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財經

為什麼往往雄才大略的皇帝,接班人卻都是不成器的昏君?

一般而言,一位雄才大略的君主一般具有這幾個客觀必要條件。

從那時的人均壽命看,雄才大略的君主的壽命都比較長。

假如壽命不長,無論能力有多大,有多大的野心,也沒時間做這麼多事。因此只有壽命相對較長,在位的時間夠長,才有時間,有機會做一些改變國家、開墾和擴大土地的事。

而且古代皇位繼承的規則一般都是嫡系繼承,而古代則提倡早婚早育,這就導致了這些君主子嗣或太子很難熬。秦始皇五十歲,是一位英明之君,其長子扶蘇在他去世時,也不過是一位三十出頭的太子。而在當時,平均壽命也只有三十多歲。換言之,秦始皇去世時,他的兒子扶蘇已經算是進入了老年。

秦始皇少年時就生了長子,其兒子在其雄才大略下畏縮了三十餘年,既不敢表現得太無能,怕老爹選太子選不上自己,又不敢表現出自己的氣概,怕老爹忌諱自己。秦始皇將扶蘇發配到北邊作戰,結果趙高一紙假詔書,扶蘇立即自殺,可見他對這位始皇帝老爹有多大的畏懼。

秦國還有一位雄才大略的君王,秦昭襄王,在位五十六年,他的兒子才當上秦王三天就死了,連自己的孫子秦莊襄王也只當了三年的秦王,一個三天,一個三年,誰知道他們是雄才大略嗎?而且他們沒有機會告訴我們,他們是否是雄才大略的君主。

和這類一樣的,還有明太祖,他的兒子朱標還沒有當上皇帝就去世了,你能說他是不是雄才大略的君主嗎?唐玄宗的太子也未能倖免於難,後來第二位太子怕依然登不了基,就直接篡了老爹的位,讓老爹當了太上皇。

而且唐玄宗又當了三年的太上皇才去世,他的兒子唐肅宗也在同一年死去,差了幾個月,如果他的兒子沒有掌權,恐怕唐玄宗可以熬死兩個太子。

像這樣的事還有唐太宗,唐太宗在他的玄武門之變中殺兄長,篡位後,成功證明了他是一個有雄才大略的君主。十年後,他的父親才去世,如果沒有玄武門之變,唐太宗也許還活不到老爹去世,誰知道他有沒有能力呢?

漢武帝在位五十餘年,去世時已是七十歲,而漢朝中除他外,其餘都是五十歲的皇帝(劉邦是個例外,活到了六十二歲)。其子劉據謀反時,已做了將近三十年的太子。

同理,康熙還當了六十一年皇帝,二子做了四十多年的太子,你說說雍正心中有多少個 mmp?雍正比外公還能幹,直截了當地幹到八十九歲,熬死几子,最終只能選擇十五阿哥接班。

此外,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

這類野心勃勃的君王無疑能力極高,但權力執行的規律使這些人十分重視權力,絕不容許別人垂涎其權力。

於是,皇帝和太子之間便產生了一種矛盾,皇帝想要太子有很強的能力,同時也十分忌諱能力很強的太子,擔心能力太強會謀權篡位。所以他們的太子必須既有能力,又不能對皇位顯示出一絲一毫的渴望。

可是一個有能力,有野心的人怎麼會長期看著這種情況?這樣造成繼任者只有這兩種結局,或者是真正的雄心壯志,直接奪取政權,成功的有唐太宗李世民、明世祖朱棣、失敗的還有劉據。或者真的是不成器,如秦二世胡亥、蜀後主劉禪、明廢帝朱允炆等。

因此,能否出現雄才大略的君主,是歷史的客觀規律執行的結果,而非誰能決定或推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