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財經

波西米亞王國的建立,捷克的中世紀巔峰,國王做神聖羅馬帝國皇帝

公元906年,中歐的大摩拉維亞國覆滅,它的東半邊也就是斯洛伐克地區,被匈牙利吞併,剩下的西半邊自己組成了一個國家,叫作布拉格公國。

這個公國的開創者是博日沃伊一世,被稱作普舍美斯王朝。王朝的發端特別有意思,倒不是說接下來這個傳說有多精彩,而是在歐洲的中世紀,無論哪個國家的哪個王朝的開創者,都會宣揚自己的高貴性,甚至想盡一切辦法往自己和自己家族臉上貼金。唯獨捷克的這個普舍美斯王朝,十足的童話故事既視感,特別接地氣。

這個傳說咱們不佔用太多篇幅,就是一位有特異功能的公主類似先知,她夢見有座漂亮的小城鎮,於是就命人建造了布拉格;她夢見自己會嫁給一個穿草鞋的農民,她就出去找,於是就找到了這位穿著草鞋正在幹農活的普舍美斯。普舍美斯倒插門兒到城堡以後,與公主的後代中就有這個博日沃伊一世。而且,展示草鞋,也成了捷克歷任公或王登極大典上的獨特傳統。

布拉格公國這個名字並不出名,因為當時公國內部也不是這麼稱呼的,只是外人根據這一地區最著名的城鎮而取得代稱。慢慢的這一地區有了自己更為正式的名稱,那就是波西米亞。再往後,波西米亞也成為了這個公國的國名。

由於緊挨著神聖羅馬帝國,所以類似這種小國就只有依附的份兒。到公元1086年,神聖羅馬皇帝亨利四世正式冊封波西米亞公爵為王。這標誌著兩件事,第一,波西米亞從公國正式晉升為王國;第二,波西米亞正式併入神聖羅馬帝國。

大概又過了一百多年,根據波西米亞本地語言對自己稱呼的發音,音譯過來的“捷克”這個名稱,被廣泛應用和代指這一地區,波西米亞王國後來也就改名叫捷克王國了。當然,由於習慣的問題,歐洲越往西比如英法,還是習慣叫它波西米亞,很多他們史書上的記載,也都是沿用波西米亞這個稱呼。

到公元十四世紀的時候,盧森堡公爵被選為神聖羅馬帝國皇帝,開啟了神羅的盧森堡王朝。盧森堡公爵叫亨利,以前帝國皇帝裡已經有六個叫亨利的,所以他被稱作亨利七世。他的兒子約翰娶了捷克的王妹,而這個王妹是當時捷克的王位繼承人,於是約翰就順理成章地變成了捷克國王,不得不說,有個當皇帝的爹就是不一樣,一場婚姻就成王。

有人可能會問,皇帝的兒子不應該繼承皇位麼?在神聖羅馬不是這樣的,後面會提到選帝侯制度。

約翰的兒子查理先是在十七歲的時候,就被父王提拔為捷克軍隊總司令,後來在其父戰死後登上王位。查理的野心很大,當時的神聖羅馬又很亂,所以接下來的事情我不會聊得太細,以免脫離捷克歷史這個主題。如果有費解的地方,可以去翻閱我寫的德國史以及與神聖羅馬有關的文章。

總結起來各方因素如下:帝國的皇帝可以兼任某一國的國王或者公國的大公;帝國裡面諸侯國無數,只有最強大的幾個諸侯國的國王,才有資格參與皇帝寶座的競選,也就是選帝侯。原本有五個,後來增長到六個,到查理時代,捷克王國經濟飛速發展,成為整個中世紀捷克的最巔峰時代,捷克也有資格加入到了七大選帝侯之列。

神聖羅馬帝國自奧托大帝之後,就一直有一個很奇葩的傳統,是在與教皇長期鬥爭過程中形成的習慣,那就是選帝侯們有時候會在一個皇帝還在位的時候,就選出另一個對立皇帝。這既能體現出,神羅受教皇插手世俗事務最嚴重這個特點,也體現出神羅內部諸侯各自為政這個特點。

在當時教皇的唆使下,和查理的賄賂下,四大選帝侯站出來選查理為帝,也就是神羅特有的對立皇帝。也許是天意吧,當時在位的皇帝路易四世本來想舉兵討伐,結果還沒出兵就去世了。既然查理都已經被四大選帝侯確認過了,那其他諸侯也就無話可說,查理搖身一變成了神聖羅馬皇帝查理四世。

查理四世做國王的這段歷史,是捷克在中世紀的最頂峰。由於長期作為神聖羅馬的一部分,這個西斯拉夫民族為主體的王國,已經與德意志民族深深地裹挾在了一起,捷克的經濟飛速發展,對外貿易異常發達。關於這一點,是不是捷克本地人為王時沒有的便利,在帝國皇帝兼任國王時,就能夠享受到許多對外貿易方面的便利呢?關於這一點你怎麼看?歡迎在評論區留下你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