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財經

澳大利亞曬出一則報告,對華出口額增長20%

中國和澳大利亞之間的貿易問題已經持續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這使得澳大利亞國內的經濟出現了嚴重的問題,包括葡萄酒、木材等多款貿易商品都已經出現了交易數量減少的情況。但就在這樣的前提下,澳大利亞曬出了一則新報告,顯示有一項產品對華出口額不降反增。那麼,這是發生了什麼呢?

鐵礦石對華出口增長

據瞭解,這項對華出口額增長20%的專案就是鐵礦石專案。澳大利亞統計局資料稱,在過去的5月份,中國商品出口總額創最高紀錄,資料達392億澳元,同比增長16%,而其中鐵礦石就供應了20%的增長,可見在各種政策和貿易問題的影響下,澳大利亞單單依靠鐵礦石依舊能夠保證收入穩定增長,只不過鐵礦石的對華出口增長了,國內的其他一些行業卻並不好受。

鐵礦石對澳大利亞

對於澳大利亞來說,中國的鐵礦石需求毫無疑問是最大的,該國80%的鐵礦石最終都會銷往中國,如果失去了中國的市場,那麼澳大利亞的經濟問題幾乎頃刻間就會爆發,所以,保持與中國的良好貿易關係是澳大利亞必須要始終堅持的。而從整個貿易角度上說,這也代表了澳大利亞對中國的態度。

要知道,過去的很長一段時間裡,莫里森政府一直在試圖透過各種方式在政治上佔據優勢,同時又不想丟失經濟利益,然而中國顯然並不會給其這樣的做“牆頭草”的機會,因為大麥和葡萄酒的反傾銷稅,澳大利亞叫囂要去WTO解決問題,中國自然是奉陪到底,但澳大利亞顯然鬧不起,畢竟其絕大部分收入都依靠出口,一旦出口進一步中斷,那麼澳大利亞自己的經濟甚至社會問題就很容易出現。

所以,透過鐵礦石的增加出口來彌補損失就是一個可以理解的行為。如果換個角度思考,這其實也是兩國博弈的一個重要渠道,因為大宗商品漲價,同時鐵礦石也是中國乃至全球當前最需要的東西之一。

鐵礦石對中國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鋼鐵生產國,僅僅是今年前5個月,我國的鋼鐵生產量就有4。731億噸,佔據了全球近六成的鋼鐵生產,而這些鋼鐵不僅有透過各種方式對外出口,同時也支援著本國國內的經濟發展和建設。所以,鐵礦石可以說是中澳兩國經濟問題的最後“底線”,此前有政客就認為中澳經濟矛盾比較頻繁,應該用鐵礦石予以制裁,然而現在澳大利亞卻增加了出口,這充分說明了其在經濟上依舊不敢過於強硬。

誠然,中國因為有60%的鐵礦石進口於澳大利亞,這也意味著中國相對來說也更為依賴澳大利亞,但這實際上只是一個短期的現狀,對澳大利亞來說,中國的需求決定了自己絕大部分的出口,所以中國是最重要的物件,而對中國來說,鐵礦石並不僅僅在澳大利亞有生產,在多元化的前提下,澳大利亞的重要性不是不可以替代的,就像“一夜之間”中國最大的葡萄酒供應商從澳大利亞變為法國一樣,即便鐵礦石需要專門的港口,但轉變需求對中國來說其實並不太困難。

反過來,因為中國是最大的鋼鐵生產國,超過50%的市場意味著全球一半的需求都在,除非剩下的一半基本都進口澳洲鐵礦石,否則澳大利亞根本無法彌補這個虧空,這顯然是基本不可能的,所以指望澳大利亞更進一步限制也就不可能了。

未來產量的縮減

不過,無論澳大利亞增加鐵礦石出口是“求和”還是因為全球市場需求旺盛,同時壓制高漲的大宗商品價格,中國未來也會逐步降低進口量,這主要是因為鐵礦石本身的提煉和生產需要耗費大量的能源,對環境汙染是極大。

而中國當前正在全面推行“碳中和”的相關計劃,這意味著環境保護會成為未來很長一段時間裡中國著重關注的目標,也就是說,鋼鐵產量會逐步下降,進口鐵礦石的量就必須減少。此前,我國相關部門實際上早就已經發表宣告,要求鋼鐵企業按照新規定,不增長、並且逐漸降低鋼鐵生產量,由此可見,澳大利亞的鐵礦石需求量會因此而縮減。

轉變經濟結構才是硬道理

既然中國與澳大利亞的貿易關係已經徹底改變,指望當前的環境下重新恢復也是不可能的,即便是聯絡異常緊密的鐵礦石也必然在多元化的情況下逐漸消失,那麼對澳大利亞來說,轉變經濟結構才是真正有望解決問題的硬道理,而不是還試圖在各種問題上與中國“爭高下”,在這樣下去,只會讓自己的衰退來得更快。

當前的莫里森政府相比經濟利益和民生,明顯更關注政治,這就使得其決策經常性走偏,甚至於被充當“打手”還不知情,如果短期內相關的策略再無法有所改變,靠著鐵礦石可不能支撐搖搖欲墜的澳大利亞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