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財經

關中得而復失,不僅因為劉裕想要稱帝,更是各方勢力博弈後的結果

“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在中國歷史發展的程序,在南方的政權總有一個統一的目標,那就是發動北伐,統一全國,但是大多數都是以失敗而告終。而南朝宋的開國皇帝劉裕則在北伐這件事上取得了大的成功。

劉裕一共發動了兩次北伐,前後滅亡了南燕、後秦政權,同時大敗了北魏,又收復了山東,河南,關中等地。如果說劉裕能夠將關中長期佔領下去,那麼劉裕統一天下則指日可待。然而劉裕在公元417年曆經萬苦才奪回關中地區,卻在一年後立馬就丟了關中,為什麼劉裕留下的人不能守住關中呢?

一:四周的敵人虎視眈眈

劉裕之所以能夠在短時間之內打下關中,那是因為關中地區的後秦政權在姚興病逝的時候,宗室之間相互爭權,大大削弱了後秦的軍事實力。同時後秦連年與胡夏、南涼、西秦、北魏等國征戰,國力受到嚴重削弱。在這樣的情況不僅是劉裕動了滅亡後秦的心思,北魏跟胡夏也有滅後秦的打算。

在劉裕伐秦之前,胡夏政權已經跟後秦多次交手。等到劉裕開始進攻後秦的時候,胡夏的領導人郝連勃勃迅速作出判斷,他認定後秦絕對不是劉裕的對手,但是劉裕本人的根基不在關中,劉裕肯定會撤離關中,到時候關中就是他郝連勃勃的囊中之物。所以郝連勃勃在劉裕對後秦用兵的時候,自己躲在家中發展勢力,等劉裕走了再去攻打關中。所以等到劉裕撤離關中之後,郝連勃勃立馬發動對關中的戰爭,並且經過一番努力將關中控制在自己的手中。

勃勃引歸杏城,笑謂群臣曰:“劉裕伐秦,水陸兼進,且裕有高世之略,姚泓豈能自固!吾驗以天時人事,必當克之。又其兄弟內叛,安可以距人!裕既克長安,利在速返,正可留子弟及諸將守關中。待裕發軫,吾取之若拾芥,不足復勞吾士馬。”於是秣馬厲兵,休養士卒。——《晉書·載記·第三十章》

至於拓跋氏的北魏,早年也跟後秦打來打去。等到劉裕進攻後秦的時候,因為要借道北魏,北魏的君主拓跋嗣以為劉裕要對北魏不利,就帶領部隊跟劉裕幹了一架,結果沒打過。但是拓跋嗣對關中還是蠢蠢欲動,他就問自己的謀士崔浩有什麼好的計策。崔浩的觀點跟郝連勃勃一樣,關中讓劉裕去打,此時時代已經變了,關中因為多次易主,且民族混合居住,他們的生活習性跟南方的漢人相差甚遠。劉裕這樣的南方人一定沒有辦法治理好關中,所以劉裕打下了關中也守不住,關中遲早是我們北魏的。

裕若平姚而還,必篡其主,其勢然也。秦地戎夷混並,虎狼之國,裕亦不能守之。風俗不同,人情難變,欲行荊揚之化於三秦之地,譬無翼而欲飛,無足而欲走,不可得也。若留眾守之,必資於寇。孔子曰:善人為邦百年,或以勝殘去殺。今以秦之難制,一二年間豈裕所能哉?且可治戎束甲,息民備境,以待其歸,秦地亦當終為國有,可坐而守也。——《魏書·列傳·卷二十三》

二:劉裕得不到關中地區的民心

當初劉裕奪下關中的時候,是想經營關中,並且以關中為根據地進一步謀取天下,畢竟擁有關中統一天下的政權實在太多了,比如戰國時期的秦國,劉邦的漢以及後來的隋唐,都是以關中為根據地統一的天下。但是就在劉裕準備經營關中的時候,他的大後方卻出事了,那就是劉裕的得力干將劉穆之突然離世。劉穆之在世的時候,還能幫助劉裕管理好南方計程車族,能壓制士族不出亂子。現在劉穆之去世了,如果劉裕不回南方穩定後方,指不定會出什麼亂子。

此外,劉裕手底下的將士都是南方的人士,劉裕是在公元416年發動北伐,佔領關中則是417年,打了一年的仗,士兵們已經開始想念家鄉了。在這種情況下,劉裕只能率領大軍返回建康。

始,裕欲留長安經略西北,而諸將佐皆久役思歸,多不欲留。會穆之卒,裕以根本無託,遂決意東還。——《資治通鑑·晉紀·晉紀四十》

而關中的漢人老百姓一直飽受戰亂,一直希望王師能夠收復關中,等看到劉裕率領大軍東歸,知道劉裕沒有經營關中的意思,對劉裕大為失望。

先是,隴上流戶寓關中者,望因兵威得複本土;及置東秦州,知裕無復西略之意,皆嘆息失望。

三秦父老聞裕將還,詣門流涕訴曰:“殘民不沾王化,於今百年,始睹衣冠,人人相賀。長安十陵是公家墳墓,咸陽宮殿是公家室宅,舍此欲何之乎!”——《資治通鑑·晉紀·晉紀四十》

