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財經

廣西桉樹為什麼種得比其它省多?

桉樹又稱尤加利樹,原產於澳大利亞,是桃金娘科(Myrtaceae)桉屬(Eucalyptus)全部各類的統稱,常見的有檸檬桉、大葉桉、巨尾桉、赤尾桉、藍桉、鄧恩桉、藍桉等等。而速豐桉或速生桉,其實不是單指某一個品種,而是指運用速生豐產技術種植的桉樹。至於,某些人口中的“畜牲樹”不過是貶稱而已。

桉樹適應性強、生長快、輪伐期短、病蟲害少、木材用途廣,在全球範圍廣泛種植,被視為世界三大人工林樹種之一,全球種植面積達到2億多畝,我國桉樹人工林總面積6000多萬畝,僅次於巴西和印度,居世界第三位。

廣西桉樹種植面積為3200萬畝,佔全國種植面積50%左右。那麼,為什麼廣西種得最多,難道真的是因為廣西“窮”嗎?

廣西“窮”,那是毋庸置疑的事實,即使到了今天廣西依然還是“窮”,還是欠發達地區。當然,“窮”的原因有政策決策、科技人才、生產資源、發展方向、基礎條件等諸多方面。

“窮”,從來就不是什麼決定因素,相反更會成為激勵發展的強大動力。窮,則要思變嘛!

都說“八山一水一分田”,廣西山多地少。有些人非常懷念上個世紀80年代的山山水水,山上野果多,河裡魚蝦多……上山下河的野趣非常多。但是,改革開放初期的廣西山地以雜灌、疏殘林為主,森林覆蓋率也僅為22。58%,所產木材少量自用、外銷之外,多為家庭柴火用,林業產出低下,再加上交通條件落後,守著大山過苦日子,不要說脫貧致富,能夠解決溫飽已然不錯。

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廣西開始了以消滅荒山為目的的造林大行動,相信很多人會聽說過飛機播種、引進樹種、封山育林、造林貸款吧,可能還有人參加過這樣的工作呢?雖然廣西滅荒也取得了顯著成效,但並沒有讓廣西的大山富起來,比如曾轟轟烈烈引種的溼地松、加勒比松等外國松就以失敗告終。

放眼中國,與廣西自然條件差不多的地區有廣東、雲南等地,那麼,為什麼廣西種得最多,而其它省市卻不多呢?

林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則,那就是適地適樹。相信大家聽說過“南稻北麥”、“南橘北枳”吧,每個樹種都有獨特的生物學特性和物候期,都有自己的適生條件和環境,通俗地說適地適樹就是合適的地上要種植合適的樹,或者合適的樹要種在合適的地上。

很多人會想當然地認為桉樹的原產地澳大利亞為熱帶地區,也把桉樹理解為熱帶樹種。事實上,澳洲大陸橫跨了兩個氣候帶,北部屬於熱帶,中部是荒無人煙的沙漠,南部屬於溫帶。東南沿海地帶,雨量充沛,氣候溼潤,桉樹基本集中於這一地區。而這一地區有明顯的雨旱季之分,而且旱熱同期。

桉樹表現為喜光,喜溼,耐旱,耐熱,畏寒,對低溫很敏感,對土壤要求並不高,適生於酸性的紅壤、黃壤和土層深厚的沖積土,在土層深厚、疏鬆、排水好的地方生長也良好。

因此,桉樹的主要引種區還是在我國華南和西南南部。這裡的氣候和桉樹原產地的氣候雖然不完全一致,但相對來說比較接近,極端天氣也比較少。多年的研究表明,桉樹在我國最適宜的區域就在廣東的西部和廣西的南部和東部。

我國最早在1890年從義大利引進了多種桉樹,至今有130餘年的歷史,歷經歲月洗禮,已經完全適應當了地的生境。事實上,最早規模種植桉樹始於雷州半島,培育了大名鼎鼎的“雷林一號”,並推廣到湛江、欽州等地種植。正是因為如此,國字號的國家林草局桉樹中心就在湛江。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擁有充足山地資源的廣西,自然千方百計做好“山文章”。2002年4月廣西出臺了《關於加快我區速生豐產林發展的意見》,利用良好的雨熱條件,鼓勵發展速生豐產林。根據廣西各地的自然條件,速生豐產林發展的佈局為:桂北、桂中、桂西重點發展良種松、竹林和珍貴速生闊葉用材林,立地條件合適的地方也可發展速生桉;桂東、桂南重點發展以速生按、速生相思和良種松為主的工業原料用材林。

我們剔除竹林和生產週期長的珍貴樹種,從《意見》中看出,廣西發展短輪伐期速生豐產林並非僅有桉樹一個樹種,而是有桉樹、相思和松樹等三個樹種,所以廣西從來沒有發展單一樹種的想法和計劃,那些說專門發展桉樹的提法純屬胡扯,只不過桉樹的風頭太過強勁,完全壓過其它樹種而已。

“世界桉樹看巴西,中國桉樹看廣西”,發展至今天,無論是種植面積、蓄積量,還是木材產量、產值等多項指標,廣西桉樹已經是全國第一。

試問,我們廣西有幾個行業有這樣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