄》和《知行合一》這兩本書。

《知行合一》不僅整個層面描述了王陽明心學的生平,而且弟子們梳理他的文字和書信所編寫的傳記,對知行合一、致良知給予了嚴謹的詮釋,使之非常容易吸收了解王陽明心學的哲學思想聰慧。該書涵蓋了王陽明心學的具體哲學理論,是探索王陽明思想和心學發展的主要資料。

《傳習錄》是王陽明的語錄和論學書信,書中分為上中下三卷。“傳習”一詞出自論語,《傳習錄》包含著王陽明的主要哲學思想,是研究王陽明心學發展的重要資料。

王陽明心學思想被譽為500年來最精妙的人生智慧。民間傳說中國一共出現了兩個半聖人,第一個是孔子,第二個是王陽明,半個聖人是曾國藩;曾國藩是陽明心學的受益者,他視陽明心學為精神導師。

當我們內心苦悶、煩躁、迷茫不安時都可以閱讀王陽明心學,心學會強大我們的內心,更加理性和智慧地面對人生中的困境和磨難。

點選下面連結方可購買。

發H 王陽明心學書籍全集 傳習錄知行合一無刪減精裝原版原著

¥

79

度小店

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