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財經

宋朝人為何喜歡飼養動物?是實用還是娛樂?

遠在宋代之前,人們就有詞養各種家庭動物的習慣。不過,縱觀歷史上的各個不同時期並加以深入分析比較的話,便不難發現,作為人們日常社會生活內容的各類動物伺養,無論作為一種流行的風氣,還是其具體的內容,都帶有顯而易見的時代特點。

從宋人流傳至今的各類文獻記載中可以看到,兩宋時期與休閒娛樂相關的動物飼養,無論是數量和種類,還是在人們生活中的普及程度,都較前代有了十分顯著的發展。

一、朝夕相伴的家居類動物

1、花下狸奴

狸奴即指貓,貓是貓科貓屬的統稱。宋代大部分人養貓是為了捕鼠。司馬溫公家有貓名曰“虎鯈”,蓋是其捕鼠兇猛才給它這個稱號。貓類虎,其捕鼠兇猛,因而被人們廣泛稱讚。但是即使是以捕鼠為目的養的貓,也十分討人喜愛,它們的生活非常愜意,有的甚至因此逐漸喪失了捕鼠的本能。

除了捕鼠外,宋人養貓還有許多其他用途。張邦基的《墨莊漫錄》中記載朋友李德邵送給他兩隻貓,他為此作了兩首詩,其中一首雲:“銜縛毛色白勝鮮,掘絮堆綿亦不如。老病礎邪須減口,從今休嘆食無魚。”

主人特別喜愛這隻毛色雪白柔十分可愛的貓,為了給它買魚,寧可自己省吃儉用,足見宋人對愛貓的喜愛與珍貴。由於宋人對寵物貓的追捧,為了追逐利益,許多人開始盜貓甚至對名貴貓造假。

《程史》卷十二記載,由於杭州城居民房屋淺溢,氣候潮溼,貓經常嬉戲於外,有人就想法偷盜這些貓,抓住貓後,為防止貓號叫,要把它浸在水桶裡,貓生性愛千淨,便會不斷藤甜淋溼的皮毛,這樣就不會號叫了。

《夷堅志》還記載有人為了獲得高價,故弄玄虛將白貓染色後出售獲利。這些都是在富貴人家對寵物貓喜愛的基礎上產生的違法行為,

1、花下狸奴

一方面反映出宋代社會養貓風氣的興盛,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宋人商品經濟意識的提高,對於市場變化有較高的敏感度。

2、犬喜人歸迎

賀鑄《和崔若拙四時田家詞》:“雞聲犬吠遠相望,社酒登槽喚客嘗。” 甚至有的寺廟也飼養犬,洪邁的《夷堅志》記載高宗時,一僧人所養一獅狗,甚為可愛,後僧為賊人所害,此犬一直尾隨賊人,至人多處便狂吠不止,直至賊人被捉拿歸案,這也再一次證明人與犬的親密關係。

皇室貴族飼養名犬,主要是專門為了賞玩和田獵等娛樂。古人在長期的馴養過程中發現,一些犬除了會逐鹿搏兔,還十分機警善吠,能夠守護羊群、看家護院,這類犬又稱為吹犬或者守犬。

宋代大部分百姓養犬也是有這方面的原因,吳自牧《夢粱錄》曰:“犬,畜以警盜。”除了這些,宋人養犬有的還為了一些特殊功用。如軍事,趙萬年《襄陽守城錄》記載金軍為了防止夜晚被襲,蒐集數千只犬養在軍中,每遇劫營,群犬爭吠,以為警報。

二、宋代園林與動物飼養

2、犬喜人歸迎

宋代除了一般意義上的家養動物外,園林動物也是值得我們關注的物件,中國園林動物歷史悠久,與園林景觀、人文情趣密不可分,無論是皇家園林還是私家園林,都把飼養適量的觀賞動物作為園林景觀中不可缺少的生態要素,除了作為景觀,園林動物還被園林主人用來滿足自己享樂、舒緩身心、寄託情志。

宋代園林的一個顯著特點是定期對平民開放,具有市民化特徵,無論是皇家園林還是私人園林,都有對市民開放的傳統,這使得宋代園林從某種程度上成為了宋代市民的“公園”。

每年三月,春暖花開時節,各個私家園林開啟院門迎接往來市民遊玩,史料記載司馬光的獨樂園是時人春遊必到之處,看園的園丁曾收得門票錢數千交予司馬光,司馬光堅辭不受。除了私家園林,每年皇家園林也會開園供市民遊玩,如金明池、瓊林苑、玉津園等。

