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財經

這枚少見的無文合面錢究竟是什麼錢幣?

近日,筆者獲得一枚合面錢(見圖1),這枚錢幣直徑為25。4mm,厚1。5mm,兩面均為光背,是一枚無文合面錢。兩邊有兩個老孔,具體用途不明,由於長埋地下,錢幣上長滿了鐵殼鏽。

關於合面錢的概念,何林先生這樣解釋:“(合面錢)又稱‘雙背錢’,指錢僅有雙背而無面文。識者類比它錢背文、背郭,揣其為何種錢背而定為‘××合面錢’。如系光背合面,則為無文錢。”(《錢幣學詞彙簡釋》)通俗地講,就是合面錢的兩面都是背面,彷彿是兩枚錢幣的正面貼在一起,故稱“合面錢”。

合面錢源遠流長,春秋戰國時期的布幣之中,就有合面錢,新朝王莽時期稍多,此後較為少見。至於合面錢形成的原因,當然不會是由兩枚錢幣的正面直接粘合在一起。那麼,它是如何形成的呢?通常的說法是,在錢幣鑄造過程中,工匠誤將兩個背範合在一起澆注,鑄造出來的錢幣就是雙面錢背。此外,也有一種說法認為明清時期的合面錢是錢局的工匠戲鑄,即有意鑄造。

何林先生說:“識者類比它錢背文、背郭,揣其為何種錢背而定為××合面錢。”那麼,這枚無文合面錢究竟是什麼錢幣?首先,從它的外觀形制上看,可以確定這是一枚明代錢幣。其次,明代天啟、崇禎年間,合面錢時有出現,而從這枚錢幣的細節來看,筆者認為這應該是一枚崇禎通寶。

華光普先生主編的《中國古錢大集》著錄了一枚崇禎通寶,這也是一枚無文合面錢(見圖2)。最後說說崇禎通寶合面錢的級別問題,它的存世量並不多,市面上難覓蹤影,華光普先生將它定為八級,級別似乎偏低,與它的存世量不太匹配。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

江渚漁樵談古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