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財經

蘇軾另一個版本的《念奴嬌·赤壁懷古》,也是一篇經典之作

蘇軾是中國文化史上的一座高峰,作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詩、詞、書、畫、文、對聯甚至在美食方面都造詣頗深。公元1056年,21歲的蘇軾首次出川赴京,參加朝廷的科舉考試,同行的還有父親蘇洵和19歲的蘇轍,當時的主考官是文壇領袖歐陽修,蘇軾清新灑脫的文風,獲得主考官歐陽修的賞識,卻因歐陽修誤認為是自己的弟子曾鞏所作,為了避嫌,使他只得第二。在歐陽修的一再稱讚下,蘇軾一時聲名大噪,蘇軾每有新作,立刻就會傳遍全國,比如這首膾炙人口的《念奴嬌·赤壁懷古》: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小喬

然而南宋人洪邁(蘇軾死後22年出生)在《容齋隨筆》裡有一段記載,說他聽朋友向巨原說,元不伐(人名)的家裡,藏有一幅黃庭堅的字畫,寫的是《念奴嬌·赤壁懷古》,其中有幾處地方和今人傳唱的不同,並把不同的地方一一列舉出來,我們先來看看這個版本的《念奴嬌·赤壁懷古》是如何寫的:

大江東去,浪聲沉,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孫吳赤壁。亂石崩雲,驚濤掠岸,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強虜灰飛煙滅。故國神遊,多情應是笑,早生華髮。人生如寄,一尊還酹江月!

小喬

蘇軾一生仕途坎坷,這從他一開始入京便已經開始,年前氣盛、才華橫溢、有貴人相助的蘇軾正要大展身手,不料母親突然去世,他不得不回鄉守孝,來來回回折騰幾年還朝後,正好碰到王安石開始變法,蘇軾的許多師友,包括當初賞識他的歐陽修在內,因反對新法與新任宰相王安石政見不合,被迫離京,不久他也得罪了王安石,離開了京城。公元1079年,43歲的蘇軾被調為湖州知州,而此時發生的“烏臺詩案”差點要了蘇軾的性命,起因是蘇軾給神宗寫了一封《湖州謝表》,才華橫溢的蘇軾書生氣未脫,把一篇行政公文加上了個人色彩,運用了一些誇張、比喻和用典的寫作手法,結果被新黨利用,指責蘇軾諷刺政府,莽撞無禮,對皇帝不忠,非要置蘇軾於死地不可。

蘇軾

幸虧宋太祖趙匡胤定下不殺士大夫的國策,蘇軾才算躲過一劫。因為一篇例行公文而牽扯了太多人的前途與命運,而且蘇軾已是當時文壇大佬,因此不但與蘇軾政見相同的許多元老紛紛上書,連一些變法派的有識之士也勸諫皇帝不要殺蘇軾。王安石當時已退休,也上書說:“安有聖世而殺才士乎?”這場詩案就因王安石“一言而決”。蘇軾得到從輕發落,貶為黃州(今湖北黃岡)團練副使,但是受當地官員監視,有點類似現在的《刑法》中的監視居住,蘇軾下獄一百零三日,險遭殺身之禍。黃州團練副使一職相當低微,並無實權,而此時蘇軾經此一役已變得心灰意冷。蘇軾到任後,心情鬱悶,曾多次到黃州城外的赤壁山遊覽,寫下了《赤壁賦》、《後赤壁賦》和《念奴嬌·赤壁懷古》等名作,以此來寄託他謫居時的思想感情。公務之餘,他帶領家人開墾城東的一塊坡地,種田幫補生計。“東坡居士”的別號便是蘇軾在這時起的。

赤壁

黃庭堅是蘇軾的得意門生,也是蘇軾最好的朋友,有可能他書寫的版本是原始版本,黃庭堅讀到了蘇軾的大作後手書了下來,但是後來蘇軾經過修改後才公之於世。然而正是這首原作,才更能體現出蘇軾當時的心情,俗話說“歌以詠志”,這首原作雖然不如後世流傳的那個版本朗朗上口,但是也一樣是經典之作。