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財經

文化生態保護:一張藍圖繪到底

傳統繪畫藝術中,“留白”讓作品整體協調精美,山東濰坊則把類似理念用到文化生態保護區的建設上。2010年獲批設立以來,齊魯文化(濰坊)生態保護區堅持非遺融入現代生活、非遺融入現代文創產業、非遺融入公共文化服務體系3個建設理念,搭建非遺傳承、文化傳播、學術研究和市場推廣4個保護平臺,原生態保護當地的民俗非遺土壤。10年來,得益於當地黨委、政府的高度關注,保護區內以非遺為代表的文化資源與百姓的生活越來越密切。諸多非遺專案離開展覽館,以嶄新的角色,融入了民眾的生活。

完善非遺保護體系

說起齊魯文化(濰坊)生態保護區,濰坊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會長範新建有說不完的話。他全程參與了保護區的規劃設計,認為保護區之所以有今天的成績,主要得益於有科學可行的規劃,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

齊魯文化(濰坊)生態保護區服務中心主任高增光告訴記者,濰坊市地處山東半島中部,北部沿海地區緊靠黃河入海口,是中華文明重要源頭東夷文化的核心區,是齊文化的發祥地,素有“道承齊魯、襟連海岱”的美譽。齊魯文化(濰坊)生態保護區源自於2010年建立的濰水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範圍為濰坊市全境,是齊文化形成的核心地帶,具有海岱之間半島性複合型文化的鮮明特徵,是歷史悠久、傳承至今的中華區域文化型別。

非遺專案老貓花燈這幾年在濰坊越來越受歡迎。濰坊外國語學校將其引進課堂,該校美術教師李科介紹,每週一節的非遺課程,由校外非遺傳承人授課,得到了學生的喜愛。老貓花燈的製作工藝涉及美術、手工等多個環節,非常鍛鍊學生的動手能力。2018年,濰坊外國語學校成立了老貓花燈社團,成為這門技藝在學校傳承的主陣地,幾十個孩子的作品被選送到省內外展出。

為增強保護區規劃的可操作性,濰坊市近年來實施傳統工藝振興、鄉村文化傳承、校園非遺職業教育和“九千繡花女”培訓4項傳承工程,保護區建設相關規劃被納入全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及城鄉建設總體規劃,當地還制定實施了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非遺代表性專案認定與管理辦法等一系列政策檔案。

為健全推進機制,濰坊市認真落實非遺保護省市縣三級管理機制,打造形成了市級有綜合展示館、縣級有非遺展示館、鄉鎮(街道)有綜合性傳承中心、社群(村)有非遺傳承所的四級文化傳承體系。同時,當地堅持依法保護民俗非遺。2018年在全國率先出臺了《濰水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建設管理辦法》,2020年出臺了《齊魯文化(濰坊)生態保護區建設工作方案(2020-2024年)》,今年又剛剛修訂釋出《齊魯文化(濰坊)生態保護區建設管理辦法》,完善非遺保護體系。

點面結合“非遺+”

▲ 遊客在濰坊市十笏園非遺空間體驗當地民俗

2019年,濰坊市文化和旅遊局等單位聯合打造了集非遺展示、交流、保護、傳承、研學於一體的合作開放平臺——十笏園非遺空間,並結合專案創新性地發起了“濰水非遺合夥人計劃”,濰坊風箏、楊家埠木版年畫、濰坊核雕、諸城古琴、麵塑、剪紙、蛋雕等首批具有代表性和落地執行功能的重點非遺專案入駐了非遺空間。該模式是由政府牽線,在非遺發展過程中引入適度的市場機制,促使其優勝劣汰,以壓力激發活力,並藉助此種方式為非遺生存尋求新的路徑,在保護性原則的大前提下,吸引資源投入、推動其活性傳承。

為實現活態傳承,齊魯文化(濰坊)生態保護區尤為注重做好“非遺+”文章。

比如“非遺+景區”打造文旅融合新熱點。當地以政府購買服務方式在青州古城進行非遺展演,每年花費120萬元,全年演出700場次以上,吸引遊客超過800萬人次,每年帶動經濟效益達15億元。當地還透過“非遺+產業”啟用非遺產業發展新動能。建立國家級非遺生產性保護基地1個、省級保護基地5個。打造“美非遺”網上商城,入駐產品超過1500種,銷售額達200萬元。全市風箏年產2。2億隻,銷售額20多億元,佔全國市場80%、全球市場65%以上。