關中地區的漢人對劉裕的表現很失望,而關中的少數民族同樣也對劉裕很失望。所以劉裕佔領關中的時候,不管是漢人還是少數民族,他們的選擇都是投降北魏。

氐豪徐駭奴、齊元子等擁部落三萬在雍,遣使請降於魏。魏主嗣遣將軍王洛生、河內太守楊聲等西行以應之。

秦、雍人千餘家推襄邑令上谷寇贊為主,以降於魏,魏主嗣拜贊魏郡太守。久之,秦、雍人流入魏之河南、滎陽、河內者,戶以萬數。嗣乃置南雍州,以贊為刺史,封河南公,治洛陽,立雍州郡縣以撫之。贊善於招懷,流民歸之者,三倍其初。——《資治通鑑·晉紀·晉紀四十》

三:留守關中人員之間的矛盾

劉裕東歸之前,對關中地區的人事安排是這樣的:他的二兒子劉義真擔任關中地區的老大。同時又安排了一文一武兩位人才輔佐劉義真,文臣一把手就是王修,武將一把手就是王鎮惡。同時劉裕又留下了沈田子、傅弘之一干沙場老將,共同護衛關中的安全。

劉裕的安排看似非常合理,劉義真是自己的兒子,為的就是告訴天下,關中就是我劉裕的地盤。王修跟王鎮惡都是關中人士,尤其是王鎮惡更是前秦宰相王猛的孫子,在關中地區擁有極高的聲望。有他們倆坐鎮關中,更能得到關中老百姓的擁護。其餘眾人都是劉裕手底下能征善戰的猛人,尤其是沈田子更是劉裕的心腹。

雖然王修跟王鎮惡是關中人士,劉裕將他們留在關中,就是為了安撫關中的人心。但是其他將領都是南方人士,由於長時間的分裂,雙方之間的信任度極低,尤其是沈田子,他認為這次奪得關中的功勞不比王鎮惡差,但是現在卻要聽從王鎮惡的命令,心中很是不忿。所以沈田子就想盡一切辦法找王鎮惡的麻煩。在劉裕東歸之前,沈田子跟傅弘之就提出王鎮惡在關中根基太深有可能會造反。劉裕的意思是,我留下了你們這群南方將領以及精兵一萬在關中,還怕王鎮惡造反不成。劉裕留下這樣的話,沈田子跟王鎮惡還可能和諧相處嗎?

裕將還,田子及傅弘之屢言於裕曰:“鎮惡家在關中,不可保信。”裕曰:“今留卿文武將士精兵萬人,彼若欲為不善,正足自滅耳。勿復多言。”裕私謂田子曰:“鍾會不得遂其亂者,以有衛瓘故也。語曰:‘猛獸不如群狐’,卿等十餘人,何懼王鎮惡!”——《資治通鑑·晉紀·晉紀四十》

等到劉裕撤離關中,胡夏政權的郝連勃勃就開始行動了,立馬率領大軍攻打長安。當郝連勃勃打來的時候,沈田子就被派去抵禦郝連勃勃。因為看到郝連勃勃來勢洶洶,沈田子沒有敢跟郝連勃勃剛正面,結果被王鎮惡一頓嘲諷。本來沈田子就看王鎮惡不順眼,於是他就跟傅弘之聯合,謊稱王鎮惡要造反,他們接受了劉裕的密令,殺死了王鎮惡。

殺了王鎮惡之後,沈田子就去劉義真那兒請罪了,畢竟殺了一個大將不是一件小事。而王修看出了其中的貓膩,又把沈田子給殺了。

這還沒有打仗,就直接損失了兩員大將。王修因為也是關中人士,跟南方將領關係不好,加上他平日為了治理好關中地區,對眾人都比較嚴格,所有南方的將領紛紛像劉義真進言:“王鎮惡欲謀反,才被沈田子殺死。王修殺沈田子,證明他也想謀反!”劉義真平日沒少受到王修的管教,對王修就沒有什麼好感,聽到大家都說王修要謀反,就順勢把王修也殺了。

王修一死,鎮守關中的再也沒有一個腦子清醒的人了,關中立馬亂作一團。而赫連勃勃就在這個時候趁機進攻長安。就剩下傅弘之一個人苦苦抵抗,在這樣的局面下,敗局已定。最終關中地區就落入了郝連勃勃的手中,而傅弘之為了掩護劉義真撤退也死在了郝連勃勃的手中。

劉裕辛辛苦苦打下的關中地區,不到一年的時間就被郝連勃勃奪去。如果劉裕能夠留在關中,局勢會有新的變化。但是歷史就是這麼得有趣,當你以為要成功的時候,它總是在不經意間發生一點小小的變化,最終劉裕為了穩定朝堂的局勢,不得不放棄關中,而丟了關中,劉裕再也沒有了一統天下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