園林為人們親近自然、陶冶性情、休閒輕鬆的這一功能並沒有改變,園林最重要的還是花木繁陰、魚躍鳥鳴的優美別緻環境。皇家園林玉津園每年也會定期對市民開放,普通人也可以觀賞這些來自海外的動物,除了珍禽異獸,玉津園中也飼養著一些孔雀、麋鹿、素雉等溫和的動物。

這些動物主要是以觀賞為目的,與傳統的圍場打獵完全不同,觀賞物件不僅侷限於園林主人,還擴充套件到普通大眾,為人們休閒觀賞之用,從某種意義上,此類園林可以被視為

由於宋代生活的安定和富庶,民間犬類的飼養非常興盛,村莊之中幾乎家家養犬,雞犬幾乎就是村莊的代表,宋人詩詞裡有許多這方面的描寫,曹勳《賠如山上雪》:“燈火斷城郭,雞犬雜喧喧。”

1、園林與市民生活

園林動物是園林的重要的構成要素之一,是園林自然純樸的典型代表,它們極大豐富了園林的自然情趣,使得園林更加接近自然,更加充滿活力與生機,達到了一個人與自然合二為一的境界。

雖然宋代園林講求再造自然,一如自然。但是園林環境畢竟不同於純自然環境,園林動物在園林中有人管理、接近圈養,而且絕大部分還是為園林主人觀賞娛樂,用來滿足他們的享樂生活。資料記載,北宋政和四年,徽宗修建延福宮,宮內假山、人工湖應有盡有,還專門設有養動物的鶴莊、鹿碧、孔雀柵,詞養動物達數千頭。

1、園林與市民生活

宋代私家園林同樣不容小頗,據《洛陽名園記》記載,洛陽就至少有19處有名的私家園林,愧思《經組堂雜記》載私家園林有20多個,周密《吳興園林記》則載有36個私家園林。

這些文人士大夫刻意追求人與動物的和諧,追求鳥獸蟲魚的自然之樂,在園中的小片水域詞養著比較溫和的鶴、鸞鴦、白鵬等,既能愉悅視聽,又能借此表達風雅。

三、動物飼養與商品經濟

早期的動物園雛形

一般來說北宋時期普通農村下層百姓一天勞作不過100文左右,城市小販收入稍高,也不過200文左右。然一人一天維持最低生活水平的花費則需20文左右(僅就口糧而論),普通家庭的每人每天則需要花費100文左右。

北宋一箇中等人戶的家產一般為1000貫,南宋中戶財產則為3000到10000貫不等。有關宋人休閒生活中飼養的動物價格的記載非常有限,迄今僅從《夷堅志》、《嘉泰吳興志》等中找到記錄。所記載的狗的價格。

我們參照同時期曰常生活用品的價格並不算昂貴,大約為數百文到數貫之間,與重量有關。雖然這類家犬並非名貴品種,但是,據此依然可以想見,在當時社會,尋常人家詞養家犬並非需要花大的代價來購買。

這從一個側面也反映了飼養家犬的普遍性。而皇家貴族詞養休閒為主的犬類則價格甚高。

2、園林動物的飼養

從價格上我們也可以看出,一些常見或者有某種特殊功用的動物飼養比較普遍,一般家庭皆有飼養,如犬、貓、幡蟀等。那些數量稀少、購買和飼養價格都比較昂貴的動物只有富裕階層才養得起,如寵物貓、綠毛龜等。價格使得社會各個階層在動物飼養上也顯示出明顯階級性,只能在一定的範圍內選擇

2、園林動物的飼養

宋代是我國古代商品經濟迅速發展的時期,雖然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仍占主導地位,但是宋人已經打破了 “

宋代最具代表性的皇家園林當數艮嶽園,其中就養有大量動物,專設儀來局詞養。

”的思想觀念,從下層百姓到士大夫,以至宰相王室,無不表現出對利的狂熱追求,經商成了宋代社會的一個普遍現象。

從北宋中期起,在都市人流熙攘的市場中,貓犬禽獸之類與休閒動物的交易,往往是最為惹人注目的亮點之一。

《東京夢華錄》記載相國寺“每月五次開放萬姓交易,大三門上皆是飛禽貓犬之類,珍禽奇獸,無所不有”,而且還不止一處。宋代的動物已經不僅僅侷限於個人的伺養,而是已經發展成為一項產業,在北宋作京、南宋臨安等大城市中已經出現專門為詞養動物而出現的行當。

結語:

古今時代雖殊,然心理卻相似,人們對於動物的感情是一樣的。人本是動物中的一員,動物被馴養的歷史也深深鐫刻著人類文明的歷史,人們馴養的不僅僅是動物,還包括人類本身,從人類的藝術創作到科技發明,甚至是思維方式都受著其潛移默化的影響。

1、動物的價格

1、動物的價格

《夢溪筆談》

《東京夢華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