▲ 濰坊聾啞學校的孩子在學習剪紙

“非遺+扶貧”也讓齊魯文化(濰坊)生態保護區廣受好評。濰坊透過實施校園非遺傳承“薪火工程”,探索非遺職業化道路。濰坊聾啞學校創新探索現代學徒制,自開展非遺職業化道路以來,累計培養非遺專業學生超過150人,從事非遺手工藝行業的人數已達80人,佔培養人數的53%。

23歲的李林峰時常慶幸,學校能大力發展非遺職業教育。他是一名患有聽力障礙的大男孩。16歲時,在濰坊聾啞學校就讀的李林峰,趕上了學校啟動非遺職業教育。學校老師告訴他,不妨學學刺繡,畢業走向社會後,也算有一門手藝。

起初,李林峰對刺繡很反感,認為是女孩子該做的事。但在濰坊聾啞學校老師的勸慰下,他抱著試一試的態度開啟了自己的刺繡學習之旅。幾年時間過去了,李林峰不僅學會了刺繡的基本技巧,還創作了《楓葉流丹》《荷花》等在手工藝大賽中獲獎的作品。

促文化遺產新舊動能轉換

▲ 濰坊當地群眾在家門口的作坊製作風箏

走進濰坊市坊子區王家莊子村,寫有“中國風箏產業第一村”的牌樓格外引人注目。這裡是國內規模最大的濰坊風箏製作基地,年製作風箏8000多萬隻,產值超2億元。“濰坊風箏是先輩留下來的寶貴文化遺產。只有不斷適應現代人的審美需求,才能走得更遠。”坊子區風箏產業協會秘書長王鐵源表示,乘著改革開放的東風,40多年來,王家莊子村濰坊風箏產業越做越紅火。如今,村裡很多年輕人居家開起了網店,網路銷售已成為濰坊風箏走出去的主要渠道。

藉助文旅融合發展的新機遇,濰坊市文化和旅遊局提出,“十四五”時期,將對全市文化遺產資源進行再梳理、再挖掘,尊重非遺傳承人、文化遺產守護人的主體地位。透過研究現代人的文化消費需求,讓濰水河畔的文化遺產變成新舊動能轉換的“潛力股”。

青州是農民畫之鄉,2014年以來,當地大力發展農民畫產業。中國青州農民畫畫院負責人介紹,農民畫的主要特點是色彩鮮豔、構圖飽滿、造型誇張。這幾年,青州農民畫的影響力不斷擴大,從業人員已增至3萬多人,骨幹創作力量約有700人。這些以鄉土文化人才為主的農民畫創作團隊,如今非常忙碌。很多村莊為此成立了農民畫合作社,批次承接與農民畫產業相關的商業訂單。

濰坊市文化和旅遊局黨組書記權文松表示,今年濰坊出臺了《齊魯文化(濰坊)生態保護區建設管理辦法》,從宏觀層面對全市的非遺保護進行規範和指導。但是,非遺保護是一項“見人見物見生活”的具體實踐工作,需要繼續出臺相應的政策措施對後期的維護、保障進行激勵。

權文松同時指出,濰坊具有豐富的傳統文化資源和眾多的傳統工藝專案,具有較高的文化藝術價值。但部分傳承人受文化視野和創新能力的限制,傳統工藝在工藝創新、題材創新、文化創意和適應時代需求等方面存在明顯不足。後期,濰坊將聚焦保護,站在堅守文化理想、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的角度,重點以數字化方式儲存和再現非遺技藝。聚焦傳承,堅持守正創新、固本開新,結合齊魯文化(濰坊)生態保護區建設,運用法治手段完善保護區規章制度。

(文內圖片均由蘇銳拍攝)

2021年6月28日《中國文化報》

第4版刊發特別報道

《文化生態保護:一張藍圖繪到底》

↓ ↓ ↓ ↓ ↓ ↓ ↓ ↓ ↓

責編:

陳曉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