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財經

古史輿地圖說——春秋篇(1):平王東遷前的關中形勢

詩曰:

禮崩樂壞墮常綱,篡國弒君宗法亡。

天子諸侯自對壘,戎夷蠻狄入畿疆。

尊王固有豐腴利,被髮幸無左衽裳。

兵燹連年共弭解,求仁臻義夫誰倡?

春秋的起止年代:開始於周平王東遷的公元前770年,結束於韓、趙、魏三家滅智氏的前453年,前後共317年。

第一節

周平王的東遷

一、平王東遷前的關中形勢

西周滅亡後,周幽王太子宜臼在申、呂、許等姜姓諸侯國的擁立下自稱天子,稱為平王。與此同時,以虢公翰為首的周王室餘黨在攜地(地點不詳,一說即春秋時期位於河西的王城,在今陝西大荔縣朝邑鎮東)擁立王子餘臣為王,稱為攜王。於是王朝歷史上就出現了兩個並立的周王:一個是申、呂、許等國支援的平王,一個是舊王室勢力(可能還包括其他一些諸侯國)擁立的攜王。

二王並立使周王朝的大臣和貴族們陷入到左右彷徨之中:是追隨攜王,還是支援平王?這是一件難以抉擇、無所適從的事。由此而來的無政府狀態給王畿內的民眾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創傷,《詩經》裡有多篇詩歌對這一時期的狀況做了沉痛的描述:

昊天不傭,降此鞠訩。昊天不惠,降此大戾。”

(《詩經·小雅·節南山》);

周宗既滅,靡所止戾。正大夫離居,莫知我勩。三事大夫,莫肯夙夜。邦君諸侯,莫肯朝夕。庶曰式臧,覆出為惡。”

(《詩經·小雅·雨無正》)

西周滅亡後,來自戎狄的部族陸續進入了土地肥沃的渭河平原,並在原來的宗周一帶建立了戎人國家,首領稱戎王,這就是史書上說的戎狄“

遂取周之焦穫,而居於涇渭之間,侵暴中國。

”(《史記·匈奴列傳》)。入侵者的劫掠給周王朝的居民帶來了巨大的恐慌和混亂,在這樣的形勢下,原來居住在渭河平原王畿采邑內和封國裡的西周貴族們,紛紛將家中和宗廟裡難以帶走的財物和青銅器匆匆埋入地下窖藏起來,然後越過崤山,向中原一帶遷徙。這大概稱得上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人口遷徙。

陝西寶雞青銅器博物館

(2018年夏攝)

對那些匆匆離開的貴族們來說,他們以為有朝一日還能夠重返故土,再從地窖中取出這些埋藏的寶物,重振家族的輝煌。然而,讓他們做夢也沒有想到的是,這一走就踏上了不歸之路。西周滅亡後,岐周一帶就成了秦人與戎狄交戰的戰場,渭河平原上的很多城邑都變成了一片廢墟。東周王朝建立之後,王室衰弱,東遷的貴族們再也沒有機會回到舊日的家園。隨著歲月的流逝,物故人亡,那些被埋藏在地下的青銅器也就被人遺忘了。也正因為如此,這些被掩埋了二千七八百年的寶物大多沒有經歷後世的劫難,得以留存至今,在考古工作者的發掘下重見天日,向我們敘述了那個時代的故事(前述的多友鼎即是一例)。

窖藏青銅器

(2018年夏攝於寶雞青銅器博物館)

各諸侯國面對突然失去權力中樞的這場百年不遇的大亂局,震驚之餘,一個個按兵不動,小心翼翼地注視著事態的發展。是擁戴身為嫡長子、但卻揹負了弒父惡名的平王?還是擁戴王室舊勢力支援的攜王?這是擺在他們面前的一個大問題。從禮制宗法、綱常倫理上講,他們似乎應該擁護攜王,至少也不應該支援平王。二王並立的時間長達二十一年之久(前771年——前750年,此據清華簡《系年》和《竹書紀年》),說明各諸侯國在這個問題上經歷了長期的搖擺和舉棋不定,然而最終,他們到底還是選擇了平王。這其中的原因不得而知,但是在各諸侯國與平王之間,以及各諸侯國與申、呂、許等姜姓諸侯之間,必定經歷過一場長時間的討價還價。

受秦始皇焚書的影響,司馬遷在寫《史記》中的西周和東周列國史事時曾備受文獻缺乏的困擾,他為此而感嘆道:“

秦既得意,燒天下《詩》、《書》,諸侯史記尤甚,為其有所譏刺也。《詩》、《書》所以復見者,多藏人家,而史記獨藏周室,以故滅。惜哉!惜哉!

”(《史記·六國年表序》)。這是《史記》對西周滅亡的記載存在失真的主要因素,今天的學者們正是因為藉助了考古發掘的新成果和新出現古文獻的幫助,才能夠比司馬遷佔有更多的史料,從而更進一步接近歷史的真相。

圖一

平王東遷前的關中及其周邊形勢圖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